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4 年全球体育产业加速重构的浪潮中,中国体育经济正以独特的韧性书写着新篇章。这一年,国务院将体育产业纳入新质生产力培育清单,政策红利叠加技术革命,推动行业从 " 规模扩张 " 向 " 价值重塑 " 转型。
如何积极把握行业趋势,将新质生产力的 " 想象力 " 落实到提升企业的 " 价值 ",成为当下我国体育产业链上相关企业的核心命题。
恰逢近期国内领先的数字体育娱乐运营商和互联网体育产业龙头企业——疯狂体育发布其 2024 年财报,其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是单一企业的成长轨迹,更是整个行业在智能时代探索第二增长曲线的缩影。
可以说,此刻疯狂体育的年度成绩单,本质上是以财报为观察窗口,解码技术赋能、消费升级与政策导向的三重共振效应。
一、体育知识付费业务逆势增长,AI 技术重塑内容生态护城河
财报显示,疯狂体育 2024 年营收达到 4.114 亿港元,虽然同比有所下降,但实现了大幅减亏,年内录得亏损收窄至 1470 万港元,相较于去年的 2170 万港元同比减少 32.2%。
引起笔者特别关注的是,疯狂体育的体育知识付费平台收入达到了 2.59 亿港元,同比增长 13.7%,占总收入的比重从去年同期的 46.4% 快速跃升至 62.9%,成为其核心增长引擎。
这一成绩得益于两大战略突破:
一方面在于疯狂体育将 AI 技术深度融入垂直场景。去年 6 月份,公司依托 20 年赛事、用户行为及专家分析方法等数据,正式推出全新的 AI 助手 " 如意 "。作为国内首个 " 体育 + 彩票 " 领域大模型,其能够为用户提供解答问题、整理资料、筛选赛事、分析推荐等个性化对话体验。
在此基础上,公司还打造出彩民辅助工具,通过实时赔率分析、球队实力评估和历史趋势预测,显著提升了用户投注决策效率,得到了市场和用户的一致好评,这对提升公司疯狂红单 APP 的月活、用户留存率和付费转化率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另一方面,疯狂体育加强内容生态的打造,并积极进行国际化布局。
这背后的逻辑在于,知识付费的业务基座是用户注意力,而吸引用户注意力的关键,无非两个字:内容。为了持续优化内容生态建设,疯狂体育推出创作者辅助工具,帮助创作者更高效的丰富创作内容。
与此同时,疯狂体育的体育知识付费产品正式上线海外市场,并率先在东南亚地区开始运营,以即时比分更新、AI 预测模型等差异化功能切入当地市场。数据显示,海外用户对数据分析深度与响应速度反馈积极,这为后续全球化扩张奠定基础。
疯狂体育之所以能够实现技术的跃迁和内容的创新,离不开其持续加码的研发投入。数据显示,2024 年公司年内计入收益成本的无形资产摊销较 2023 年增加了 12.1%,约为港币 3470 万港元,主要归因于研发资产的投资增加。也正是在研发投入的持续加码,转化为疯狂体育的技术壁垒,帮助其构建起覆盖赛事预测、直播互动、创作工具的全链条数字化能力,传统体育资讯平台形成代际差。
二、赛事运营激活品牌势能,"体育 +"开辟消费新场景
在技术赋能核心业务的同时,公司还将 " 数字 + 体育 " 的协同效应与 " 数字 + 娱乐 " 的生态优势深度融合,通过整合赛事 IP、数字工具与文旅资源,构建出 " 流量入口 - 沉浸体验 - 场景消费 " 的立体化运营链路,为体育产业的跨界融合价值释放开辟新战场。
这不仅为其价值成长奠定了基础,伴随着公司持续深入赛事运营的布局,有望为公司打开第二增长曲线。财报显示,报告期内疯狂体育的体育赛事运营业务从无到有,实现收入 750 万港元。
2024 年,疯狂体育通过 " 赛事 IP+ 流量运营 " 组合拳,将线下活动转化为品牌资产与收入增量。佛山 WBC 职业拳王争霸赛以超 3 亿人次观看创下中国职业拳击观赛纪录,小黄鸭欢乐跑系列赛事则通过 " 体育 + 文旅 " 模式,在避暑山庄、佛山丹灶等地打造体旅融合消费场景,
这一布局暗合政策与市场双重逻辑:
首先,赛事流量通过抖音等平台裂变传播,触达泛体育用户群体。在赛事直播、精彩集锦等碎片化内容中,疯狂体育鉴于其运营者身份,能够有效在赛事过程中实现品牌露出,从而将其品牌广泛根植于浏览者的心智之中。后续伴随着用户对体育分析工具、投注策略等专业服务需求的上升,自然会完成从泛娱乐观众到垂直领域消费者的身份转化。
这种以内容为纽带、平台为通道的流量循环体系,打通了大众体育娱乐需求与专业化服务供给的衔接链路,构建起线上线下联动的商业生态闭环,从而反哺到疯狂体育线上知识付费与彩票业务。
