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Klout克劳锐 04-02
徐云,回归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比预想中的冷清,曾经的骑行圈 " 顶流 " 之一徐云,在沉寂近一年后的回归,并没有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

这与他最火时,曾被新华社半月谈连线采访、得到 B 站官方重点宣推、先后被「户外探险」等各大媒体报道、荣获中国户外金犀牛奖——最佳背包客等相比,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当然,这种反差更多是外人强加上去的,徐云自己未必会那么在意。

图片源自抖音:徐云流浪中国

因为不管是在流量巅峰时的急流勇退,还是回归后依旧保持原有的风格与节奏,徐云在这个浮躁、喧嚣,人人都追逐短平快的时代里,永远显得那么 " 格格不入 "。

在内容创作的红海中,徐云既没办法像李子柒那样成为图腾标杆,也达不到手工耿那样人尽皆知。李子柒沉寂三年,一回归就爆火;手工耿停更半年,仍是行业顶流。

而徐云,只是骑行这个小圈层里,他那数百万粉丝眼中的 " 白月光 "。

这也让我们不得不说,在户外骑行这个小之又小、垂直得不能再垂直的圈子里,徐云竟敢将近一年不更新,且回归后还能收获粉丝的热爱,当真是勇气可嘉!

图片源自抖音:徐云流浪中国

首条回归视频点赞已达 4.1 万

停更并非一次

而是两次、三次、很多次

熟悉徐云的朋友都清楚,在他为数不长的创作生涯里,停更的次数并不算少。

停更也分很多种情况:有时候是因为没什么内容可拍,他不愿为了更新而敷衍;有时是素材丢了没的发;还有就是赶上特殊年份,各地的隔离政策频繁打断他的骑行计划,甚至有几次他还被拉到酒店隔离……

而除了这些情况,他在每一段旅行结束时,也会选择停更:

到拉萨了,停更

到漠河了,停更

回家过年,停更。

出国前,停更

……

在这个内卷的时代,他的频繁停更,让他像个很不努力的创作者。可也正是这种 " 不合规矩、不合时宜 ",为他打造了不一样的人设。

谁都清楚,短视频时代热点转瞬即逝,今天的顶流,明天可能就无人问津。在流量暴涨的时候,大家都想着多发视频、多接广告、多赚钱,可徐云偏不。

印象里,在他单条视频播放量几乎条条突破百万,B 站、抖音双平台粉丝都突破 100 万的时候,也只接过影石 insta360、荣耀 Magic 5 等有限的几条广告,且这些都是他在骑行过程中深度使用过的品牌。

图片源自 B 站:影石 insta360

不过,这种内容更新、商务合作的不努力,并不代表他骑行的不努力。

作为一个流浪者、骑行人,他在面对大自然困境时,所展现出的努力绝对令人震撼。单车、单人(有段时间时间还带过狗、小鸟等不同动物),骑行在广袤天地间,自有一股悲壮的美感。

不管是天寒地冻,还是酷热难耐;不管是狂风暴雨,还是黄沙漫天,面对大自然的各种恶劣天气,他都能展现出人类最顽强的一面。观众对他最直观的感受,可能就是 " 太苦了 "。

如果说哪期视频,是我印象最深刻的,大概就是骑行几百米三次扎胎的那一期吧。

整车重量 100 多斤,刚出发没多久就被扎破了轮胎。

第一次爆胎,徐云心态还比较平和,甚至觉得这点小变故还可以为当天的视频加一些素材。所以他有说有笑地把 100 多斤的物资逐个拆下,认认真真地补胎。

图片源自 B 站:徐云流浪中国

补胎完毕,当他把物资依次装好,往前没骑 100 米,胎又扎了。这次他的语气明显有了无奈,可出门在外就是这样,哪有一帆风顺?他还是耐心地继续重复前面的动作:卸车,补胎,再装车。

