中国网财经 3 月 27 日讯 上交所官网消息显示,苏州华之杰电讯股份有限公司 ( 以下简称 " 华之杰 " ) 主板 IPO 将于 3 月 28 日 " 上会 "。
这是华之杰第二次冲刺 A 股。据了解,华之杰曾于 2020 年 9 月申报科创板,并于 2021 年 7 月 " 过会 ",同年 12 月 " 提交注册 "。就在距离成功上市一步之遥时,华之杰于 2022 年决定 " 终止注册 ",原因是 " 科创属性未获监管层认可 "。2023 年 3 月,华之杰更换保荐券商后向上交所主板提交了 IPO 申请。
妻女长期定居海外
根据公开资料,执着于 A 股上市的华之杰,实控人陆亚洲拥有香港永久居留权,其妻子何永红长期居住在加拿大,女儿陆静宇长期定居美国。至于妻女目前是否还是中国国籍,华之杰在招股书及回复函中没有披露。
交易所问询函的回复显示,何永红提交的 2021 年 -2023 年资金流水是海外美元账户。其中,何永红的收入主要是理财投资收入,2021 年 -2023 年分别为 1257.64 万元、1361.72 万元和 720.59 万元,个人房产出租的收入分别为 57.12 万元、57.98 万元和 58.08 万元。另外,何永红 2021 年的个人房产装修支出为 140.4 万元。这或许意味着何永红在海外不止一处房产。
在科创板 IPO 时,华之杰给交易所的回复函中提到,2018-2020 年公司分红中,实际分配给陆亚洲及其家庭成员的分红款共计 7142.22 万元。陆亚洲在取得现金分红款后,将其中的 4098.33 万元用于为其子女购置房产,其余用于支付房屋设计装修款、家庭日常开销等私人用途。
此次 IPO 的问询函回复显示,陆亚洲控制的关联企业超能公司,于 2022 年收到了华之杰分红款 2554.81 万元。该公司 2021-2023 年支付股东亲属款项支出金额分别为 555.05 万元、671.89 万元和 850.51 万元,该款项往来对象为实际控制人子女,其子女收到款项后主要用于境外个人房产购置、境外生活房屋租赁、教育培训及日常消费等生活支出。也就是说,陆亚洲的女儿不仅在海外长期居住,还购置了房产。
根据回复函,超能公司注册在英属维尔京群岛 ( BVI 公司 ) ,陆亚洲持有 100% 股权,超能公司持有华之杰 27.47% 的股份。业内人士解释称,如果实际控制人直接持有上市主体股权,分红必须按照国家外汇管理局的规定在指定日期内汇入境内。通过 BVI 公司,收益归属 BVI 公司,无需汇入境内,简化了外汇管理流程。此外,当开曼公司上市后,交易所通常会要求其股东在 1 年或更长时间内不得出售所持股票。通过设立 BVI 公司间接持股,实际控制人可以避免这一限制,更灵活地处置股权。
那么,陆亚洲及华之杰是否利用向离岸公司分红名义向境外转移资产?陆亚洲本人长期居住国外还是国内?中国网财经记者致电致函华之杰,但相关问题没有得到回复。
工厂 " 小时工 " 未缴纳 " 五险一金 "
近几年来,华之杰业绩波动较大。2021-2024 年,华之杰营业收入分别为 12.5 亿元、10.19 亿元、9.37 亿元和 12.3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06 亿元、1 亿元、1.21 亿元和 1.54 亿元,核心产品智能开关的实际工时分别是 254.26 万小时、183.86 万小时、205.63 万小时和 266.24 万小时,智能控制器的实际工时分别为 109.57 万小时、84.8 万小时、60.26 万小时和 68.33 万小时。
值得一提的是,华之杰 2021-2024 年在册员工数分别为 1248 人、1030 人、995 人和 1624 人。对比可以发现,华之杰 2024 年收入不及 2021 年、核心产品的实际工时不及 2021 年或相差无几,但员工人数却远超 2021 年,这是否具有合理性?
