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忙着加速 all in AI 和商业化的钉钉,想用 " 无招 " 补强 " 核心力量 "。
作者 | 陈法善
编辑 | 邢昀
3 月 31 日晚间,据 36 氪报道,阿里拟收购陈航(花名:无招)创办的两氢一氧公司的投资人股份。
该收购或许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交易完成后,陈航——也是钉钉的创始人,将重回阿里,出任钉钉 CEO,原钉钉 CEO 叶军(花名:不穷)将调回阿里,另有任用。
关于无招将回归钉钉的传闻,在 2023 年 8 月就已经开始发酵。彼时,在钉钉 2023 生态大会上,无招意外空降,成为大会的开幕演讲嘉宾,外界猜测纷纷,这或许是在为无招回归阿里铺路。
这种猜测并不难理解。社交网络一直被认为是阿里的短板,而无招则是那个替阿里在社交链上敲入一枚钉子的人。
作为目前中国用户体量最大的协同办公软件之一,钉钉在无招手上实现了从 0 到 1,他也被认为是阿里 to B 业务的灵魂人物。但在阿里后续的组织、人事变动中,无招被调离钉钉,逐渐边缘化,直至单飞创立两氢一氧。
随着蔡崇信、吴泳铭等阿里 " 创一代 " 的回归,阿里全面 AI 化转向,更年轻、富有创业精神的一批人走到了阿里的关键岗位。
今年 3 月以来,吴嘉带队的 " 夸克 ",成了阿里 AI 服务 C 端用户新的排头兵。在打造 To B 的拳头 AI 产品过程中,钉钉承载着阿里的希望,这大概也是无招重新回归的契机和职责。
从未真正离开
离开多年之后,无招依然是那个最能点燃 " 钉钉人 " 热情的人。
早在 2023 年 8 月的钉钉生态大会上,神秘嘉宾无招一登台,便引起台下阵阵骚动。他以用户和客户身份回望钉钉,对钉钉提出了要 " 做小 "、回归创业初心的期望。以至于不穷在后续发言中称,无招是最爱钉钉的人,他的出现特别能鼓舞钉钉的士气。
实际上,无招在离开钉钉后相当长时间内很低调,但并未远离。不穷曾在接受《豹变》采访时表示,虽然在无招离开后,他们很少交流,但无招不时通过别人向他转达钉钉改进的建议。
回顾无招的职业生涯,一直伴随着阿里的影子,这也就不难理解他与阿里 " 打断骨头连着筋 " 的关系。
这次实习改变了无招的人生,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当时看中他简历的是浙江伟业公司的 CEO 李琪,他曾是马云在中国黄页创业时的搭档,与吴泳铭在中国黄页共事过。
1999 年,阿里巴巴诞生,无招当时实习的公司浙江伟业成了阿里全资收购的第一家公司。
实习一年,大学毕业后无招奔赴日本学习、工作逾十年。虽然赴日工作让无招失去了成为阿里 " 罗汉 " 的机会,但是早期一起打拼创业的经历,仍让无招跟阿里产生了紧密的连接,离开多年后,依然能被阿里的老同事想起。
2009 年,无招在阿里实习期间的领导吴泳铭召唤他重回阿里,负责淘宝的搜索业务 " 一淘 ",虽然阿里开出的薪水只是他在日本工资的零头。无招在日后坦承,他是看了电视剧《士兵突击》,被主角许三多 " 坚持做有意义的事 " 的信念激励,才决定回国。
有这样的共事基础,阿里跟无招已经超出了简单的公司雇佣关系,而是有了深厚的感情积淀和业务共识。这也就不难理解,无招能在 " 闭关修炼 " 时搬进湖畔花园找灵感,离职创建两氢一氧最初的办公地点也是在湖畔花园,同时吴泳铭创立的元璟资本带头投资了无招的新公司。
2023 年吴泳铭接棒阿里集团 CEO 一职,他是无招在阿里实习时的师傅,阿里工作期间的老领导,更是投资无招创业的金主,此前外界一直有传言吴泳铭正在推动与两氢一氧的收购谈判,诉求主要是让无招回归。
