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是一场长跑,我们需要从书籍中汲取力量。星图金融财顾频道联合星图金融研究院推出 " 财顾荐书 " 栏目,每期一位主理人,负责向大家推荐一本经典书籍。
本期主理人为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推荐的书目是《股票投资沉思录》,作者冉伟。
以下为推荐正文,希望大家阅读愉快,有问题也欢迎留言交流:
作者是一位隐藏在万千股民中的交易高手,在 A 股市场一路摸爬滚打,其投资感悟也具有很鲜明的 A 股特征。正是基于这种身处同一市场的亲切感,翻开本书第一页,就会被吸引进去,一气呵成读完全书方得畅快。期间,作者很多的交易感悟阅读起来很是感同身受,字里行间蕴含的实战智慧时常令人拍案叫绝。对于迫切希望了解本土化投资智慧的 A 股投资者来说,这部凝结着真枪实弹操盘心得的著作,堪称不可多得的必读佳作。
本篇荐书稿中,我想重点就作者关于价值投资与技术分析的观点做一些展开。一直以来,A 股是否适合做价值投资都是充满争议的话题。很多投资者,经常一段时间践行价值投资理念,另一段时间,则又被技术分析吸引,频繁切换过程中,投资成绩并不理想,甚至两头挨打、损失惨重。
在书中,作者对价值投资和技术分析做了重新解构,将二者在底层逻辑上进行融合,对投资操作很有启发意义。
1、底层逻辑
价值投资与技术分析是金融投资领域两种不同的投资理念,它们在理论基础和操作方法上存在显著差异。
价值投资的核心理念是认为市场价格有时会偏离企业真实价值,投资者可通过基本面分析寻找被低估的股票。这种方法需要研究企业的财务报表、行业竞争格局、管理团队质量等因素,计算出企业的内在价值,并在股价低于该价值时买入,从而形成风险缓冲的安全边际。
技术分析主要建立在三个基本假设上:市场价格反映所有信息、价格呈现趋势性变动、历史走势存在重复性。该方法认为通过对历史价格、成交量等数据的规律性分析,能够预测市场未来的价格变化趋势。
在作者看来,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价值投资与技术分析如同阴阳两极,前者赋予投资以根基和方向,后者提供流动性和效率,投资者需在方法论上保持开放和包容。尤其是在注册制改革重塑市场生态、机构投资者逐步夺回定价权的时代背景下,构建 " 价值为锚,技术为帆 " 的复合策略,才能更好地应对市场的挑战。
2、优劣对比
价值投资和技术分析在不同的市场环境和投资目标下各有优劣。价值投资更适合长期投资者,他们追求的是企业成长带来的稳定回报,注重资产的内在价值。在市场处于稳定或上升阶段,企业基本面良好时,价值投资能够充分发挥其优势。
然而,其局限性在于需要投资者具备深厚的财务知识和行业洞察力,且投资周期较长,可能错过一些短期的投资机会。信息滞后性是其一大问题,企业的基本面信息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反映在市场价格上,投资者可能错过最佳的买入或卖出时机。另外,市场的非理性行为也会给价值投资带来挑战,有时市场会过度高估或低估企业的价值,导致价值投资者的判断出现偏差。
技术分析则更适用于短期交易和投机,它能够快速捕捉市场的短期波动,为投资者提供交易信号。但技术分析过于依赖历史数据和图表形态,市场的不确定性和突发事件可能导致技术分析失效。同时,过度拟合也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一些投资者为了追求更高的准确率,会不断调整技术指标和参数,导致模型过于复杂,失去了对市场的普遍适用性。此外,技术分析的信号滞后也是一个难题,当技术指标发出买卖信号时,市场可能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投资者可能无法及时做出反应,从而错过最佳的交易时机。
3、融合操作
在投资实践中,将价值投资与技术分析相结合,可采用 " 基本面锚定 + 技术面验证 " 的复合模型。基本面锚定是指以价值投资的理念为基础,深入研究企业的财务状况、行业地位、竞争优势等基本面因素,确定股票的内在价值和投资价值。技术面验证则是运用技术分析的方法,对股票的价格走势、成交量、技术指标等进行分析,验证基本面分析的结论,寻找合适的买卖时机。
以价值投资为基础进行选股时,财务报表是重要的依据。投资者可以通过分析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和现金流情况,筛选出具有良好基本面的标的。在确定了投资标的后,技术指标可以帮助优化买入时机。例如,当股票价格突破某一重要的阻力位,同时成交量放大,且 MACD 等技术指标发出买入信号时,可能是一个较好的买入时机。通过技术指标的验证,可以提高投资决策的准确性和成功率。
此外,技术分析中的均线、仓位管理、止损点设置等也都值得所有类型的投资者借鉴。
动态均线系统是一种常用的技术分析工具,可以帮助投资者根据价格波动调整持仓比例。当股票价格在均线上方运行,且均线呈多头排列时,表明市场处于上升趋势,投资者可以适当增加持仓比例;反之,当股票价格在均线下方运行,且均线呈空头排列时,表明市场处于下降趋势,投资者应减少持仓比例。
仓位管理与情绪调节也很重要。合理的仓位管理可以降低投资风险,投资者可以根据市场行情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调整持仓比例。情绪调节则要求投资者保持冷静和理性,不受市场情绪的影响,避免盲目跟风和冲动交易。
止损点的设置也是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投资者可以根据股票的波动幅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设定一个合理的止损点。例如,当股票价格下跌到一定比例时,如 10% 或 15%,及时卖出股票,以避免损失进一步扩大。通过量化止损点,有效控制投资风险。
附:精彩观点摘录
1、任何级别最好都做右侧交易的顺势,否则就是在赌该级别见底,风险和收益都被放大了,从长期来说不可取。右侧交易就是在走势开始企稳向上时开仓。
2、量价关系描述了一定的量引起了多大的价格变化,或者一定的价格变化需要多大的成交量来支撑。简简单单两句话,却是量价关系中最核心的精髓。
3、控制好买点不追高,要做强势股也只选择回调时,绝不直接在高位收盘或高位分时去追涨。
4、不管是什么支撑位和压力位,结合股价本身的绝对位置、估值、大盘以及股票近期的量价变化等对支撑压力做适当的修正,以及放弃某些进出的机会,才是其中的精妙之所在。当碰到支撑位时,如果量价信号并没有实际好转的话,就尽量多观察,直至量价信号好转才入场。当碰到压力位时,如果量价信号并没有实际恶化,也尽量多观察,直至量价信号恶化方出场。
5、放量或堆量一般是突破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因为放量对能量损耗过快,所以放量后的立即突破是小概率事件。这需要充足的 " 弹药 "、凶猛的风格和题材的配合。
6、就筹码锁定而言,放量上涨的基础更牢固,新进资金多;但从能量消耗的角度看,放量上涨消耗的多头能量太大。后市一旦多头资金不济,筹码仍会趋向松动,从而导致价格下跌。缩量上涨没有带来充分换手,筹码锁定性弱于放量上涨,但从能量消耗的角度看,缩量并未消耗多头能量,又有利于后市。一般来说,低位放量和绩优股放量后,筹码的松动程度会小于高位放量和绩差股放量,在低位上,放量上涨更好;在高位上,缩量上涨更好。
7、我认为除了量价和量价均线本身以外,其他一切技术指标都无须再观察和分析。我自己也从来不看量价均线以外的任何技术指标。
【注: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或所表述意见仅为观点交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除专门备注外,本文研究数据由同花顺 iFinD 提供支持】
本文由公众号 " 星图金融研究院 " 原创,作者为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