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隆汇 03-28
中核国际(02302.HK)2024年财报:铀贸易规模持续扩张,ROE及现金流全面提升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2024 年至今,全球天然铀市场面临不小的挑战。天然铀现货受到采购商观望情绪、铀矿供给释放等因素影响,价格明显波动,对比长贸形成了较大的折价。

加上如今铀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障成为能源安全的关键一环,关乎核能发展的战略布局,正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也给产业发展带来了些许不确定性。

尽管如此,中核国际 ( 02302.HK ) 在铀贸易业务上保持稳步推进,仍交出一份含金量颇高的 2024 年全年财报,无惧外部环境带来的压力。

财报显示,公司扩大铀贸易规模,全年销售约 577 万磅天然铀,总收入达 18.41 亿港元,同比大幅增长 217%。全年净利润为 1.95 亿港元,同比增长 83.4%。

可以看到,中核国际的核心财务指标不断突破,在全球铀贸易领域表现出强大的增长势能。这背后是中核国际积极探索国际市场潜在机会,合理优化资产结构,并依托母公司释放协同效应的结果。

毛利净利双增长,ROE 和现金流水平向好

在供应链受阻,地缘政治发展影响显著带来铀价格波动等多重影响下,相关企业要想取得持平甚至进步,都并非易事。但总结中核国际近几年的财务数据,公司的盈利能力已迈入上行通道,呈现高质量发展。

2021 年 -2024 年,公司毛利分别为 2061 万、1.03 亿、1.27 亿、2.34 亿港元,年复合增长率达 124.7%;对应的净利润分别为 238.90 万、8084.30 万、1.06 亿、1.95 亿港元,年复合增长率达 334%。

这反映了中核国际的战略布局取得显著成效,持续兑现出经营成果,公司的市场地位也随之越来越稳固。从趋势变化上看,公司有能力在未来展现出更广阔的成长空间。

除了上述核心数据外,净资产收益率 ( ROE ) 和现金流水平,也是概括中核国际整体表现的最佳注脚。

先看 ROE,作为价值投资者关心的指标,公司 2024 年 ROE 达到 28.9%,较 2023 年的 23.1% 进一步增加。

采用杜邦分析法将 ROE 表现做拆解后(杠杆比率、净利率、资产周转率)可以发现,外部环境影响导致净利率有所下滑,但中核国际在杠杆水平更加合理的基础上,资产周转率大幅改善,从而推动 ROE 显著提升。

杠杆水平方面,公司权益乘数从 2023 年末的 2.15 下降至 2024 年末的 1.31,资产负债率从 54% 降至 23%。

资产周转率方面,公司则从截至 2023 年末的 0.59 上升至截至 2024 年末的 2.09。这得益于公司出售全资附属子公司中核香港,通过出售非核心资产增强流动性,将支持自身更好聚焦铀贸易业务。

对此财报中提到,公司通过投资非核心资产,将能够减少财务风险承担及向非战略行业的资本承担并调度资源用于扩张其铀业务。此外,出售事项将支持公司巩固其在全球铀买卖市场地位的战略目标,且长远有利公司的长期发展及整体营收能力。

同时,现金流作为投资者关心的另一个指标,表现也十分亮眼。中核国际 2024 年经营性现金流为 1.40 亿港元,对比 2023 年 0.733 亿港元显著扩大,叠加出售附属公司获得 1.62 亿港元净款项等,2024 年末现金储备大幅增长至 6.07 亿港元。由此进一步佐证了公司核心业务快速发展,以及自身战略执行的有效性。

所以,中核国际 2024 年 ROE 和现金流水平取得长足进步,背后是经营业绩和财务质量共同提高的结果,公司基本面呈现向好趋势,继续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飞驰。

供需变化带来机遇挑战,中核国际有望受益

全球天然铀市场发展决定了中核国际的成长空间,而铀价长期走向以及背后的供需关系变化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进入 2024 年,铀现货价格上涨势头强劲,2 月冲至 2007 年以来最高价的 107 美元每磅后,开启逐步回调的过程。接着铀价下跌至 12 月 26 日最低点的 70 美元每磅,现货价全年累计下跌 21%。

