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 小楼聊心理 ",设为星标⭐
一起聊聊心理和日常 ~
上次写了一篇文章
主要说的是,拥有一段坚持直至成功的经历,可以大大提高我们的心理韧性。发出去后,突然又想起我之前看过的一个案例。
也是和坚持有关,但关联的不仅是心理韧性,还能给迷茫的中年人青年人一个方向。
动荡的时代,很多人着急迷茫,看不到希望,或者觉得坚持下去也没有意义。
想努力但是发现各行各业都在卷,每个赛道都挤满了人,然后很多人觉得,前人的成功是因为运气,现在的环境下根本找不到出路了。
类似的话,这两年或听过或看过,总而言之大家都处在一种低气压的氛围中。
今天打算写一写这个案例。
主角来自一个美食纪录片,叫《街边有食神》,网飞出的,出了好几年了,b 站就能搜到。
纪录片的第一位主人公叫痣姐,70 多岁,是泰国一家网红街头餐厅的主厨,有热炒界莫扎特之称。
大家对痣姐的评价非常高。
说她是世界上最有名的街头小吃摊大厨,她可以把常见的街头小吃提升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境界。
开店几十年,每天都有慕名而来的顾客,排着队等着喝她的冬阴功汤,吃她的炒粉和黄金荷包蛋。
泰国政府曾经以浪费纳税人的钱为由,驱赶小摊贩,而痣姐属于大家求着她留下来摆摊的存在。
毕竟她赏脸摆摊展示厨艺,才是大家的荣幸。
如此厉害的痣姐,出生时却拿了一手烂牌。
住在菜市场后面乱七八糟的建筑里,爸爸吃喝嫖赌吸,全家人靠妈妈在菜市场卖粥和鸡汤面养活。
等她稍微大一点之后,她开始学裁缝,每天熬夜缝衣服,挣的钱用来帮补家用。
虽然很辛苦,但有工作能挣钱,她就很满足了。
然而天不遂人愿,在她当裁缝的第十年,家里突然发生了火灾。
所有东西化为灰烬,布料裁缝工具都没有了,她自己也只剩下一套睡衣。
那一年,她不过 20 多岁。
突然的变故,让她觉得天塌了。
可穷人没资格难过,日子要继续,不然就没饭吃。
不知道做什么,她只能暂时跟妈妈去摆摊。
出摊时,她发现妈妈和妹妹煮面的速度非常慢。
四五个人在等着她们煮面,有些人等不到,直接就走了,生意也丢了。
她在一旁看着焦急,便和妈妈说,让我来。
但是妈妈想也没想就拒绝说,你干不来。
痣姐是不服输的性子,当天晚上就拿起炒锅开始练习炒面。从那之后,她每天晚上都会练习,炒完再自己把面条吃光。
有一次,她太累了,忘记自己在锅里倒了油。等她发现时,油已经沸腾了,她只好把油倒掉。
累得要死又要重来,当下她有些崩溃,直接把面扔到锅里一顿乱炒。
大火把面条炒成焦黄色,一滴油都没放,面条吃起来又香又美味。靠着这道菜,她终于说服了妈妈,开始了掌厨的生活。
就这样,在小摊面前,她一煮就是十几年。
三十多岁后,她要开始养家。
菜单上只有一道鸡汤面条,每天要不停地煮,有时候要熬通宵。
因为桌子和凳子都摆在道上,警察时不时会来把他们赶走。
遇到下雨天,那就更糟糕了。
她很努力想挣钱,可现实情况是,她再怎么努力,都养活不了家里人。
被逼无奈,她只能冒险赌了一把。
她找人借了钱,大胆创新菜式。
别人在卖素面,她在面条上加新鲜的大虾,再把价格提上去。
当时所有人都觉得她疯了,一碗面而已,谁愿意花这么多钱。
但事实证明,她赌成功了。吃过鲜虾炒面的人,再也不点其他面条了。
于是,痣姐再接再厉,继续研究高价海鲜食材,靠着与众不同的风格,挣到了开门店的钱。
从那之后,她在食材精细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过去几十年,她只要一走进料理台就一定要全神贯注,对每一道端上桌的菜都一丝不苟。
哪怕是备菜环节,每个细节也必须完美无缺。
