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刚过。
马上来的,就是五一小长假。
假期多多的春天,真的很友好啊。
早早的,就有朋友开始问,五一去哪儿?
去个辽阔且多风情的地方吧,撕开天花板的束缚,做个天地侠客。
第一时间想到了「去一次,让人彷佛出国了 10 次」的它
——宁夏 · 中卫。
别看宁夏躺在黄河的怀抱里,面积不大,存在感不强。
也常给人大漠孤烟、黄沙弥漫的固有印象。
但滔滔江河之上,中卫,一直都被宠得不要不要的。
这几年,频频出现在网红城市的榜单里。
因为它,几乎满足了人们对于大漠、江河、高山、绿洲的集合想象。
有人在沙坡头骑骆驼、坐羊皮筏子漂流。
感性一点的话,就等一个沙漠日落。
情景再现,把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默念一百遍。
66 号公路上,自由驰骋通往看不到尽头的戈壁滩。
有那么一瞬间,彷佛从伊利诺伊州芝加哥一路横穿到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圣塔莫妮卡。
只是美国西部的美,哪有北长滩古村落来得亲切。
而中卫北面的那片腾格里沙漠。
广袤无垠的金色,一秒穿越到了撒哈拉。
还有被各大综艺取景拍摄的黄河宿集。
一边是黄河,一边是沙漠。
全部用黄土和黄沙打造出来的房子,有种原始野性的艺术美。
在这,中国版摩洛哥的风情轻松拿捏。
难怪去过中卫的朋友,回来后的感受之一:彷佛出了 10 趟国。
中卫的包含属性太强大了,强大到让人忽略了它那些尚且还不喧嚣的美好。
博主久德 Jude,在黄河边、明长城上,拍到了日落。
| 明长城日落。图作者:小红书博主 @久德 Jude
他写——
黄河宿集,枕着黄河,还有一段明朝的长城守护。
日落时分,攀上这段城墙,看着黄河水湍急而过,等着太阳徐徐降下。
这样的中卫,简直在召唤最辽阔的想象力。
「如果你还有追求浪漫的理由,西北并非寸草不生,恰恰相反。」
「对了,中卫还是被遗忘的西北美食天堂噢!」
以及,
宁夏最好的枸杞,也在这。
# 五一中卫出游攻略(结合 Deepseek 的建议)3 天 2 晚行程参考——
Day1:沙坡头深度游
上午:沙坡头黄河区(羊皮筏子、滑沙)→ 下午:沙漠区(骑骆驼、冲浪车)→ 傍晚:沙漠日落 + 露营观星。
Day2:西部风情打卡
上午:66 号公路拍照→北长滩古村→ 下午:返程市区逛高庙→晚上:向阳街夜市吃烧烤。
Day3:腾格里沙漠探险(可选)
沙漠徒步 / 越野→通湖草原→返程。
比起「小摩洛哥」
「黄河首富」的名头更霸气
地处大西北,被黄河全包的中卫,
一半江南,一半荒漠。
最近这几年,几乎成为影视综艺最爱的取景地之一。
前不久,就有沈腾的新综艺来到这。
骑着摩托,穿过沙漠落日。
再往前,大热的综艺都有中卫的影子。
刘涛来这经营过亲爱的客栈,郭涛带着儿子时隔 10 年再重返沙坡头。
就连曾经火爆全网的《山海情》,里面那个铺满枸杞的古村院落,就是 66 号公路直达的北长滩古村。
| 《山海情》中的涌泉村,取景于北长滩古村
| 涌泉村村民," 西北考拉 " 马喊水
黄河两岸,馒头似的连绵山包,阻隔山村与外界的交流。
90 年代户外的房檐,挂着晒干的玉米辣椒,屋里的地上铺满了红红的草。
是剧中涌泉村的旧时模样。
古村依山而建,保留着明清时代当地传统的建筑风格—— " 四梁八柱式 " 土木结构。
同时,还是宁夏首批 " 全国历史文化名村 "。
黄土地,贫瘠的风沙,掩埋不了终要盛开的花。
一到春天,梨花会布满北长滩,如一场漫天飞雪。
其实,只要稍微搜一搜中卫,就能瞬间打破大西北贫瘠荒凉,黄沙漫天的印象。
塞上江南,异域风情。
这是一座几乎集中了宁夏、内蒙古、甘肃三省之地域地貌和人文风情的宝藏小城。
也因为越来越红,层层滤镜加载,中卫的标签越来越多。
比起一定要去打卡的中国版 66 号公路,和中国版「小摩洛哥」……
对于中卫而言,最最最霸气的,当是「黄河首富」啊。
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奔涌而下,横贯中原大地的母亲河,流经 5464 公里,滋养了 75.24 万平方公里的山河大地。
如一条巨龙,一路冲关,奔腾不息,直达大海。
在这条江河巨龙亲吻过的土地上,唯有宁夏,是全境都属于黄河流域的省。
被黄河宠溺过的地方,能有多美?
