柒财经 03-28
12家A股上市行晒科技赋能成绩单:有的投入200多亿,有的增长近30%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银行业也迎来了数智化转型的浪潮。

天眼查显示,截止到 3 月 28 日,已有包括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青岛银行、重庆农商行等在内的 12 家银行公布了 2024 年财报。

那么在过去的一年里,这些银行在数智化转型上取得了哪些新进展?

柒财经注意到,从国有大行到股份制银行,从城商行到农商行,行业呈现出了 " 重投入、扩人才 " 的竞争态势,并聚焦产品端、业务端、流程端等十分具体的场景进行数智化赋能实践。同时,不同梯队、不同类型的银行的转型路径,还表现出了显著差异。

国有大行稳盘

中小银行加码

从投入规模来看,虽然有增有减,但国有大行仍占据绝对优势。

其中,中国银行信息科技投入 238.09 亿元,占营业收入的 3.76%,同比上升 0.27 个百分点;邮储银行在报告期内的信息科技投入为 122.96 亿元,同比增长 9.03%,占营业收入的 3.53%。

与上述两家同比上升不同的是,交通银行去年的金融科技投入为 114.33 亿元,同比下降 4.94%;为营业收入的 5.41%,同比下降 0.23 个百分点。这也是近 6 年来其投入金额首次出现下滑。不过其占营收比重却是三家银行最高的,2023 年,其这一比重也位居六大行之首。

股份制银行在总营收中的占比普遍下滑。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的投入分别为 133.5 亿元、109.45 亿元、83.77 亿元,占公司营业净收入的比重分别为 4.38%、5.12%、3.95%,分别较去年下滑 0.21%、0.78%、0.03%。

相比较而言,中信银行的下滑幅度最大。但值得注意的是,2023 年,中信银行刚刚成为继招商银行之后第二家科技投入超百亿的股份制银行,投入达到 121.53 亿元,同比增加 38.91%。

中小银行则逆势发力。重庆银行的科技投入总额为 5.74 亿元,同比增长达到 20%;占营收比重达 4.2%,比上年增加 0.57 个百分点。这也是该行近四年第三次投入增长超过(含)20%。

2024 年,常熟银行的金融科技投入为 3.85 亿元,同比增长 27.65%,为营业收入的 3.53%,同比上升 0.93 个百分点;瑞丰银行金融科技投入为 3.85 亿元,同比增长 15.20%,为营业收入的 2.96%,同比上升 0.31 个百分点。

不同类型不同规模银行的表现也表明,行业存在 " 马太效应 " 与 " 差异化破局 " 并存的格局。

人才可谓是银行发展金融科技的底座,各银行的技术研发人才储备都实现了增长。

财报数据显示,2024 年末,中国银行科技条线员工 14940 人,较上年末增加 2234 人,占集团员工总人数比例 4.78%,较上年末上升 0.54 个百分点;邮储银行全行共 197631 人,IT 队伍全行超过 7200 人,去年这一数字为 7055 人,如果以 7200 人计,则增长 2%,占全行总人数比例为 3.6%。

交通银行的金融科技人才储备比例继续领跑,达 9041 人,较上年末增长 15.70%,占集团员工总人数比例为 9.44%,较上年末上升 1.15 个百分点。正如该行行长在业绩说明会上所说的," 金融科技人才万人计划已接近完成 "。

股份制银行方面,招商银行和兴业银行业展现了强劲的人才密度优势。前者的研发人员增至 1.09 万人,占集团员工总数的 9.3%,较上年提升 0.16 个百分点;兴业银行的科技人员增至 7840 人,较上年末增长 0.15%,占员工总数比例为 13.51%。

另外,中信银行的科技人员为 5832 人,较上年末增长 3.66%,科技人员占比 8.91%;截至 2024 年末,平安银行共有在职员工 41011 人(含派遣人员),其中专业技术人员为 6389 人,同比增加 11.33%,占全员总数的 15.58%。

