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社区 03-28
中美AI大厂间的投资逻辑区别?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过去 2 天模型的发布其实被低估了,Gemini 2.5 pro 反超了 4.5 和 grok3,接下来的 Gemini 3 是个几万亿参数的超大模型,虽然各家投入的 ROIC 降低,但仍然不减速,继续往前探索极限。

DeepSeek V3 的 0324 版本,重点提升代码能力,目前已接近 Claude 3.7 Sonnet,同时 R2 也要马上发布。

TD Cowen 在 3 月 26 日的的 " 看空算力 " 报告,重点是 $ 微软 ( MSFT ) $ 放弃了几个在美国和欧洲新建的(约 2 千兆瓦的电力)数据中心的项目,归因给了算力供过于求。但 TD 团队前两个月也发表过类似看空观点,只不过理由不同:

1 月:MSFT 与 OpenAI 的业务转移(独家到非独家):OpenAI 可以用 AWS 等,Copilot 也可以接 Claude;

2 月:电力问题。

但我认为 Capex 至少在中期内还不会 " 因此衰减 "。原因是

$ 谷歌 ( GOOG ) $$Meta Platforms, Inc. ( META ) $ 可以填补算力需求,新建设转向为加强现有数据中心的配备。

当然,值得思考的是中美 AI 大厂间对 " 投入产出 " 的思考方式的区别。

美厂的核心逻辑:大力出奇迹。包括 OpenAI、xAI $ 特斯拉 ( TSLA ) $ 等,都是买 B 卡毫不手软的主。商业逻辑是:先发优势、强大的定价权

中厂的核心逻辑:成本竞争力。包括 DeepSeek、 $ 腾讯控股 ( 00700 ) $$ 阿里巴巴 ( BABA ) $ 。商业逻辑是:降本增效、基于开源、可扩展性。

这种就是理念上的差别,但也体现了两边的生存哲学。

从其他领域也可以看出来:电商( $ 亚马逊 ( AMZN ) $ vs $ 拼多多 ( PDD ) $ )、汽车( $ 通用汽车 ( GM ) $ vs $ 小米集团 -W ( 01810 ) $

有意思的,前几天阿里的 Joe Tsai 去参加峰会,就直言了这点:美国科技巨头年投入超 5000 亿美元建设 AI 数据中心,存在重复建设隐患。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数据中心 腾讯 亚马逊 拼多多 美国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