而在天然铀长贸市场,2024 年长贸价格从年初的 72 美元每磅涨至年底的 80.50 美元。长贸价格高于现货价格,反映核电行业通过长协机制对冲风险的策略,也是市场对铀资源长期紧缺的定价,是未来价格中枢上行的信号。

进一步来看供需关系,在需求方面,当前全球各国加速清洁能源转型,正迈入到新一轮核电复兴周期。铀作为核电站运行主要燃料,随着核电的边际变化到来,需求量有望显著提升。

根据世界核协会数据,截至 2024 年 12 月,全球核电并网容量为 396GW,并网核电站 439 座,在建容量 71.8GW,在建核电站 66 座。有预测指出,考虑核电建设周期,铀需求将在 2027 年加速释放,新建核电站首次装料或将需求进一步提前。

具体到中国市场,《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3)》指出,预计 2030 年前,我国在运核电装机规模有望成为世界第一,在世界核电产业格局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预计到 2035 年,我国核能发电量在总发电量的占比将达到 10% 左右,相比 2022 年翻倍。这意味着,核电发电占比未来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间,中国长期是铀需求大国。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 DeepSeek 等中国 AI 企业的崛起,中国 AI 发展正迎来黄金期,预期数据中心等 AI 基建需求大幅增加。而绿电以及核电因稳定性强、碳排放低,将成为 AI 基建的能源保障提供支撑,这也将进一步提高市场对铀的需求。

在供给方面,全球天然铀的总量较为充足,而开采在过去十几年缺乏足够资本支出投入,导致资源的生产过程受阻。一次供应增量有限、在产矿上常有产量指引下调,二次供应也在逐年缩减,因此未来几年内,全球天然铀供应量有不确定性,供需平衡或朝着 " 短缺 " 方向发展。

对中核国际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作为中核集团旗下唯一海外铀资源运作平台,是最能放大中核集团海外战略价值的载体之一。中核集团是国内唯一拥有完整核燃料循环产业的集团,中核国际为其旗下中国铀业集团提供天然铀产品,因此发展自带 " 护城河 "。在铀价长期上行、国内需求爆发、供应格局趋紧的背景下,有望充分受益。

核电复兴周期之下,持续巩固市场地位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核能的战略地位愈发凸显,成为推动能源转型和科技创新的关键领域。

回顾近些年,我国核能按照 " 热堆—快堆—聚变堆 " 的 " 三步走 " 战略稳步推进,一批先进核能技术得到了加快推进。

比如热堆代表 " 华龙一号 ",截至目前," 华龙一号 " 全球在建、在运机组达到 33 台,成为全球三代核电在建、在运机组最多的机型。同时,高温气冷堆投入商运、模块化小堆 " 玲龙一号 " 即将建成,这背后是中国正逐步引领全球核能发展格局。

蓝皮书预计,未来我国的核电装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核能利用将扮演多重角色,核技术应用产业有望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此背景下,天然铀资源的稳定供应,以及如何更好开展对铀矿资源的探索和利用成为重中之重。

因此长期来看,中核国际作为产业重要参与者,其价值潜力还未被充分挖掘,成长空间不容小觑。

财报透露,根据 2024 年框架协议,中核国际作为中国铀业集团的天然铀产品独家供应,同时承担海外铀资源代理采购及分销角色。这有助于中核国际进一步加强铀贸易业务,扩大全球市场的覆盖范围,确定更有利的战略地位,为长期盈利增长奠定基础。

同时,中核国际将继续积极参与国际市场投标买卖,增加市场曝光度,并探索多种资源渠道,以进一步扩大业务规模。随着中核国际积极探索出更多贸易机会,寻求优质铀资源项目,将为自身成长注入强劲动能,也能够在资本市场上呈现更大的价值潜力。

值得一提的是,政策端正持续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以及加强国有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推动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由此,中核国际的价值有望得到重估。

结语

在全球能源转型与核电复兴的浪潮中,中核国际凭借其战略定力与资源整合能力,在 2024 年交出一份亮眼的答卷。面对天然铀市场的波动与挑战,公司通过扩大贸易规模、优化资产结构及深化协同效应,表现出十足的经营韧性。

未来,随着全球铀资源供需格局趋紧、国内核电需求放量,叠加公司国际市场拓展与新项目布局,中核国际有望在能源安全与绿色转型的双重机遇下,稳固市场地位,展现长期价值。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供应链 杜邦 roe 利率 香港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