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的第一个交易周,苹果公司成为科技行业受冲击最严重的股票之一。美东时间 4 月 3 日,苹果股价暴跌 9.25%,4 月 4 日,再度单日暴跌 7.29%,市值蒸发近 5333.6 亿美元(人民币约 3.88 亿元),创 2020 年以来最大跌幅。
月初,美国所颁布的最新关税政策 " 对等关税 " 给世界经济带来巨大震荡,特别是通信、电子、医药等板块,其中,受影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较为依赖中国生产,且其供应链中大量关键零部件需依赖中国及亚洲国家工厂的苹果公司。在美国加征关税后,其面临着双重征税的困境,其供应链上的企业也将面临成本暴涨的压力。
自从关税政策颁布以来,A 股苹果概念持续大跌,4 月 7 日,板块(885376)跌幅达 11.03%,134 只成分股中有 131 只下跌,其中,超 30 只个股跌停。
关税高压下成本压力剧增
在 " 对等关税 " 中,美国给认为存在贸易逆差的 40 多国,设立了 10% 的 " 最低基准关税 ",而受重创最严重的国家基本在亚洲。其中,柬埔寨、越南和缅甸的关税,分别高达 49%、47% 和 44%。同时,日本、韩国和欧盟国家的进口商品关税,也被提升到 20% 以上。
美方强调,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是在现有 20% 基础上额外再增加 34%,总共达到了 54%。如此看来,中国无疑被征收了最高关税,是美国最为关键的针对对象。
对于全球化供应链高度依赖中国及亚洲地区的苹果公司而言,除了高达 54% 的总税率之外,由于部分美国产零部件需先进口至中国组装,再出口至美国,这就导致同一元件被中美关税双重覆盖。例如,越南组装的 AirPods 需从中国台湾进口芯片,同样面临重复征税。
此外,关税政策加剧给苹果供应链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压力。
根据测算,加征关税将导致每部 iPhone 成本上涨约 120 美元,若完全转嫁成本,iPhone 在美国的售价可能上涨 30%~43%。例如,iPhone 16 基础款售价或从 799 美元涨至 1142 美元,旗舰机型 Pro Max 售价将突破 2300 美元。
据悉,苹果近年将部分产能转移至印度、越南等地,但美国对越南、印度分别加征 46%、26% 关税,直接抵消了转移产能的成本优势。印度工厂良品率比中国低 5 — 8 个百分点,越南缺乏熟练工人和本地供应商,导致转移成本不降反升。而苹果唯一在美国本土组装的 Mac Pro 也因依赖中国进口定制螺丝,中国加税后成本节节攀升,国行售价或从 55999 元涨至 7 万元以上。
供应链或面临成本转嫁难题
由于苹果公司 90% 的手机在中国组装,而苹果供应链涉及原材料采购、零部件生产、产品组装、物流配送以及售后服务等多个环节,是一个庞大繁杂的全球网络。
此次关税的增加对苹果供应链企业造成直接打击,一方面,不排除苹果公司为维持利润,可能将部分关税成本转嫁给供应商,中国企业在苹果供应链中承担大量零部件生产与组装任务,首当其冲面临成本压力。例如,若苹果要求供应商分担关税成本,中国企业需自行消化或通过提高报价向苹果传导,但苹果可能因成本敏感而压缩供应商利润空间;另一方面,关税政策引发全球供应链动荡,可能导致人民币汇率波动及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进一步推高中国企业的原材料采购与运营成本。
据测算,若苹果将 25% 的关税成本完全转嫁给供应商,中国企业的利润率可能下降 5%~10%。有消息称,目前这些供应链在等苹果通知,如果苹果选择将成本转嫁至供应链身上,那么企业将不会继续合作,否则将面临亏本损失。
更为重要的是,苹果供应链上的中国企业很可能面临苹果 " 去中国化 " 的风险,为规避关税,苹果可能加速供应链多元化布局,减少对中国供应商的依赖。若苹果调整供应链,中国企业需面临客户流失、产能过剩及设备闲置等问题。部分企业可能需通过降价或技术升级维持订单,但短期内难以弥补损失。
总体而言,市场担忧的核心是苹果盈利模式的不可持续,关税几乎无差别打击了全亚洲国家,未来,苹果或将不再是最赚钱的科技企业。
供应链与苹果联系紧密
历史经验已经证明,过高的关税并不能有效解决经济问题,反而可能加深经济孤立,损害本国消费者和企业的利益,同时也给全球经济带来严重破坏。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最不安全的仍是苹果供应链企业,多年以来,靠着大客户苹果为生,如果苹果公司的订单不再稳定,他们将面临十分艰难的处境。
以连续跌停的立讯精密为例,其与苹果的合作始于 2011 年,经过十余年的深度合作,双方已建立起紧密的供应链伙伴关系,合作内容涵盖产品制造、技术研发、供应链整合等多个层面。目前,立讯精密已全面参与苹果全系列产品的制造,包括 iPhone、Apple Watch、AirPods 及 Vision Pro 等核心产品。例如,立讯精密承接了 iPhone 16 全系机型的生产任务,同时负责 Apple Watch Series 10 和 AirPods 4 的制造。
过去两年,立讯精密的苹果业务增长超过 50%,2024 年苹果业务实现营收约 1745 亿元,占立讯精密总营收的 75.24%。
(4 月 3 日市值蒸发居前的企业)
同样连续跌停的歌尔股份自 2010 年起为苹果提供微型麦克风、扬声器等声学零组件,是苹果 AirPods 系列耳机的重要供应商之一。
2018 年歌尔股份成为 AirPods 全球第二大代工,负责 AirPods、AirPods Max 及 HomePod 等产品的组装生产。与苹果的合作推动了歌尔股份的业绩快速增长,2018 年因 AirPods 订单实现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增长 800% 和 700%。
2024 年,歌尔股份净利润达 26.65 亿元,同比增长 144.93%,主要受益于与苹果公司的长期合作。且就在 3 月 24 日,苹果公司首席运营官杰夫 · 威廉姆斯到访山东潍坊,歌尔股份董事长姜滨陪同参观了 iPhone 16e 扬声器生产线和模具中心。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