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财经 03-31
丽珠集团拟增资10亿为亏损子公司输血,PD-1项目失利后,能否靠司美格鲁肽翻盘?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杜苏敏

新冠疫苗、PD-1 单抗项目接连失利后,丽珠集团(000513.SZ;01513.HK)豪掷 10 亿元押注创新药平台。

3 月 30 日,丽珠集团发布公告称,拟使用自有资金 10 亿元向珠海市丽珠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下称 " 丽珠生物 ")增资。增资完成后,丽珠生物的注册资本将从 10.95 亿元增加至 13.02 亿元,公司持股比例将提升至 66.54%,与此同时,丽珠生物其他股东的持股比例将被稀释,其中,健康元(600380.SH)持股比例从 26.84% 降至 22.58%。

前述公告指出,丽珠生物是丽珠集团抗体药物、重组蛋白药物以及重组蛋白疫苗等创新生物药研发的唯一平台,增资是为了解决丽珠生物研发项目及其日常经营活动的资金需求,有利于优化及改善资本结构,符合公司战略发展目标。

时代财经了解到,丽珠生物成立于 2017 年,由丽珠集团及其控股股东健康元共同投资,健康元创始人朱保国目前为丽珠生物实际控制人、董事长。丽珠生物的主要业务实体为珠海市丽珠单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下称 " 丽珠单抗 "),公司主营业务为生物药的自主创新研究开发及产业化,目前,其已上市产品包括注射用重组人绒促性素、托珠单抗注射液及两款新冠融合蛋白疫苗。

丽珠生物连年亏损

创新药研发具有 " 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 " 的特点,虽然已有商业化产品,但丽珠生物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前述公告披露的数据显示,2023 年 -2024 年,丽珠生物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9075.58 万元、4642.38 万元;净利润分别是 -10.04 亿元、-4.83 亿元,截至 2024 年年底,其净资产仍为负值,为 -12.16 亿元。

图源:图虫网

在资金方面,丽珠生物在很大程度上仍依赖外部融资或增资。时代财经查询发现,丽珠集团曾多次为丽珠单抗提供融资担保。2024 年 9 月,丽珠集团发布的公告显示,2025 年 1 月 1 日至 2027 年 12 月 31 日期间,公司每年度为丽珠单抗因经营需要向金融机构(包括银行)申请不超过 21.00 亿元或等值外币的授信融资提供连带责任担保。

作为老牌医药龙头企业,丽珠集团的业绩主要依赖化学制剂和原料药及中间体两大板块。2024 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 118.12 亿元,同比下降 4.97%;实现归母净利润 20.61 亿元,同比增长 5.50%。

分板块来看,化学制剂板块贡献最大,2024 年实现营收 61.19 亿元,占总营收比重为 51.8%;其次是原料及中间体,实现营收 32.55 亿元,占总营收比重为 27.55%;此外,中药制剂产品 、生物制品 、诊断试剂及设备依次实现营收 14.09 亿元、1.71 亿元、7.18 亿元,占总营收比重分别为 11.93%  、1.45%  、6.08%。

对于 2024 年业绩受影响的原因,丽珠集团表示,化学制剂板块中,重点产品注射用艾普拉唑钠,受国家医保谈判降价影响,销售收入有所下滑;注射用伏立康唑中标第八批国家药品集中采购、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被列入第九批国家药品集中采购目录,相关集采政策正式执行以来,其销售收入同比下降。此外,中药制剂板块中,抗病毒颗粒产品在 2024 年的销售收入同比下降,主要由于 2023 年新冠以及持续的流感,使得抗病毒颗粒的市场需求大幅增加,形成了较高的销售基数,而在 2024 年市场需求回落;同时参芪扶正注射液受益于医保目录癌种解限,同比有所增长。

此外,时代财经注意到,2024 年,丽珠集团在海外业务取得一定进展。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海外收入 17.24 亿元,约占营业总收入的 14.59%,同比增长 9.69%,为近三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当中,原料药及中间体出口收入达   16.68   亿元,同比增长   7.93%;制剂产品海外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65.98%。

能否靠司美格鲁肽翻盘?

实际上,丽珠集团近年来一直坚持 " 仿创 " 结合的策略,在聚焦原有优势业务的同时,亦不断推进创新药研发,但最终成果并不算突出。其中,投入十几亿元的新冠疫苗产品因上市太晚,错过市场机会窗口,并未给公司带来预期的收益。此外,今年 1 月,丽珠集团又宣布终止进行了 8 年的 PD-1 单抗项目,计提资产减值约 9242.5 万元。

据丽珠集团介绍,目前,公司制剂在研产品合计 45 个,其中创新药、高壁垒复杂制剂、高临床价值产品共计 23 个,包括注射用阿立哌唑微球、司美格鲁肽注射液降糖适应症、重组人促卵泡素等 3 个产品已报产;P-CAB 产品 JP-1366 片、IL-17A/F 强直和银屑两个适应症、亮丙瑞林微球(3M ) 、司美格鲁肽减重适应症、曲普瑞林微球中枢性性早熟适应症等近 10 个在研项目处于临床三期 /BE 阶段。

这当中,外界期望最高的产品包括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和重组抗人 IL-17A/F 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2024 年 6 月,丽珠集团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的上市申请获得监管部门受理,成为继九源基因之后第二家申报上市的司美格鲁肽生物类似药。

3 月 30 日,丽珠集团在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提到,公司司美格鲁肽注射液 2 型糖尿病已申报上市,减重适应症预计 2025 年完成 III 期临床并申报上市;此外,重组抗人 IL-17A/F 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含银屑病及强直性脊柱炎两大自免适应症,已完成Ⅲ期临床入组,预计 2025 年年内报产,有望成为国产首个 IL-17 双靶点药物。

不过,错过新冠疫苗风口的丽珠集团,能否靠司美格鲁肽和 IL-17 翻盘仍是一个未知数。截至 2024 年年底,九源基因、丽珠集团、齐鲁制药和珠海联邦均已向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提交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的上市申请。另据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数据,包括苏州天马医药、江苏诺泰澳赛诺、湖北健翔生物、浙江湃肽生物、海南中和药业和齐鲁制药在内的 6 家企业已完成原料药备案登记。

此外,时代财经注意到,丽珠集团的研发投入在近年来呈现逐渐缩减的趋势。财报数据显示,2021 年 -2024 年,公司研发投入依次为 15.23 亿元、14.01 亿元、12.35 亿元、10.44 亿元。

除了自研以外,丽珠集团近年来还坚持通过 BD(商务拓展)的策略来丰富在研管线。2024 年,丽珠集团通过 BD 引进了 6 个项目,其中 5 个为创新药,包括精神神经类 KCNQ2/3 创新药、D2/D3/5HT2A 受体拮抗剂药物,以及抗感染领域 DHODH 抑制剂创新药、男科领域 PDE5 抑制剂创新药、代谢领域小核酸创新药和新型重组蛋白流感疫苗。

3 月 31 日,对于丽珠生物当前的研发开支情况、未来是否会单独融资及公司如何提高研发效率和决策的灵敏度等问题,时代财经向丽珠集团发去采访函,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生物 融资 疫苗 化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