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远禾
数据支持 | 勾股大数据(www.gogudata.com)
北京时间 4 月 3 日,特朗普的靴子终于落地。
" 对等关税 " 开始生效,这一特朗普口中的 " 解放日 ",或许将成为不少企业的 " 审判日 "。
也是因此,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消费电子、服装、汽车板块均承压,巨星科技跌停,申洲国际跌幅达 14.15%。
一众出海为主的家电企业也大幅下跌。
家电指数单日跌幅近 3%,其中如海信家电、科沃斯等海外业务占比较大的企业均下跌超 5%。
其中,相比自有品牌出海,受锤最为严重的莫过于出海代工企业,其中就包括被视为国货之光的小家电巨头——苏泊尔。
01
作为曾经的国货之光,苏泊尔在小家电上具有相当大的优势。
尽管苏泊尔最出名的产品线是高压锅,但随着公司发展,目前苏泊尔的业务线已经涵盖了整个厨房用品及家电。
根据奥维云网(AVC)监测数据显示,2024 年上半年,苏泊尔炊具市占率第一,线上市场份额领先第二品牌 4 倍以上,线下总体市场份额累计也近 50%,牢牢占据行业第一位置。
近日,小家电龙头苏泊尔发布 2024 年年报。
作为小家电龙头,苏泊尔 2024 年营业总收入 224.27 亿元,同比上升 5.27%,归母净利润 22.44 亿元,同比上升 2.97%。
在小家电行业整体的低迷之中,这样的成绩难能可贵,因此,公布业绩后一个交易日,苏泊尔股价大涨 6%。
但对比苏泊尔过往的业绩,可以发现,相比之前的高速发展,增速已经明显放缓。
2024 年,苏泊尔净利润尽管上涨 2.97%,但显著低于 2023 年的 5.42% 的净利润增速。
而 2021 年至 2023 年间,苏泊尔营业收入分别为 215.85 亿元、201.71 亿元、213.04 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 16.07%、-6.55%、5.62%。
公司归母净利润的增速也不复从前。
2021 年至 2023 年间,苏泊尔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9.44 亿元、20.68 亿元、21.80 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 5.29%、6.36%、5.42%。
今年,苏泊尔净利润增长率更是同比下滑了 2.5 个百分点。
而增长放缓难以避免的主要原因,即是内销乏力。
单从占比来看,目前苏泊尔的海外业务占比仅占 30%,然而,海外业务却承担了苏泊尔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
近几年来,苏泊尔内销业务增速逐年下滑,而今年,苏泊尔内销业务甚至同比下降 1.21%。
与之对比的是,2024 年,苏泊尔的海外业务增速却超过 20%,海外业务占比达到 33.45%,同比提升个 4 百分点。
那么,苏泊尔的外销业务能否实现突破呢?观察过往业绩可以发现,苏泊尔海外业务波动相当大。
2020 年,尽管苏泊尔内销业务大幅下滑,但是这一年,由于来自 SEB 的订单持续增长,苏泊尔的海外业务随之增长到了 57.27 亿元,缓解了苏泊尔整体业务的下降趋势。
2021 年,苏泊尔的外销业务进一步激增,达到 73.26 亿元。
然而,2022 年,这一势头戛然而止,苏泊尔海外业务同比下降 29.09% 至 51.95 亿元,一年减少了逾 20 亿元。
海外业务的波动,究其根本,是因为苏泊尔的外销业务并非直接将产品销往海外,绝大多数是通过其最大股东、法国炊具巨头 SEB 集团,将其生产的炊具及电器产品销往海外,承接的实则是 SEB 集团的代工业务。
可以发现,按地区划分,2024 年,苏泊尔的海外业务收入达 75.02 亿元,而按销售模式划分,苏泊尔的出口代工模式收入为 74.98 亿元。
也即是说,苏泊尔的海外业务几乎全部系于 SEB 的出口代工业务一身。
正因如此,苏泊尔海外业务的毛利率始终低于内销的自有品牌销售业务。
2022 年至 2024 年,苏泊尔内销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 28.32%、28.7%、27.69%,外销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 18.48%、20.47%、18.62%。
显而易见,伴随着关税大锤的落下,苏泊尔的海外业务或许又将迎来新考验。
苏泊尔尚且如此,其他企业又该如何自处?