面条一斤就是一斤,多一两都不行。蘑菇太小了直接扔掉,一定要换成规格合适的。说对半切,就是对半切。切成了三份是不合格,立即扔掉。
不管多累,不管发生什么,她都一定要亲自下厨。
她从来不把自己当成路边摊小贩,而是把自己当成大厨一样严格要求自己。
她在采访时一直在强调,你要喜欢自己煮的菜,煮菜的时候,每个小细节都要精益求精。
比如一道简单的冬阴功,首先高汤一定要又浓又香。先用骨头熬汤,中途还要不断加入骨头。
香料一定要用最新鲜的,隔夜的一概不放。虾一定要大,鱿鱼一定要够肥。
不仅能把基础菜做好,痣姐还不断在创新。
除了冬阴功,她还自创了炒冬阴功。
使用的食材都很平凡,却能做出非常独特的料理。
拿了一首烂牌的人生,她的成功并没有多少运气加持,裁缝干十年,创新菜式也是煮了十多年面,被逼无奈的选择。
真正让这个普通女人闻名世界的,就是她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和热爱。
觉得生活很难,觉得自己运气不好,做什么都不对的时候,该怎么办。
我觉得痣姐的故事能给出答案了。
找到自己的优势,坚持,并倾注热情。
关于优势。
罗振宇说过一个很好理解的答案。
真正的优势是,别人知道你是怎么做的,但没人愿意学你。
就像痣姐。
她的优势是把食材做精。
她的店在几十年前就很火爆了,参加过的采访也很多,到底为什么成功大家都知道。
但至今没有人能复制她的成功。
为什么?
因为没人愿意学她。
每道菜都坚持自己做,每一样食材都严格把关,就是很难的事情。
做餐饮永远不翻车,就必须坚持做下去。
太多食品牌子,创业初期能把控品质,做到后期口味就变了,甚至还可能在卫生和安全上暴雷。
保持初心很难。
但痣姐一坚持就是一辈子。
所以她成功了。
朝着一个很难但正确的方向前进,未来大概率不会太差。
大家都想走捷径,坚持做难的事情看起来很傻,但确实是最稳妥的逆袭方式了。
我们很多人在面对很难的任务或者挑战时,第一反应都是逃避。
可如果是一件很简单事情,对自己来说简单,对别人来说也很简单。
我们如果没有后台或者资源和别人拼,大概率是讨不了好的。
如果这件事对所有人都很难,对别人难,对自己也难。大家的赛道一样长,赌的就是谁坚持得更久。
坚持下去,身边的人越来越少,自己的路自然而然就宽了。
如何坚持做很难的事?
痣姐也给出了答案。
你要热爱你的每一道菜,认真对待它。
热爱非常重要,那要如何维持热爱呢?
痣姐的故事给出的答案是两个字,深挖。
深挖一道菜背后的每一个细节。
世间所有能持久的热爱,本质上是和重复在较劲。吃一道好菜,第一口惊艳,第十口可能就麻木了。
但若你开始研究这道菜的刀工火候、食材搭配,甚至追溯它背后的故事,每一口都会吃出新鲜感。
人的大脑天生喜新厌旧,可真正的热爱恰恰诞生在新鲜感褪去之后。
当你不再满足于知道而是想懂得,不再满足于会做而是想精通,这种主动向下扎根的姿态,会让原本平面的兴趣变成立体的生命体验。
就像一棵树,最初只是好奇泥土里有什么,结果越往下长,根系越发达,吸收的养分越多,枝叶反而越繁茂。
这其实是个很朴素的道理:
当你在某个领域挖得足够深,你会发现每个细节都藏着惊喜,每个问题都会引出新的问题。
这种探索的过程本身就充满乐趣,就像玩拼图,每拼上一块都能看到更完整的画面。
而当你意识到自己在创造价值,哪怕只是比昨天的自己更专业一点,这种自我超越的快感,都是维持热爱最持久的燃料。
点个 " 赞 "+" 在看 ",随手 " 分享 " 让更多人看见。
小楼好文分享
- END -
我是小楼,一个喜欢聊点有用日常心理学,想把日子过得舒服明白的中年女。出版过心理学书籍《婚姻自救指南》和《自我觉醒,给孩子最好的原生家庭》。更多分享和感悟可关注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