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知酒话酒
在 3 月成都刚刚结束的春季糖酒会上,传出了一股白酒要暴雷的信号,看来今年也有不少酒企会暴雷。
从糖酒会传递出两个讯号:
1、糖酒会特别冷。
今年的春季糖酒会比往年更加冷清,人流量起码少了三分之一,连薅羊毛的大爷大妈都不来了。
白酒展馆全部加起来没超过 4 个,据说连参展的展位费都降了 30%。
2、酒企在弄疯经销商。
压货是酒企的传统套路,但国台把自己玩崩盘了。
国台以 105 元 / 瓶的低价产品招开发商,令老一批拿货价在 150 元 -180 元左右的经销商陷入亏损境地,从而导致广州、深圳的烟酒店终端,散货的供货价已经被打到了 100~110,正在清盘,国台的信誉正在自上而下的崩塌。
酒商和酒企的关系正在从良性变成恶性竞争,大多数经销商已经没有压货的资金和空间了,而酒企增长又不愿意停下。
在酒价日渐下降的当下,为了吸引新的人进来,只能不断开出更低的筹码,而这伤害了老酒商的利益。当利益不一致,冲突也就变得多了起来。
上半年的酒价,只有一线几个品牌的高端酒靠着控量稳住了价格,低端口粮以及二、三、四线酒企甚至包括基酒,在今年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波动可能会比预期中更大。
茅台的价格又开始阴跌了,3 月公斤茅台降价,4 月蛇茅已经跌破 2499 了。今年茅台还会继续放量,整体行情应该是 " 先震荡后抑再震荡 " 的格局,全年价格大概率还会继续下降,乐观一点估计 2000~2100 触底,悲观一点要到 2000 以下了。
茅台两个涨价逻辑供需平衡和金融属性正在消失。随着茅台持续下跌,其他酱酒价格也没个底。
浓香目前虽然表现稳定,但其实是有压力的,如果酱酒持续下跌,浓香酒也会受到冲击。
头部的五粮液、泸州老窖,高端酒自身价格硬,控货的政策也是有效的,所以目前看起来波动并不大,低端口粮已经跌到谷底,已经没有下跌空间,可以放心入。
洋河与剑南春、古井贡会面临一定的挑战性,目前价格有一点波动,但还在可控范围以内。
舍得、水井坊是目前压力最大的,大环境已经让酒价已经松动,再加上酒企年报业绩处在大幅下滑的边缘,今年的日子肯定不好过,价格还有进一步下跌的可能。
五泸洋口粮、今世缘、高洲、叙府等低端口粮浓香酒价格已经在底部了,性价比已经非常高了,价格没有下跌的空间了,但会继续在酒质和酒体上内卷。
高洲上个月发布了春酿,这个月又升级了 1985,将纯净度和饱满度提升了一个层次,在酒体上拼命内卷。
未来价格便宜、纯粮酿造的 " 光瓶酒 ",才是日常饮酒的最佳选择,毕竟你不可能永远都在送礼、收礼、宴请的酒中循环。
汾酒是最近比较受欢迎的酒,也是目前来看唯一具有确定性的品牌,好价预计在 5~10% 以内波动。
酱酒今年的价格肯定是凉凉了,跌是必然的,并且在下跌过程中还会进行大浪淘沙。
去年习酒销售额站稳了 200 亿,郎酒红花郎单瓶年销 50 亿。
排名二、三的酒企销量再往上,但是价格却在往下,360 的窖藏 1988 和红花郎 15,恐怕只是今年的开胃菜,下半年的酱酒价格恐怕没有底。
其他中小酒企生存空间会被进一步压缩,销售额下降、停产、转让、并购、破产,会越来越多。
号称 " 酱酒第三 " 的被潭酒收购,只是一个开始。
酒鬼酒为了自救,正在寻找和经销商共生共赢的模式,或推出 BC 联动,稳定价格的策略,或与经销商合资建立平台公司。这或许是未来几年白酒的另一条出路。
总结:
4 月是小淡季,大家没有太多的购酒欲望,而好价的车也零零散散,不如保持按需撸酒的习惯,静观其变。
2025 年,白酒会脱下华丽外衣,价值回归喝属性的起点。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