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座城 04-11
避开五一人从众,决定和我们去景德镇了吗?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大家好,我是 Tanya。

如果一直关注我们的小伙伴会记得,

这一年来,我去了好几次景德镇,也写了好几次景德镇。

做过景德镇的直播,

在这个千年瓷都学了一周的陶瓷,

还给自己做了第一个志野烧的花瓶。

我们也写过无数次,为什么这座冬天巨冷夏天巨冷的「镇」,如此吸引人。

没山海没诗歌和远方,地方也不大。

可来了才知道,

这里却有着丰富且源远流长的人文。

可以在碎瓷片里洞见历史之痕,看千年陶瓷史;

可以去探访艺术家工作室,看老景德镇人制陶的一生,看新一代艺术家对这座城的信念与梦想;

可以去感受制陶的全过程,看一千多度高温下的蜕变与重生。

更不用提,中国陶瓷博物馆红遍全网的无语佛,

与御窑博物馆于历史长河里的壮丽与唏嘘。

这一年来,一直都有读者催促我们,赶紧带大家去一趟。

现在,春夏之交的景德镇,迎来了一年当中最好的时候。

为了给大家更好的 walk 体验,

筹备了数月,我们和景德镇的专家、艺术家以及徽州文化资深研究者一起,打造了一条不一样的 walk 线路。

我们决定避开五一春秋大集的人从众,在五一后的那个周末,从景德镇 walk 到古徽州,

做一次涵盖千年陶瓷史与传统文房非遗的传统器物大美之行。

比一般的景德镇 walk 走得更深远,

比单纯的陶瓷艺术之行,收获更丰富。

感受古法制陶、非遗歙砚、徽墨文化、古法造纸,深度感受中国传统之美。

并且,还能带回一套古法文房器具,

毕竟,我们走的地方,就叫「China」。

来,先看亮点。

再看强大的导师阵容。

特约导师:黄薇

古陶瓷专家,硕士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10-2011 年度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钦安卢氏扶阳医学第七代传人,现为景德镇学院副教授。

特约导师:雷子

雷堂和浅堂主理人,制瓷艺术家。秉着 " 一生做好一件事情 " 的信念,对于传统制瓷的工艺核心,各种手作工序与繁复技艺的研究,不曾间断,并持续精进。

特约导师:何两幡

徽文化资深研学家,文旅专家,深度研究徽州文史、建筑、饮食等传统文化。

特约导师:钱胜东  

歙县人,别署追砚堂、砚田渡德。砚雕师从哥哥钱胜利。后拜师董建先生研习书、画 、印。现为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歙砚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除了我会一直和大家全程一起,

更会深入和几位专家学者、艺术以及非遗匠人共同探讨和学习,

这些传统技艺辉煌的曾经、如今的现状与让人思考的未来。

有充足的理论输入,也有极丰富的文化体验,还有对非遗匠人的探访与思考。

想避开五一假期人从众的小伙伴,速速先定。

名额有限,二十人满员。

详情也可咨询城城(chengchengblue)

——

从景德镇到古徽州

传统器物大美之行

行走时间

5 月 8 日 -11 日

行走城市

景德镇

黄山屯溪

行走费用

3499 元 / 人(大小同价)

费用包含

所有食宿、保险、大巴、导师、古法体验项目

以及一套自己制作的文房器具

费用不包含

往返景德镇黄山大交通、自行消费

具体行程(点击查看大图)

名额有限

两人同行有优惠

点击小程序报名

速来

详情也可咨询城城(chengchengblue)