时隔一年多,收购的靴子终于落地。
3 月 31 日晚," 阿里集团拟收购陈航(无招)创办两氢一氧公司的投资人股份 " 的消息传出,交易完成后,无招将出任阿里集团钉钉 CEO。
这也是无招所在的公司第二次被阿里收购。
最爱钉钉的男人
钉钉,是无招一手养大的孩子,也是无招在阿里内部证明自己产品能力的最好例证。作为一个 " 理想主义的疯子 ",无招是外界口中的钉钉之父,塑造了钉钉的内核。
从日本回国加入阿里的头四年,无招可谓 " 一事无成 ",从淘宝主搜索的创新产品,到 " 一淘 " 的创业,再到 " 来往 ",或主动选择,或被动接受,结果都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尤其是集全公司之力打造的社交产品 " 来往 " 失败,让内外都对阿里做社交的能力,自上而下创新的打法产生了质疑,作为 " 来往 " 产品线的负责人,无招更是压力巨大。
在这之后,无招带着几个 " 心腹 " 在湖畔花园 " 闭关修炼 ",缔造出以职场即时通讯为切入口的钉钉,为阿里撬动社交提供了新支点。无招对用户体验的极致追求,以及对中小企业的绝对专注,让钉钉成为中小企业进入互联网时代的一个通道。
如乔布斯所言,用户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直到你拿出优秀产品,他们才发现,这就是我想要的。无招在深入调研后发现,企业员工对内外的沟通,需要在电话、短信、微信、QQ、邮件中频繁切换,没有统一的工作平台;中小企业迫切需要免费,但是高效的企业管理系统。
经历长期打磨,2015 年 1 月,钉钉正式发布,上线首日用户就稳定突破了 10 万。但就阿里的体量而言,此时的钉钉还相当于 " 小透明 " 的存在。直到当年 5 月,去复星集团参观的马云从对方口中得知钉钉帮他们解决了不少管理问题,才让钉钉得到了关注,成立了事业部。属于钉钉的时代,这才拉开了序幕。
2017 年末,钉钉宣布注册用户超过 1 亿。到 2019 年 6 月 30 日,钉钉用户数突破 2 亿,企业组织数突破 1000 万。快速的数据增长,给了钉钉和无招底气,在阿里内部,钉钉团队更是获得了代表着卓越的 4 分评价。
钉钉,虽然可以是阿里内部的 " 计划单列市 ",但在当时的语境下,不是彻底单飞的独立王国,再有光环的独角兽也始终是阿里的钉钉,集团对其的愿景定位和贡献要求随着新的组织调整逐渐明确。
2019 年 9 月 10 日,马云退休,张勇正式接过阿里董事会主席的接力棒。在此之前的 6 月,时任阿里 CEO 的张勇发布内部信:钉钉进入云智能事业群,无招向集团 CTO 兼云智能事业群总裁行癫张建锋汇报。钉钉失去独立地位。
到 2020 年," 云钉一体 " 被提出,阿里云提供底层技术与平台,钉钉负责应用层的产品创新。9 月,钉钉升级为大钉钉事业部,与阿里云全面融合,确保 " 云钉一体 " 战略全面落地。无招也被调离,担任张勇助理。
实际上,无招结束在钉钉的工作后,开着车在中国走了一圈,十个月的时间,深入四川、湖南、湖北等地县乡村,跑了 50000 公里,思考中国的产业互联网到底需要什么?而这些想法也都被记录下来,或写进给张勇的周报中。
通过走访,无招感受到,很多制造企业不缺产品,也不缺利润,但是缺品牌。因此,无招想要搭建一个平台,让更多中国企业可以设计、制造、销售新锐品牌。
2021 年 7 月,无招携钉钉多位核心骨干离职创业的消息被爆出," 两氢一氧 ( 杭州 ) 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 诞生,无招投身实体,开始探索制造业数字化。