大手笔投入之外,几家农商行也在大力争夺技术人才。

截至 2024 年末,常熟银行的金融科技人员为 336 人,较上年末增长 16.89%,占集团员工总人数比例 4.52%,较上年末上升 0.70 个百分点。据财报,2024 年,常熟银行实现引才突破,共引进金融科技等重点紧缺领域高层次人才 50 余人。

瑞丰银行的科研人员较上年末增长 12.30%,占集团员工总人数比例为 6.50%,较上年末上升 0.81 个百分点。

两家城商行同样表现亮眼,财报显示,青岛银行的科技研发人员为 342 人,较上年末增长 7.21%,占员工总数的 6.69%;重庆银行的金融科技人才为 245 人,占所有员工数的 4.59%,该行还在财报中称,通过外部招聘,成功引入科技人才 18 人。

科技赋能更多场景

小银行做出地域特色

柒财经注意到,通过在金融科技领域的持续投入,各银行正加速赋能至业务的更多场景,乃至全链条。

中国银行的财报显示,通过深化人工智能、隐私计算等新技术应用,该行 2024 年新增超 900 个业务场景。运用企业级机器人流程自动化 ( RPA ) 推进基层减负,覆盖超 3000 个场景应用,月均执行任务超 20 万次。

另外,综合运用人工智能等各类新技术,该行在运营管理、精准营销、科技研发等领域节约人力超 8 万人月。

交通银行方面,通过强化金融科技对业务的赋能,该行迭代发展 " 惠民就医 "" 交薪通 "" 云跨行 " 等产品服务,推出 " 手机银行 9.0",手机银行 MAU 首度突破 5500 万大关,比上年末提升 630 万,普惠信贷线上渠道业务增量占比提升 80%。

而通过推进 " 人工智能 +" 规模化应用,该行全年替代超过千人力工时,精准识别风险资产超百亿元,智能客服呼入业务语音识别率达 99%。

邮储银行表示,该行 2024 年深度融合了人工智能技术的货币市场交易机器人 " 邮小助 " 和交易助理机器人上线。

其中," 邮小助 " 融合了多项机器学习及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实现货币市场询价场景的人机交互智能对话,并能自动完成交易对手和质押券的准入以及授信额度查询校验,自上线以来,已覆盖数百家金融机构,接受询价总量超 1.5 万亿元,总成交金额超 2,000 亿元,交易平均耗时较人工节约达 94%,捕获超额收益率 6 个基点。

招商银行也加快从 " 线上招行 " 迈向 " 数智招行 " 迈进,在 2024 年财报中 22 次提及大模型。该行持续打造 " 云 +AI+ 中台 " 的数智化底座,发布了百亿级金融大模型 " 一招 ",全行大模型应用场景超 120 个。

平安银行通过科技赋能主业,构建行业领先的五大实验室、九大数据库,持续落地数字化经营、数字化运营、数字化管理、数字化营销等全面数字化工程,实现金融、医疗、养老等领域的业务场景应用落地。以客服为例,2024 年,平安集团建设全栈式一体化智能语音坐席体系。全年 AI 坐席服务量约 18.4 亿次,覆盖平安 80% 的客服总量。

中信银行表示,该行升级了融合决策式 AI" 中信大脑 " 及生成式 AI" 仓颉大模型 ",建成 " 自主平台 + 场景深耕 + 生态共建 " 三位一体 AI 赋能体系。中信大脑落地场景超 1600 个,仓颉大模型落地财富管理、客服中心、市场营销、投顾、风险合规等多业务场景,孵化超 80 项创新应用。

兴业银行称,其持续优化创新机制,大模型在风控、投研等 70 多个场景取得显著成效,成功孵化并推广 " 兴小二 " 债券交易机器人等一批数实融合应用。

几家城、农商行也在数字化转型中做出了自己的区域特色。

像重庆农商行建强 " 渝农资产智管 " 等系统,截至 2024 年末," 渝农资产智管 " 应用服务全市 100% 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从整体来看,不同梯队、不同类型银行的转型路径,已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但共同的是,久久为功,科技赋能已经渗入到全链条的各类场景,已促使银行业开始迈入 " 科技重构 " 的新阶段。

           

联系我们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金融科技 招商银行 中信银行 交通银行 中国银行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