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1号 04-08
1.5亿日活,短剧「打爆」东南亚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1 号出海 · 第 63 篇

短剧,正在成为亚洲内容出口的新引擎。从中国到东南亚,从横屏到竖屏,当资本、平台、监管一一进场,一场全链路、跨生态的「生意级」迭代已然开始。短剧开卷全球,谁还在「原地内耗」?

根据 Omdia(知名市场调查企业)发布的最新报告,截至 2025 年 2 月,亚洲五大短剧 App 月活跃用户总数已突破 1.5 亿。其中,我国企业在全球短剧市场中实现高速增长。以 DramaBox 为例,其 App Store 收入在 84 个市场中从 2023 年的 800 万美元激增至 2024 年的 2.17 亿美元,增长率高达 2550%;同时,Shortmax 的收入也同比暴涨 3888%。

2023 年、2024 年 Dramabox 和 ReelShort 收入对比(单位:万美元)

ChatGPT 生成图片 数据来源:Omdia 最新报告

目前,我国短剧用户已达 6.62 亿,占短视频用户的三分之二。为控制内容质量,我国正加强对短剧内容的审查。许多平台短剧、小程序短剧纷纷面临下架低质作品、重新整改内容生态的局面。与此同时,腾讯视频等长视频平台正鼓励内容方共建生态,提供云端制作、分发、营收、版权等支持。未来,电信运营商、广告商、游戏公司也将深度入局,共同推动「短剧即产品」的全链商业化。

国内的短剧早已不止于「风口」,它更是成为「编制内项目」。上海松江设专项资金、海南发文促生态、湖北做快审平台——短剧「政绩型产业时代」的来临意味着短剧走向系统性产业体系,内容生产流程和流量运营策略都能被快速标准化。

但在这种「可复制性」之外,短剧的快速迭代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内容趋同、审美低龄、结构套路化、道德红线反复试探。

国内短剧的「爽文模板 + 算法投流」模式,在东南亚、中东等市场初期确实奏效,但长期依赖「低成本 + 高密度反转」的套路,极易遭遇文化排异。比如,中东市场对宗教伦理的敏感性、东南亚用户对本土叙事的偏好,都要求短剧从「标准化复制」转向「本土化改造」。

2025 年,真正能活下来的海外短剧,不是靠政策套利,而是靠合规能力与生态整合力。谁能更快适应不同市场的监管红线、在审美与商业之间踩出一条「中道」,谁就能抢占先机;谁先将「短剧 +X」模式跑通,通过绑定电商、游戏、本地支付等生态资源构建差异化分账体系,谁才能真正掌握分账权。

译者|彦舟

编辑|分味

文章来源|deadline

原文作者|Sara Merican

原文发布日|2025.04.04/ 周五

《主编浅度》视频号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东南亚 视频平台 上海 腾讯视频 专项资金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