千年陶瓷史,

我们从昌南一路到古徽州

陶瓷,英文 China。

和景德镇的旧称之一昌南,发音类似。

冥冥中,似乎就暗示着这座小城的命运。

城市不大,从东到西最远不过半个钟头车程。

但细心即可发现。

每条街的电线杆,都包裹着不同类型的青花瓷。

△没拍好,但仔细看

陶瓷对于这座城,早已不仅仅是盛名而已。

作为千年古镇,景德镇自古以来,就有着极为辉煌灿烂的陶瓷历史。

「新平冶陶,始于汉世」,这是景德镇的开端。

到了宋代,更是「 村村窑火,户户陶埏。」

元代,设立了浮梁瓷局。

陶瓷与盐和黄金的地位开始平起平坐。

直至明清,景德镇更成为重中之重。

△御窑厂遗址附近

现在成为大家蜂拥而至的御窑博物馆,就是明清时期的御窑厂。

御窑,御窑,专供宫廷的窑。

若愿意深入馆内,细细去了解一下当年。

便会觉得又壮丽又唏嘘。

御窑厂,建于明洪武二年,毁于清宣统三年。

是我国历史上烧制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工艺最精的官办瓷厂。

烧制瓷器,全部御用。

虽然只服务于宫廷,也同时为中华民族创造了大量瓷文化的奇珍异宝。

只是亦有遗憾。

选不上的那大多数,全部碎掉。

粉身碎骨埋到地下。

人们常说,珠山是怎么堆砌起来的?

就是有无数碎瓷,埋在地下。

当我们在现在的御窑博物馆里看到那些重见天日的碎瓷片时,

想到那些匠人要亲手砸碎自己的作品,他们的心情又是何般?

好在如今,瓷器修复专家让这些碎掉的瓷片重新大放光彩。

在馆里,我看到了一句话。

碎片即为永恒。

正是有这些碎瓷片的过往云烟,

才有了现在陶瓷艺术的未来。

景德镇,就这样一直和陶瓷紧密相连。

江西其他大城小城,没有一个能超越它的存在感。

在昌江区的中国陶瓷博物馆无语佛的时候,

我们亦看到清末江西瓷业公司的崛起和精彩。

没有了封建王朝时等级森严的限制,

当时的瓷匠画师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展现自己的个性和风格。

也得以在博物馆,很多很多艺术精品留存到如今。

中国陶瓷博物馆,我们会在古陶瓷专家黄薇老师带领下,细细讲解千年的陶瓷史。

这个博物馆,从来不只是网红的无语佛,

这里有景德镇之「镇」之形成,有有 " 饶玉 " 之称的青白瓷、元青花梅瓶的故事;

还有明代永乐、宣德、成化、嘉靖四位皇帝与御窑的故事、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的不同品位以及督陶官的故事,到恶民国瓷与文人瓷画、与近现代景德镇十大瓷厂…

