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水城区米箩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巴朗社区通过将闲置土地重新规划利用,建设小菜园,种植蔬菜、瓜果等农作物,不仅有效盘活了闲置土地资源,为社区居民提供了绿色健康的农产品,还促进了集体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米箩安置点巴朗社区位于米箩镇倮么村境内,现有居住人口 261 户 1114 人。该安置点自建成以来,存在许多土地闲置或利用率低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社区从实际出发,结合搬迁群众的需求,采取统一管理、分片承包的方式,将土地分配给居民或合作社经营,打造成小菜园,种植蔬菜、瓜果等农作物,既提高了土地的经济效益,又美化了社区环境。
在小菜园的建设过程中,社区以脱贫群众为工作中心和重心,坚持 " 关键处帮扶、细微处暖心 " 的帮扶理念,下足下实 " 绣花 " 功夫,开拓帮扶思路,社区驻村干部、村支两委成员、村民小组长、公益性岗位人员身先士卒,利用业余时间打造小菜园 236 块。
为提高居民的积极性,社区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小菜园的种植和管理,形成了 " 共建共享 " 的良好氛围。居民通过亲手种植蔬菜,不仅能够享受到绿色健康的农产品,还增强了社区归属感和凝聚力。同时,社区还定期组织种植经验交流活动,促进了邻里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为促进小菜园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社区积极倡导绿色种植理念,鼓励居民们使用有机肥料和生态防治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既保证了农产品的安全性,又保护了生态环境。同时,社区集体还通过推广绿色农业技术,提升了居民的环保意识,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小菜园模式的推广,不仅为居民提供了自给自足的农产品,还通过销售剩余农产品为社区集体经济增加了收入。社区还将小菜园与乡村旅游相结合,打造 " 采摘体验 "" 农耕文化 " 等特色项目吸引周边游客,进一步拓宽了收入来源。
小菜园模式的推广实施,也推动了社区集体经济的发展和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未来,随着这一模式的不断完善和推广,社区集体经济将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居民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福祉。
来源 水城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 周欢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