02
苏泊尔的现状,或许是相当多出海企业的缩影——在国内因内卷增长乏力,进而寻求出海之路,却发现这条路并不容易。
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2024 年中国生活小家电市场规模已达 4500 亿元,同比增长 15.2%,预计 2025 年将突破 5200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 12% 以上。
而从全球市场看,2024 年全球生活小家电市场规模达 1.8 万亿元,中国占比 25%,稳居全球最大市场之一。
在中国成为最大市场的同时,国内的小家电市场也迎来严峻的内卷。
2024 年,小家电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多数品类的平均价格均有所下行,而破壁机空气炸锅等收缩严重的品类,线上渠道降价达到 10% 左右。
因此,尽管小家电行业营收恢复缓慢增长,但净利润下滑更加严重。
目前,国内的小家电市场已经进入了存量竞争阶段,不少头部品牌也开始参与利润率较低的低端市场,进一步抢占了二线及尾部品牌的生存空间,导致市场份额进一步向头部集中。
然而,随着国内小家电市场逐渐成熟,在经历了品类和渠道的饱和之后,国内小家电行业也渐趋冷淡,北美成为了不少企业逃离国内内卷环境的出口。
苏泊尔作为出海先锋,自从 SEB 集团控股之后,早在小家电行业出海浪潮之前,便已开始了出海业务。
由于 SEB 的资金和资源等支持,苏泊尔的海外业务迅速站稳脚跟。并且,依托于 SEB 集团持续的订单转移,苏泊尔一度收获了稳定的收入增长。
2013 年至 2017 年间,苏泊尔电器业务复合增速为 19.12%。
2018 年电器业务实现收入 118.66 亿元,同比增长 25.86%,领先于行业平均水平。
从 2016 年至 2020 年间,苏泊尔承接的 SEB 订单占 SEB 总订单量的比重从 11% 提升至 17%。
随着订单的加速转移,苏泊尔的海外业务规模也日益扩大。
然而,代工业务尽管给苏泊尔带来了长期稳定的出口订单和资金支持,但同样,也逐渐影响了苏泊尔在出口代工的路上越走越远。
2019 年,苏泊尔销售费用达到了最高的 32.06 亿元,而这一年,公司的研发费用为 4.53 亿元,销售费用达到了研发费用的 7 倍。
对比之下,美的、格力等企业以自主品牌拓展海外市场,通过并购和本地化运营建立全球渠道。
例如,美的通过收购东芝家电、库卡等完善国际化布局,格力则以空调为核心攻向海外市场。
尽管前期投入较大,增速较低,但带来的品牌溢价和技术输出,能够带来更高的毛利率。
事实上,随着国内制造业的逐渐发展,代工已经成为了不少企业出海的重要渠道。
新宝股份是海外小家电代工龙头,占据小家电出口 35% 的份额,外销占比达 70%,但和苏泊尔一样,处于较低的利润水平。
这样的困境不止于小家电行业。
作为不少国际运动品牌的主要供应商,申洲国际 17% 的收入源于美国,且大部分产品在越南制造,而本次对等关税中,美国将对越南征收 46% 的关税,因此,申洲国际受影响相当之大。
晨星分析师 Ivan Su 表示,如果申洲国际与客户均摊更高的关税成本,极端情况下,对于申洲国际的业绩会产生 20% 的冲击。
事实上,随着越来越多制造工厂打造自有品牌走向海外,跨境电商品牌的议价权也有了明显提升,应对关税,不少品牌选择在海外涨价来应对关税冲击。
对比之下,海外代工的业务并没有议价权。且要和品牌方分摊关税成本,面临政治变化的危机更大。
而面临这样困境的企业,还有很多。
03
结语
当面临环境压力之时,家电企业到底是选择更轻松的解法,以低利润抢占市场,还是选择更困难的解法,逆流而上打造品牌或者技术溢价,显然会将企业推向不同的方向。
苏泊尔在这场战争中相对幸运的,尽管国内市场愈发内卷,但其总归在国内有着一席之地。
但对于更多企业而言,一旦利用低价战略攻占海外,价格也就很难再度上涨,这也是不少跨境电商企业面临的困境。
无论何时,对于企业来说,技术和创新都是公司不断发展的根基,投资者也应擦亮双眼,分辨业绩中真正的优与劣。(全文完)
更专业详细的市场机会分享,欢迎加入《格隆汇研究院群英会》全天候直播:带你厘清真相,识别潜在风险,抓准真机会。
▍往期回顾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