在钉钉的日子,无招被媒体们贴上 " 斗士 "" 疯子 "" 极端 " 等标签,而离开钉钉后创业的无招,展现了跟过去不一样的状态,更加松弛悠哉。
2023 年年初,无招以创业者的身份再度露面,在《深网》的采访中无招表示,钉钉和飞书其实都没有做好。" 中国有 4300 万中小企业,每年有 700 万企业诞生,有谁为这 700 万企业真正想过问题,有谁认真做过这个事情,这个(缺失)是事实。因此,办公软件领域有太多创业机会了,这是个蓬勃发展生生不息的赛道,目前大家都在靠天吃饭。"
而他也表示,这个赛道仍有足够多的机会再去做一次,但是现在这个阶段,做这个事情是冲突的。
AI,重装钉钉
今年 2 月,阿里集团 CEO 吴泳铭在业绩发布会上谈及 AI 驱动战略时表示,集团内部定义的 AI ToC 领域,主要是夸克和通义这两个 APP。而 " 钉钉是我们最重要的面向 ToB 领域的 AI 应用 "。
在最近几次的钉钉发布会和产品升级中,AI 都处于绝对的 C 位。今年 3 月,钉钉举办 "AI 创业 N 次方 " 生态创新大会,宣布加速 "All in AI"。
由于 to B 的属性,钉钉在 AI 应用上具有天然优势。例如,利用 AI 可以简化处理文档的工作量;AI 助手实现会议的实时翻译与字幕、生成会议摘要等功能;用 AI 定制零售、教育、金融、医疗等行业的 " 客服助理 "" 就医助理 " 等,都属于 B 端的高频应用场景。
在钉钉上有大量企业,它们拥有丰富的内部私有化资料和流程,这些都需要私有化模型部署或私有化的 AI 智能体来实现更高效率。因此,AI 技术的积极应用将给整个企业软件市场和企业协同市场带来巨大变革。
AI 也为钉钉提供了从 " 工具型平台 " 向 " 智能化工作入口 " 转型的窗口。场景化渗透、生态开发是其中两个关键点。由于在系统底层已经集成了通义千问等大模型,用户在钉钉的日常对话、群聊、文档等场景中,可以直接 AI,支持问答、内容生成、数据分析等任务。
同时,企业也可基于钉钉底座,接入自研或第三方 AI 模型,定制专属 AI 应用。对企业来说,基于钉钉的 AI 能力,逐渐成为数字化转型的标配。这些都为市场重估阿里,提供了观察窗口。
钉钉虽是 B 端应用,但无招具有很强的产品思维,在钉钉全面构建 AI 生态的关键战略中,无招也被阿里寄予了出奇招的厚望。
在跟阿里云 " 分家 " 后,钉钉再度恢复 " 计划单列市 " 的身份,独立发展业务。虽然在阿里财报中,钉钉在收入层面,跟飞猪、夸克、阿里健康等列入 " 其他业务 ",但是实际上,钉钉与 1688、闲鱼、夸克也是阿里内部第一批战略级创新业务 " 四小龙 "。
同时,AI 应用工具的商业化路径也是阿里探索的重点。
2023 年钉钉生态大会曾公布了商业化成绩单,彼时叶军透露,钉钉 ARR(Annual Recurring Revenue,年度经常性收入)远超半人马公司 1 亿美元标准。到 2024 年 11 月,钉钉再度公布商业化核心进展:2025 年上半财年 ARR(自 2024 年 4 月 1 日起计入,截至 2024 年 9 月 30 日)远超 2 亿美元。
AI 时代的到来,改变了商业规则,很多事都值得用 AI 再做一遍,无招的再次回归也需要在 AI 叙事里找到新的发力点。
你觉得钉钉的 AI 工具好用吗?
亲爱的读者,由于公众号规则的变化,不标星《豹变》公众号,无法收到最新推送,星标方法如下图。
更多精彩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