六层楼,囊括了整个中华陶瓷文化的脉络,叹为观止。

后来,蓬勃发展的国营十大瓷厂。

让当时的景德镇,意气风发。

以汽车、飞机等重工、军工为一条线,愈来愈成熟的陶瓷产业为另一条线。

上世纪 50 年代,景德镇市第一家机械化瓷厂诞生。

有个霸气的名字———宇宙瓷厂。

它的到来,改写了景德镇 1000 多年以来的手工制瓷历史。

也给这座小城的人们,带来了日子里的荣光。

可时代总会滚滚向前。

变革的浪潮来得迅猛,也来得猝不及防。

上世纪九十年代。

不少国营大厂在时代的浪潮里退去光彩,景德镇也不例外。

除了废弃的工厂和厂房,年轻人们似乎很快忘了重工业在这个城市曾经的闪闪发光。

但陶瓷一直扎扎实实留在了生活里。

现在,吸引全国各地艺术家的陶溪川就是当年宇宙瓷厂的原址。

22 栋破败的老厂房依然保留,工业遗存的韵致依旧存在。

每一堵老墙、每一台设备乃至广场上铺设的每一块窑砖。

都真实保留又唤新了这座有着近半个世纪荣光的瓷厂。

年轻的艺术家们纷纷涌来这里,

厂房变成了工作室和美术馆,也成为了这座古城吸引年轻人的文艺高地。

我们将一路沿着历史前行。

走进这座被称炉火淬炼出的城市的腹地。

是不是已经很吸引,我们还让这次路途更吸引。

行走远还不止于此。

中华传统器物之美一脉相承,我们一路继前行,

将去到黄山屯溪,古徽州的核心地区。

感受古徽州的韵味与深厚的非遗文化。

作为古徽州唯一完整保存的府城,屯溪像一枚活着的文化琥珀,把千年徽州的血脉与呼吸,都封存在青石板路与马头墙的褶皱里。

如今江畔的屯溪老街,依然保持着南宋街市的肌理。

八百米长的街道上,鱼骨状排布着十八巷弄,每块黟县青石板都浸润着百年桐油香。

徽州文化博物馆里,藏着更动人的细节,在徽文化资深研究学者何两幡的讲解下,我们将行走古徽州老街。

以及,更诱人的,体验徽菜文化的精髓。

屯溪人深谙 " 靠山吃山 " 的哲学:问政山的春笋要现挖现炒才保脆嫩;新安江的鳜鱼用木桶腌制方能生香。

在临江而建的土菜馆,老板会告诉你毛豆腐的霉斑要呈虎皮纹才算上品,一品锅里的层层铺陈暗合着徽州宗族的伦理秩序。

最妙的是深藏巷陌的市井味道,黄山烧饼,屯溪街边的酱菜罐,

以及新安桥头的酒酿摊上,青花瓷碗盛着的甜酒酿,还飘着童年记忆里的桂花香。

暮色中的屯溪,总在歙砚纹路般的巷弄里藏满惊喜。

这座古城像一本永远读不完的立体地方志,

每个街角都站着一位会说话的 " 老徽州 ",我们一路走一路寻。

名额有限

两人同行有优惠

点击小程序报名

速来

详情也可咨询城城(chengchengblue)

传统器物之美

追寻几代匠人的思考与实践

除了行走,这次更重要的,还有体验、探访、沉浸,与思考。

去年我在景德镇的浮梁,寻了一个工作室,学了点粗浅的制陶手法。

最打动我的时刻,不是开窑时的激动,也不是看到天青色的惊艳。

而是在每个深夜,电风扇叶和空调都无法消解的江西夏天里,

工作室里所有人专注自我创作的心流时间。

即便作为初学者,我也能感受到手作器物无法比拟的魔力,与艺术匠人们的共情。

几千年的文化传承顺流而下,

我也希望我们尽量去感受,去体会,去用双手接住他们。

所以这一次,我们带大家一起动手,做一组属于自己的特别的文房器具。

在景德镇,

我们将前往艺术家雷子的工作室,

一个位于三宝村深处的院落。

在艺术家和匠人的教导下,

参观工作室,进行完整的制陶体验。

在屯溪,

我们在省级非遗传承人钱老师的指导下,

体验歙砚的制作。

作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

龙尾山的金星石在刻刀下化作云水纹,歙砚于今已经有 1200 年的传承。

从选胚到粗雕到打磨,到成品,拥有一块有自己特色的歙砚。

其实在屯溪,文房四宝的活态传承比比皆是。

华山路上," 胡开文墨厂 " 的捶墨声已响了两个世纪,随时可以观看制墨技艺。

而我们会去到更小众的休宁,去探访一家古法纸厂——

休宁凝霜纸厂。

和非遗传承人交流,并从树皮蒸煮开始,观察并感受古法造纸的全过程。

当我们亲自参与并体验,就会发现, 

这些文房四宝,从来都不是冰冷的物品,

而是带着历史和人们呼吸的温度,

是古徽州的立体地方志,也是勤劳的中国人,千年来的智慧与风雅。

站在镇海桥上望去,

新安江在此拐出一道优美的弧线。

古时徽商正是从这里解缆启程,将茶叶、徽墨与宣纸送往苏杭。

景德镇的天青色等烟雨,

古徽州的千年文房记忆,

都在这次,我们的足迹里了。

来来来,避开五一的人从众,

让我们从景德镇到古徽州,来一次传统文化器物的大美之行。

——

从景德镇到古徽州

传统器物大美之行

行走时间

5 月 8 日 -11 日

行走城市

景德镇

黄山屯溪

行走费用

3499 元 / 人(大小同价)

费用包含

所有食宿、保险、大巴、导师、古法体验项目

以及一套自己制作的文房器具

费用不包含

往返景德镇黄山大交通、自行消费

名额有限

两人同行有优惠

点击小程序报名

速来

详情也可咨询城城(chengchengblue)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景德镇 导师 艺术 安徽省 博物馆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