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3 月 28 日讯(记者 胡皓琼)集装箱产量创历史新高,中集集团(000039.SZ)归母净利增六倍,海工业务板块首次扭亏为盈。
" 目前海工市场正处于景气区间。中集集团目前所在的海工装备产业,没有‘内卷’,大型 FPSO(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轮)用于深远海大型油田开采,每年需求量十分稳定,订单价格也已从三年前的 28 亿美元 / 台,增长到了 42 亿美元 / 台。" 中集集团董事长麦伯良在今日举行的业绩说明会上如是说。
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 " 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深海科技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其中," 深海科技 " 首次被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方向。中集集团正是与深海科技密切关联的企业。其建造的 " 蓝鲸 " 系列超深水双钻塔半潜式钻井平台,是 " 深海科技 " 的代表产品之一。
" 这些产品的生产周期,至少需要三年,对整个复杂项目的综合管理能力要求很高。我们在有能力的基础上,目前在追求‘有质量订单’,即提高订单价值量。不将提高规模放在第一位,而是将盈利置于规模之前。" 麦伯良说。
截至 2024 年底,中集海工累计持有在手订单价值达 69.2 亿美元。据麦伯良透露,目前公司第一艘最大型 FPSO P80 即将交付离港,今年 FPSO 订单量也将进一步增加。
集装箱制造方面,中国集装箱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集装箱产量在 2024 年达到 810 万 TEU,创历史新高,2023 年产量仅为 220 万 TEU。其中干货集装箱占比约 91.3%。
"2024 年集装箱需求量超出了正常年份的需求,主要原因是巴拿马运河的干旱,叠加红海事件背景下的苏伊士运河航线阻断,绕航导致集装箱运营效率大幅下降,带动集装箱需求强劲增长。" 麦伯良预计,红海危机短期内难解决,集运绕行态势将持续一段时间,支撑集装箱需求。
值得关注的是,在麦伯良看来,国际贸易相关关税政策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但他不认为相关关税政策会对集装箱带来巨大影响。
根据中集集团财报,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776.64 亿元,同比增长 39.01%;归母净利润 29.72 亿元,同比增长 605.60%。
其中,集装箱制造业务营收 622.05 亿元,同比提升 105.89%;净利润 40.88 亿元,同比提升 127.84%;干货集装箱累计销量达 343.36 万 TEU,同比增长约 417.03%。海洋工程业务实现营收 165.56 亿元,同比上升 58.41%;净盈利 2.24 亿元,首次扭亏为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