地处黄河 " 几字弯 " 上游,作为黄河中上游第一个自流灌溉市,黄河进入宁夏的第一站,中卫素来被冠以「天下黄河富宁夏,首富中卫」的美誉。
黄河水滔滔翻涌,岸边的古村落像是一个个与世隔绝的桃源秘境。
偏安于岁月深处的同时,不断焕发生机。
好比,黄河宁夏第一弯。
这里叫沙坡头大拐弯,黄河打山中来,先由东往西,继而向北,再向东,绕行 290 度向东北奔流而去。
大拐弯背靠香山,北连腾格里沙漠,还有一条包兰铁路跨河而过。
就是这曼妙的拐弯,留下了一片绿洲,养出了个古老的村庄——南长滩村。
它位于中卫最西陲。
古朴静谧,却历史久远。
它被称为 " 宁夏黄河第一村 "" 宁夏黄河第一漂 ",以及 " 宁夏黄河第一渡 "。
2008 年,它还被认定为宁夏首个 " 全国历史文化名村 "。
这里的居民,姓拓跋,流传着西夏人的古老传说。
西夏学界的泰斗李范文先生,经过考究后,认为南长滩村就是党项族后裔在民族长河中最后的栖息地。
是那段古老历史最为鲜活的见证。
四月,是南长滩梨花绽放的季节,3000 多棵梨花连绵成一片片白色浪漫。
跨过黄河,南长滩的对岸,就是开头提到过的,《山海情》取景的北长滩村。
这个典型的西北原生态居民村落,不仅有梨花开,还有古老的水车,日夜不停轮转。
「日子像是这黄河水,从白天流到夜晚,从春夏流到秋冬。」
如果你在 4 月,赶上了这儿的梨花节。
那么接下来,趁天黑之前,可以去看看山坡上的这段明长城。
| 明长城日落。图作者:小红书博主 @久德 Jude
导航沙坡头明长城遗址,去等一场日落。
待光线趋近柔和,落日笼罩下的长城,像一道龙脊。
迈过城墙这道门,能看到黄河在长城脚下流淌,这一幕的侠客意味,被牵引得无限辽阔。
| 明长城日落。图作者:小红书博主 @久德 Jude
再回来思考,为什么偏偏中卫是「黄河首富」?
除了将天然灌溉之利独留给了中卫,也富养出了塞上的诗情画意。
更让中卫依托黄河,从明末清初开始,成为贸易集散地。
顺流而下的皮筏、木筏到中卫后,傍河停靠,卸售一些货物,比如兰州水烟、旱烟、布匹、丝绸、瓷器、木材。
清代时,中卫的码头就已经非常繁荣了。
02
走一趟地宫鬼城
更爱这个塞上江南城
西北辽阔,中卫市区却有种江南的精致优雅,和古朴。
大漠、戈壁、石窟、高山、湖泊、草原、花海、庙宇、亭台 ......
看着跨度如此之大的景色,都汇聚在这个被黄河宠出来的小城里,倒也不稀奇了。
走过了沙漠、古村、明长城,再到市区,你会看到中卫的另一面。
第一站,很多人会选择高庙。
又叫 " 高庙保安寺 "。
整个庙宇重楼叠阁,错落有致,大小殿阁 260 多间。
先撇开这个拥有 600 多年历史明清古建内的各种布局,和建筑文化细节。
最出名的,是建于高庙地下的实景地狱。
也被称为「中国四大古地狱之一」。
里面是一座地下宫殿,实景打造了阴曹地府的场景,譬如阎罗殿、刀山火海、油锅锯解、六曹判官、铁磨、铁床等等。
地狱刑具和鬼吏塑像,都一一再现。
看似玩了一趟鬼屋,但真的进入高庙地狱,会比鬼屋更多了一层真实感。
青面獠牙的鬼差执行着酷刑,判官审判后,判定人死后是进入天堂还是地狱。
地狱传说,冲到眼前,告诉人们,做一个坦坦荡荡、正直廉明、问心无愧的人。
出了这 " 十八层地狱 ",再上高庙。
上有南天门大雄宝殿、中楼,更上层是五岳庙、玉皇阁、圣母宫,有木梯与中楼通。
砖雕牌楼上,有幅著名对联——
「儒释道之度我度他皆从这里;天地人之自造自化尽在此间。」
当年儒、释、道三教合一的修行境界,也能悟得一二。
如果上到高庙的最高层,极目云天,大漠、绿洲、黄河、长城也全然都入了心了。
古人咏颂这番景象:" 芦花飞雪涨晴漪,烟雨溟蒙望益奇。点点白鸥深处浴,扁舟遥动五湖思。"
位于市中心的鼓楼,是中卫的地标。
