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能源网 04-04
四大硅料龙头巨亏190亿,谁会最先熬不住?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作者 |  田思

编辑 |  韩成功

2024 年是中国硅料企业亏损最惨重的一年。

华夏能源网(公众号 hxny3060)注意到,近日,硅料四巨头中的三家相继披露了 2024 年业绩情况。

其中,新特能源 ( HK:01799 ) 2024 年归母净利润亏损 39.05 亿元,同比降幅达 190%。

另一家龙头大全能源 ( SH:688303 ) ,2024 年归母净利润亏损 27.18 亿元,同比减少 147.17%。

令人意外的是,以颗粒硅成本优势吊打全行业的协鑫科技 ( HK:03800 ) 亏损居然超过新特和大全。年报显示,2024 年协鑫科技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约 47.5 亿元,同比下降 289%。

以上三家合计亏损 118.13 亿元。再加上预亏 70-75 亿元的通威股份 ( SH:600438 ) ,四大硅料龙头合计亏损 188.13-193.13 亿元。

硅料龙头全面巨亏的背后,有哪些共同因素?行业价格剧烈波动之下,各家企业都在加紧备战,硅料环节会爆发新一轮大战吗?

为何亏得这么惨?

各龙头将企业亏损原因均指向产业链价格下跌。

大全表示,2024 年国内多晶硅产业仍面临供需失衡的困境,产业链价格持续下跌,产品价格甚至跌破企业现金成本,致使行业整体陷入亏损状态。

新特则给出了更明确的数据:2024 年多晶硅价格非理性下跌,致密料均价从 2024 年 1 月初的 5.81 万元 / 吨(含税)下跌至 2024 年 12 月底的 3.65 万元 / 吨(含税),多晶硅价格自 2024 年 4 月起已跌破企业成本且持续低位运行。2024 年,新特能源多晶硅平均销售价格 3.84 万元 / 吨(不含税),较去年同期下降约 60%。

价格下跌 ,使各龙头的营收和毛利率均大幅下

采取收缩战略、下半年开工率不到三成的新特表示,其多晶硅板块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 117.68 亿元,降幅超六成;全年毛利更是减少 87.57 亿元,降幅近九成;综合毛利率仅 6.42%,同比下降 26.48 个百分点。

协鑫科技 2024 年多晶硅销量同比上升 24.7%,但该板块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却由上年度的 335 亿降至 150 亿元,同比下降超过一半。不仅如此,其光伏材料毛利率更是从 2023 年的 34.6% 降至 2024 年的 -16.9%。

此外,受产业链价格下降影响,协鑫对徐州基金、徐州日晟、内蒙古中环协鑫等联营公司的投资损失也高达 128.20 亿元。

价格下跌还带来存货减值,并推动了旧产能淘汰所带来的大幅资产减值。

大全在 2024 年度业绩快报中表示,其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并对老装置产线等长期资产计提了资产减值准备,对本报告期业绩造成较大影响。全年度数额大全未公布,2024 年前三季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约 5.82 亿元。

另外三家硅料巨头的资产减值也不小。2024 年,通威长期资产减值报废约 10 亿元;新特准备计提多晶硅和自营电站业务相关的资产减值合计 34.16 亿元,其中对多晶硅及副产品生产线以及部分被更换的多晶硅生产设备进行报废处置,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4.74 亿元;而协鑫科技则因若干物业、厂房及设备已报废,确认约 4.01 亿元的减值亏损。

价格下跌还使得企业融资成本大幅上升、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加剧。

如协鑫科技,其融资成本从 2023 年的 41.80 亿元增加到 2024 年的 61.80 亿元,同时由于贸易相关和非贸易相关应收款项的减值亏损增加,公司金融资产减值亏损从 2023 年的 13.70 亿元猛增至 2024 年 98.90 亿元。

谁会最先熬不住?

经过至少三个季度的持续亏损后,多晶硅行业如今仍没有摆脱困境的迹象。

一方面,当前的 430、531 抢装潮下,组件、硅片、电池价格都出现了较大幅度上涨,而硅料价格自 2 月份以来一直巍然不动。另一方面,下游采购积极性不高,库存一直高居不下。

业绩巨亏、库存高企、价格低位徘徊,多重压力下,行业充盈着危机感。

危机感首先体现在各家企业都降低开工率。硅业分会调研显示,目前我国所有的在产多晶硅企业基本都处于降负荷运行状态,今年以来行业月产能一直维持在 10 万吨以下。

其次,各家企业都在从不同途径改善财务状况,或加强资金储备或压缩支出近期尤甚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协鑫科技,近期宣布了全体执行董事 2024 年和 2025 年的合计薪酬分别降至 1640 万元和约 1630 万元。对比 2023 年度的 1.88 亿元合计薪酬,削减幅度超过 90%。

