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标★ IPO 日报 精彩文章第一时间推送
一家合肥市属国有上市新材料企业,拟花 7 亿元进行一场收购。
日前,安徽国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 " 国风新材 ",000859.SZ)公告称,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向施克炜等 10 名交易对方购买其合计持有的太湖金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 " 金张科技 ")4626.38 万股股份,占金张科技库存股注销后总股本比例为 58.33%。本次交易完成后,金张科技将成为国风新材的控股子公司。
本次交易价格为 7 亿元,同时公司向不超过 35 名符合条件的特定对象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来源:张力
产业链整合
近年来,国风新材正在不断 " 填写自己的转型清单 "。
2018 年以前,国风新材的业务主要以塑料薄膜生产为主,产品主要应用于包装、建筑等领域。2019 年,国风新材探索新材料领域,2022 年国风新材的光学级聚酯基膜项目、功能性聚酯薄膜生产线等开工建设。
现在国风新材开启了新的探索之路。
在国风新材看来,本次并购金张科技,其将实现产业链整合,在生产能力、市场布局、产品结构等方面形成协同效应。
具体来说,国风新材聚焦高分子膜材料、光电新材料、聚酰亚胺材料、绿色环保木塑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材料等五大产业,而金张科技主要产品为光学功能膜材料、偏光片离型膜、OCA 光学胶、大规模集成电路功能膜材料等,主要应用于新型显示、大规模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领域。二者处于新材料产业链上下游,且最终应用市场多有交叉,后续有望在研发、运营、采购、市场、客户等方面协同创新。
值得注意的是,标的公司专业从事消费电子、新型显示、大规模集成电路等领域用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而随着 5G 技术的推广和消费电子产品的普及,新型显示技术的需求日益增长。国风新材通过并购,可以更好地抓住这一市场机遇,扩大市场份额。
国风新材当前超七成收入来自包装薄膜、塑料型材等传统业务,其主要从事生产经营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和聚酯薄膜等包装膜材料,通过此次并购,国风新材或能更好地抓住 " 新型显示技术 " 这一市场机遇,扩大市场份额。
优势互补
资料显示,国风新材是合肥市属国有上市新材料企业,1998 年 11 月在深交所上市。公司目前深度聚焦高分子功能膜材料、光电新材料、聚酰亚胺材料、绿色环保木塑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材料等五大产业,是集研发、采购、生产、销售完整体系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从财务状况来看,国风新材 2022 年、2023 年、2024 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24.60 亿元、22.35 亿元、23.14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30 亿元、-2863.42 万元、-6972.25 万元,面临着一定的财务压力。
本次交易完成后,国风新材将实现对金张科技的控制并表和产业整合,有利于上市公司在产业布局、产品结构等方面实现协同优势,有效推动双方在新材料领域构建产业链优势互补、价值链共建共享的良好格局。
有业内人士表示,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标的公司也存在着 " 上市需求 "。
据了解,金张科技在 2020 年一度向创业板上市发起过冲刺,但当年 12 月,金张科技主动向深交所申请撤回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申请文件,深交所因此终止了对金张科技的 IPO 审核。
此次并购,或是双赢。
国风新材表示,本次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认购方包含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因此,根据《重组管理办法》《上市规则》等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的相关规定,本次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构成关联交易。
国风新材也强调,本次交易完成前后,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均为产投集团,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均为合肥市国资委。本次交易不会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
增值率 128.11%
公告显示,以 2024 年 12 月 31 日为评估基准日,选用收益法评估,金张科技 100% 股权的评估值为 12.13 亿元,增值率为 128.11%;确定标的资产即金张科技 58.33% 股权的交易价格为 7 亿元左右;其中股份支付金额为 3.64 亿元,占比为 52%;现金支付金额为 3.36 亿元,占比为 48%。
同时,本次交易还有业绩承诺、补偿安排及超额业绩奖励。具体来看:一是金张科技 2025 年度实现的净利润不低于 8510 万元;二是金张科技 2025 年度与 2026 年度累积实现的净利润不低于 1.83 亿元;三是金张科技 2025 年度、2026 年度与 2027 年度累积实现的净利润不低于 3.01 亿元。
公告也披露了金张科技经审计的财报。
2023 年、2024 年,金张科技实现营业总收入分别为 5.75 亿元、6.56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091.99 万元、7218.77 万元。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