中国网财经记者致电致函华之杰,得到的回复是:统计口径差异,员工人数为时点数,公司工时与产量相匹配。
中国网财经记者以求职者身份询问获悉,华之杰工厂大多用的 " 小时工 "。这些 " 小时工 " 工资是 17 元 / 小时,每天上班 12 个小时,两班倒,包两餐和住宿,无 " 五险一金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条,劳动者享有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也就是说,无论是正式员工还是临时工,只要与用人单位形成了劳动关系,就有权享受社会保险。
另外,最高法院早已明确,996 是严重违法行为。"996 严重违反法律关于延长工作时间上限的规定,相关公司规章制度应认定无效。"
那么,华之杰工厂为何批量采取 " 小时工 " 用工方式,是否为了降低成本?这是否意味着目前的净利润实际上存在着较大的水分?中国网财经同样在采访函中问及,华之杰没有正面回答,只表示 " 公司用工情况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
与基层员工不同的是,华之杰 10 位董监高和其他核心人员 2024 年的薪酬合计超过千万,其中董事长陆亚洲税前薪酬超过 400 万元,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陈芳的税前薪酬为 171.51 万元。
数据来源:招股书
多处数据 " 打架 "
华之杰业绩的真实性和信披的可靠性之所以遭受种种质疑,还有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多处 " 数据打架 "。
根据招股书,2021 年华之杰子公司越南华捷的净利润为 1796.45 万元,期末总资产和净资产分别为 16,987.61 万元和 5,070.55 万元,而在回复交易所问询函中,上述这三个数据分别是 1799.74 万元、16,990.9 万元和 5073.84 万元;
数据来源:交易所问询函回复
招股书中,2021 年华之杰子公司墨西哥华杰的净利润为 -740.67 万元,期末总资产和净资产分别为 3687.93 万元和 2322.75 万元,而在回复交易所问询函中,上述这三个数据分别为 -698.94 万元、3729.66 万元和 2364.48 万元。
对于上述数据差异,华之杰给出的解释是:主要系公司自 2023 年 1 月 1 日起执行财政部于 2022 年 11 月 30 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 16 号》" 关于单项交易产生的资产和负债相关的递延所得税不适用初始确认豁免的会计处理 " 规定,对越南华捷、墨西哥华杰 2021 年 12 月 31 日递延所得税资产、2021 年度所得税费用等科目进行了追溯调整。
招股书中,2020 年来自 A 股上市公司拓邦股份的销售额为 4826.53 万元。但拓邦股份同年年报显示,前五大供应商中并没有与该数据一致的,只有第五大供应商数据与其相近,采购金额为 4748.45 万元。
数据来源:华之杰招股书
数据来源:拓邦股份 2020 年年报
值得注意的是,华之杰客户集中度颇高。2022-2024 年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金额合计分别为 6.86 亿元、6.42 亿元和 8.71 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67.32%、68.55% 和 70.78%。若将百得集团、TTI 集团指定采购的情况穿透至最终客户并合并计算,华之杰对前五名客户的营业收入占比合计为 82.07%、83.90% 和 82.53%。华之杰也在招股书中提示了 " 公司对百得集团、TTI 集团等主要客户存在依赖风险 "。
与此同时,2022-2024 年末,华之杰存货金额分别为 2.14 亿元、2.3 亿元和 3.3 亿元,应收账款分别为 2.21 亿元、2.66 亿元和 3.93 亿元。这是否说明公司在产业链中处于弱势,对于下游客户回款困难,对于上游供应商又难以形成话语权?对此,华之杰表示:" 公司与百得集团、TTI 集团等主要客户合作情况良好,回款情况正常。"
记者注意到,华之杰产品的质量问题也一度被诟病。中国裁判文书网的信息显示,该公司曾与苏州宏鹏电子有限公司发生买卖合同纠纷,审理过程中提到,2017 年 11 月,华之杰与拓邦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供应商扣款证明单》。
《证明单》内容载明,开关 17.7.15 在拓邦投 600PCS 断线不良 19PCS,不良率 3.17%,线长短差异引起浮高不良率 30%,导致拓邦停线;17.7.20 在拓邦投 1500PCS 断线不良 2PCS,不良率 0.13,线长短差异引起浮高不良率 30%,导致拓邦增加人工返工;17.8.1 华之杰来料 6411PCS 拓邦抽检 200PCS 发现有 3PCS 线芯伤痕,不良率 1.5%,华之杰申请特采,拓邦生产时增加 2 人按压线贴板透锡弥补缺陷。17.8.8 华之杰来料 10368PCS 拓邦抽检 315PCS 发现有 2PCS 线芯伤痕,不良率 0.63%,华之杰申请特采,拓邦生产时增加 2 人按压线贴板透锡弥补缺陷。17.8.29 在拓邦投 400PCS 断线不良 5PCS,不良率 1.25%,导致拓邦停线。以上发生问题对不良品分析确认为华之杰开关物料问题导致。
在该案件的一审审理中,华之杰曾申请对导线是否存在质量问题、不良率、开关组件的市场价格进行鉴定,后明确撤回鉴定申请。对于涉案导线的瑕疵率,华之杰不愿申请鉴定。
另外,根据招股书,2022 年 9 月,华之杰将 4% 股权转让给江苏毅达,双方签订了对赌协议。根据协议,若华之杰 2025 年底前未能实现合格 IPO,实控人需回购上述股权。
目前,华之杰 IPO 还未 " 上会 ",即便顺利 " 过会 ",后面还有注册、申购等环节,从这个角度来讲,似乎留给华之杰和陆亚洲的时间不多了。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