硅料老大通威则卖股份引入战投来获取输血支持。近日其宣布,旗下硅料全资子公司永祥股份拟引入战略投资者获得不超过 100 亿元的增资投资,投资方预计合计取得公司增资后的股权比例不超过 27.03%。

新特 A 股 IPO 折戟后,为了改善业绩,母公司特变电工不惜将坐拥优质火电资产的准东能源 49% 股权,以远低于行情的 15.08 亿元价格,转至新特旗下。

华夏能源网注意到,四大硅料龙头如今都已面临现金流大幅收紧压力

2024 年,新特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从上年度的 143.71 亿元降至 17.55 亿元,降幅 87.79%。

到 2024 年三季度末,通威股份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已不到 30 亿元,相比 2023 年同期缩水超过 85%。

大全能源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则由 2023 年底的 195.64 亿元降至 2024 年三季度末的 35.29 亿元,缩水超八成。

协鑫科技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到 2024 年中降至 39.85 亿元,相当于半年时间减少了四成。

值得一提的是,大全能源陷人事动荡,近两年至少有 7 名高管或核心技术人员离职,或也是因为业绩压力过大,财务和现金流状况一直未有改善。

另外,通威和新特的债务总额还在上升。到 2024 年三季度末,通威总负债达到 1366 亿元,比 2023 年底增加了 461 亿元。到同年底,新特总负债则达到约 464 亿元,同比上升 17 亿元。

大旱之后是大灾,大灾之后是大乱。硅料龙头需要储备尽量多的粮草,为可能的洗牌做好准备。虽然目前还看不到哪家龙头有把其他龙头干倒的实力,但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只要有一家龙头出局,行业状况将大为改善。

成本之战定生死

最直接决定未来硅料企业生存状态的,是硅料价格。而接下来,硅料价格反弹的可能性并不大。目前即使是整个产业链显出涨价回暖迹象,但下游采购硅料的积极性不高。

到 4 月初,行业硅料库存甚至上升到了 40 万吨,叠加缅甸地震对云南、四川地区单晶拉棒产能造成的影响,部分多晶硅订单还出现了交付延后现象,使得 4 月多晶硅去库存有速度放缓的预期。

" 现阶段硅料价格上涨动力不足,若无其他利好因素,短期内价格以平稳为主。" 硅业分会判断。

这意味着,硅料可能较长时期徘徊在 3-4 万元/ 吨的低价区间,硅料企业将面临残酷的底部周期考验。各家企业的成本竞争,将决定着谁能拿到穿越周期的未来船票!

而今的硅料江湖,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各家企业都在施展拳脚,围绕降低硅料成本开展技术竞赛。

" 如果把资金比作血条,那么降本就是利刃,血条比拼的只是企业面对失血能撑多久,而利刃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硅料大战最终比拼的还是成本优势。" 一名资深从业者对华夏能源网表示。

就在 3 月 29 日举行的 2024 年度业绩说明会上,协鑫已经亮剑——协鑫科技联席首席执行官兰天石透露,其颗粒硅技术目前生产现金成本已低至 27.14 元╱ kg。高质量产品比例提升至 95% 以上,市占率突破 25%,头部客户应用比例已超 40%。

这是不得了的数据。2024 年四季度协鑫的颗粒硅成本还是 28.17 元 /kg,短短时间就每公斤成本再降 1 元。此外,兰天石强调," 协鑫科技的颗粒硅几乎零库存。"

走棒状硅路线的通威,到 2024 年 8 月其硅料现金成本已降至 35 元 /kg,碾压同类路线企业。如今,通威又在尝试粒状硅技术,旗下孙公司 " 永祥新能源二期技改项目 " 中新增 1 万吨 / 年粒状硅中试线,最终将形成 10.1 万吨的多晶硅产能。

对此,通威表示,该粒状硅项目为配套增强棒状硅竞争优势的研发项目,核心工艺、关键参数及品质管控体系已形成独立技术路径。

而大全和新特也都通过产线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来推动降本增效,其中大全硅料的现金成本到 2024 年第四季度已降至 35.19 元 /kg。

行业寒冬之下,硅料大战已经开打。这一次会是既定排名、又决生死的大决战吗?寒冬越久,天气越冷,见分晓会越快。

END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新特 产业链 徐州 通威股份 内蒙古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