其次,地方政府对 " 赛事经济 " 的扶持(如佛山地方政府对 WBC 赛事的资源倾斜)为商业化提供政策红利。这背后的逻辑在于,一方面,政府在场地供给、公共安全、交通配套等环节的专项支持,直接减少赛事落地的固定成本投入,使疯狂体育能将更多资源聚焦于内容创新与用户体验提升;另一方面,政策背书带来的公信力加成,显著增强赛事对商业赞助方、跨界合作机构的吸引力,形成 " 政府搭台 - 企业唱戏 - 多方共赢 " 的生态循环。
财报显示,2024 年疯狂体育销售及营销费用同比下降 20.7%,但品牌影响力指数级放大,这也侧面验证了疯狂体育这种轻资产运营模式的有效性。
三、政策红利与 AI 革命共振,卡位 5 万亿体育产业黄金赛道
从宏观趋势看,疯狂体育正处于多重利好交汇点。
政策层面上,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2024-2026 年)》明确提出培育体育服务消费新业态,国家体育总局等 12 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体育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 2025 年实现县级全民健身中心全覆盖。政策强调县域及农村市场拓展,而疯狂体育通过知识付费产品覆盖超 1 亿用户,其业务模式与下沉市场体育服务需求存在天然适配性。
此外,伴随着中国 " 体育强国 " 战略进入深水区。2023 年体育产业 3.67 万亿元的总规模与 2025 年目标 5 万亿元的政策窗口之间的差值,为疯狂体育核心业务提供了结构性增长支撑。
技术层面,在 AI 的推动下,技术迭代正在重构体育产业价值链。疯狂体育的 " 如意 " 大模型已建立先发优势,其独特之处在于垂直领域数据的深度积累——其 20 年历史赛事数据库,较行业平均水平更具颗粒度,这一技术壁垒正在转化为商业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疯狂体育计划在 2025 年引入多模态数据分析体系,优化赛事推荐精准度,这与国际巨头如 Sportradar 的 AI 赛事分析系统路径趋同。当前,美国体育数据分析公司 Sportradar 凭借 AI 赛事预测系统,估值超 80 亿美元。而后续若疯狂体育在 AI 的驱动下取得更多的业务突破,届时二级市场会有怎样的变化和反应?
可以想象,后续随着多模态技术的引入,其计划构建的 " 数据采集 - 智能分析 - 个性推送 " 闭环,技术红利释放空间显著,有望突破传统体育内容同质化瓶颈,成为体育数据服务的底层基础设施。
再从市场机遇来看,在顶级赛事催化下,其商业价值正在加速显现。2025 年世俱杯升级为 32 队赛制,据国际足联主席詹尼 · 因凡蒂诺估计,全球将有 50 亿观众观看,商业价值较高。
鉴于大型赛事对用户和营收数量的推动历来是惊人的,疯狂体育也正在积极把握重大赛事的机遇,预计将能够利用在手的内容与预测工具,通过 " 流量 - 转化 - 留存 " 漏斗挖掘用户价值。这种 " 内容 + 工具 " 双轮驱动模式,与同行形成差异化竞争。
站在产业变革的临界点,疯狂体育 " 技术 + 内容 + 场景 " 的三维布局,已为其在体育产业数字化浪潮中占据先发优势。若后续在推进 AI 模型开源合作(类似谷歌 TensorFlow 在体育数据分析领域的应用)、参与智慧体育城市试点项目等方面有所突破,疯狂体育有望顺利将其技术势能转化为生态优势。
届时,疯狂体育有望在新一轮产业数字化浪潮中,进一步打开估值重构空间,并成为中国体育科技出海的新样本。
四、结语
作为中国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典型案例,疯狂体育的实践揭示了科技赋能传统业态的范式变革。其以 AI 大模型重构知识服务生态、以赛事 IP 激活场景消费的探索,展现了新质生产力对产业价值的重塑逻辑。
这背后亦折射出中国体育经济的深层跃迁:在政策引导与技术革命的双轮驱动下,产业正从资源依赖型增长转向创新驱动型发展。企业既要深耕垂直领域的专业壁垒,也要具备生态化整合能力,将数字基建、文化符号与商业场景有机串联,形成可持续的价值创造体系。
这样看来,疯狂体育这种以技术创新筑基、以生态构建破局的发展路径,或将为全球体育经济转型提供东方解法。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