通往四条街道,主体建筑为三层重檐十字歇山顶,每层十二面翘角,颇为雄伟。
另一个相对小众的景点,在中卫的黄河北岸。
黄河宫湿地公园。
将中卫塞上江南城的景色,一一具象化。
一座高 36.9 米的巨大蓝色水滴形建筑,立于公园中。
创意的设计理念,则来自李白的那句 " 黄河之水天上来 "。
纵然奔流不息,汇入大海。
一滴水,两层楼高,大片的树林簇拥着它,绿色汪洋中的一抹蓝,描绘着中卫与黄河之间的深深羁绊。
在经过中卫时,母亲河到底还有多少馈赠。
这里种得出特别好吃的西瓜,是 " 中国硒砂瓜之乡 "。
也长得出最好的枸杞——中宁枸杞。
都说宁夏枸杞好,但鲜少人继续深究,其实在整个宁夏,最好的枸杞,是来自中卫下属的中宁县宁安堡生长的枸杞。
乾隆年间《中卫县志》记载:" 枸杞,宁安一带家种枸杞园,各省入药甘枸杞,皆宁产也。" 宁安即宁安堡,就在今天的中卫。
说明明清时,中卫就有了大规模种植枸杞。
除了得益于黄河之水的优质灌溉,中宁县本身,还有益于枸杞生长的自然气候环境。
这里年平均气温 9.5 ℃,年平均降水 202.1 毫米,全年日照时数超过 3700 小时,能充分给予宁夏枸杞作为强阳性树种的光照需求。
到 1961 年,中宁被国务院确定为枸杞生产基地县。
1995 年,正式成为 " 中国枸杞之乡 "。
这抹 " 中卫红 ",也成为了塞上江南最佳的代名词之一。
甚至扛起了宁夏枸杞的半壁江山。
03
大西北小众碳水王国
是中卫的意想不到
说实话,到中卫最没有想到的,
除了这里藏着最好的枸杞,还有中卫的面条。
" 每一根面条,都是非遗 ",是夸张了点。
但普通的一碗面条,被中卫人吃成非遗,却是事实。
浓郁挂汁的炒拉条,香喷喷的蒿子面,绝版了手艺的水面,特别风味的鸡血面…几乎都在中卫的必吃榜单上。
中卫商城,是中为人心中的 " 炒拉条一条街 "。
商铺依次排开,炒拉条的师傅一天到晚忙不赢,锅气十足的拉条子,一口下去,撑起的是大西北对面食朴实又炙热的爱。
当你将裹满浓郁汁的面条子,一扫而尽后的下一顿,千万别错过这碗蒿子面。
在 2021 年被纳入非遗的蒿子面,是出了中卫就吃不到的。
筋道的面条里,被浸入了塞上江南的野果清香。
是面粉与蒿子草籽粉默契配合的结果。
而选择要牛肉蒿子面、羊肉蒿子面,还是素蒿子面,就看你的喜好了。
同为非遗面的,还有肖记水面。
是中卫的传统面食,从谷物到面粉,从食材到食物,一碗肖记水面,凝集中卫人的做面智慧。
四个小时做面,三个小时熬鸡汤," 碗中天地宽,面里扭乾坤 "。
相传,这碗面是康熙皇帝下江南微服私访到安徽肖县,吃到这碗面,大加赞赏,并赐名 " 肖记水面 "。
后因灾荒所迫,肖家人逃荒落户至中卫,在街头卖起了水面。
卖到了第七代传人。
说到中卫特有的面,不能少了扁豆子面。
是将野菜、黄米、扁豆子、高粱等稀少的杂粮调和在一起,过去填饱肚子的好东西,如今在中卫人的传承下,练就成了特别的技艺。
它的特别之处其一,在于汤汁。
由扁豆子磨出来,带有绵绵沙沙的口感,裹在面条上,像加了一层麻酱。
不止是面条,中为人还将糕点和水饺,做成了非遗,比如 " 南味居 " 传统糕点、仙鹤水饺。
其他的特色美食,也是随便一列,就能让人忍不住。
一道清蒸羊羔肉、一份爆炒羊羔,就足以说明,西北的羊真的名不虚传。
黄河穿城过,中卫鱼界的三大扛把子是黄河鲤鱼、黄河鲶鱼,还有黄河鸽子鱼。
酸辣炒肚丝,酸辣可口,超下饭,羊肉烧烤,一口入魂。
还有夹板、丸子、杂烩、鸡蛋泡泡……
中卫的香,全在这一口一口中了。
——
而我们这次到中卫的中宁县
给大家找到了种植枸杞的农户
真正来自原产地的好东西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