本以为挫折到此结束,可还没骑出去 100 米,车胎又扎了。此刻,换做是谁,都没法继续保持心态平和。徐云不说话了,屏幕前的我也沉默了。

老天弄人,这连续的挫折,太像这难以琢磨的生活。

无休止的困境和出师不利

或许,这种前行路上的无常,这一路上的苦难,正是他作品迷人的地方。而他回归后的首条作品,依旧延续了以往的风格。

视频开头,网友的弹幕还是 " 一年没出来,白白净净的 "" 还是觉得蹬自行车更有劲,摩旅节奏太快了 "" 又找到了徐云娓娓道来的感觉 "" 井井有条,干干净净 "。

可他刚出发,就在航拍时,遭遇无人机撞树,直接报废……

图片源自抖音:徐云流浪中国

这还不算完,这次他原本要爬一座累计爬升 1500 多米的高山,可因为登顶路段近乎垂直,且路上的完全被冰雪覆盖,根本无路可攀,眼看就要登顶,却只能被迫下撤。

而垂直路线的下山难度无疑更大:冰层极滑,稍不注意就有滑坠风险;路线复杂,再加上浓雾阻挡,又很容易迷路。途中他偏离路线 150 米,花了整整 20 分钟才走回来。

比这更让人担心的是,这么危险的境地,只有他一个人。户外爬山最忌讳单人行动,当然,视频既然能发出来,就证明他还是安全的。

而他每次停更后回归,大多都会经历这种无休止困境和出师不利。

比如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出国的那一期。

刚出国门就 " 阳 " 了,只能被迫在酒店多躺一天;还没好利索就顶着低烧出发,好心去救路边被铁丝网缠住的狗,结果拇指被狗咬穿,还没地方打狂犬疫苗。

本以为好事多磨,经历了这些困难后他能顺利横穿欧亚大陆直达冰岛,可没想到,他曾经经济困难时,花呗或白条有过违约记录,办不了信用卡,走到中亚就只能被迫回国。

还记得那次失败让他遭受了很多谩骂,不少人觉得徐云是在自编自导,打着去冰岛的幌子圈流量、骗网友。

唉,这种谩骂有啥必要呢?在这世上,困难不是常态吗?想看世界,自己努力,自己去就行了,何必因为别人没做到就迁怒于人呢?

" 跌落流量神坛 ",又能怎样呢?

正是因为以上种种,为徐云打造了不一样的人设,也为他招来了无数的争议。

B 站搜索徐云,仍有大量账号在更新相关内容

有媒体说:" 终止骑行后不断掉粉,甚至被谩骂,只因徐云活成了令人嫉妒的样子。"

说简单点,就是人红是非多,自古以来,皆是如此。

与其关心那些争议,我更觉得,喜欢他就继续看,何苦管背后的真真假假。一千个粉丝眼中自有一千个徐云,而这一千种形象,不都源于每位粉丝自己的想象吗?

时至今日,我仍然记得徐云第一次骑车冲向拉萨时,满屏弹幕时爆发的震撼;记得他在旷野废弃汽车里吃饭时,镜头勾勒出的那种孤寂。

这些就是他带给粉丝的感动,曾经有过,就足够了

很多人说,徐云已经 " 跌落流量神坛 ",但这真的不重要。

就像他说的那样,出来骑行,只是为了不在工厂里拧螺丝。或许他没有风光无限,成为 B 站百大、商单无数,但不管从物质,还是精神层面来说,他都已经相当富足。

与其在这个内卷的时代更卷,淡然一点不好吗?

所以,他在回归后的首条视频中坦言," 好久没拍视频,都有一点找不到状态了 "。表示不会像过去那样隔一两天就更新,更希望降低更新的频率,提升视频质量。

降低更新速度能否提升视频质量,这个我们不清楚。但这一次,他又选择站在了潮流的反方向。

过去一年,内容生态发生了很多转变,但发生在徐云身上的转变,或许并没那么多。

在我看来,徐云还是那个徐云,你觉得呢?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b站 抖音 insta360 拉萨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