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任天堂发布了第一代 Switch 游戏机,凭借着其丰富的独占游戏阵容、丰富的游玩模式以及独特的玩法,吸引了大量的玩家,截止今年 3 月份,其销量已经超过了 1.5 亿台,成为游戏史上第三畅销的主机。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一代主机落后的硬件性能已经无法满足用户对于游戏体验的追求,大家都在期待新一代产品的登场。
终于,在广大用户年复一年的盼望中,时隔 8 年时间,任天堂终于在 Switch 2 主题直面会上正式发布了新一代游戏主机,并宣布将会在 6 月 5 日正式开售。那么这款新主机对比前代有哪些升级和变化,是否值得冲呢?今天就来和大家聊一聊。
外观设计
乍一看的话,Switch 2 对比前代并没有非常大的变化,变得更大更圆润了一些。其机身尺寸为 206 x 115 x 14mm,相比于前代的 173 x 102 x 13.9mm 确实是大了一圈。经典的蓝红配色手柄被深灰色所替代,不过在摇杆上还是加入了红蓝进行点缀。
最初的 Switch 配备 6.2 英寸 LCD 显示屏,分辨率为 720P,之后 2021 年发售的 OLED 版本升级到了 7 英寸。而这次的 Switch 2 则采用了一块 7.9 英寸 LCD 屏幕,屏幕分辨率也来到了 1080P,还有 120Hz 刷新率,并且首次在任天堂掌机上支持 HDR。此前机身背面备受吐槽的小支架也升级成为了 U 型支架,提供更加灵活的摆放角度。
参数上确实提升了不少,而且支持了 HDR,但具体显示效果如何,还是得实际体验才知道。至于为啥前代都有 OLED 了,新一代却用 LCD?总得给自己留一些进步空间嘛,之后还能再出个 OLED 版本,美滋滋。
这次外形最大的变化还是在于新的磁吸式的 Joy-Con 2,与之前的金属滑轨不同,这次采用了磁吸直插设计,让拆卸和连接都变得更加方便和流畅。
新的底座将支持最大 4K 显示,并且内置风扇散热,有效缓主机在长时间游戏时的发热问题。
另外,机身的顶部还新增了一个 USB-C 接口,但这个接口仅用于充电和数据传输,或是连接摄像头等周边设备,不支持视频输出,底部原有的 USB Type-C 接口仍然支持视频输出。
全新手柄
全新的 Joy-Con 2 摇杆看起来和前代的变化并不大,键位布局基本一致,但其实升级还是蛮多的。除了前面提到的全新磁吸式设计外,它还而且增大了 SL 和 SR 的按钮,也增大了摇杆,提升了耐用性,改善了横向握持和操作的手感。
在此前的直面会上,任天堂并没有具体介绍全新控制器的相关技术,不过在最近官方给出了一个明确的答案,Joy-Con 2 的控制器是从零开始设计的,并非霍尔效应摇杆,与初代 Switch 的 Joy-Con 控制器相比,控制摇杆更大、更耐用,移动也更加顺滑,还解决了漂移问题 ( 待时间验证 ) 。
更重要的还是,Joy-Con 2 加入了一个光学传感器,侧立在桌面上时,可以如鼠标一样进行操作,用于 FPS 等需要精准点击操控的游戏,算是个不错的升级吧。
对了,还有个神秘的 C 键,它其实代表的是 Chat 的意思,所以它可以实现 GameChat 游戏聊天功能,只要一键就可以打开聊天界面,和其他游戏玩家对话和分享游戏画面,是不是很惊喜呢。使用 GameChat 功能需要玩家开通 NSO 会员,不过在 2026 年 3 月 31 日之前都可以免费使用。
硬件性能
官方并没有透露 Switch 2 的核心硬件,相比于之前在 docked 模式仅能输出 1080P 60Hz,现在连接底座可以支持 4K 60Hz 的输出,其性能相比于前代的提升应该是蛮大的。
根据曝光,Switch 2 搭载的是英伟达 Tegra T239 处理器,这颗处理器拥有 8 个 ARM Cortex-A78E 性能核心,12GB RAM 和一个拥有 1536 个 CUDA 核心的 Ampere 架构 GPU。这个 GPU 架构是 RTX 30 系列上所采用的,说实话还是有一些年代感了。该芯片配备了专用的 RT 和 Tensor 内核,用于硬件加速的光线追踪和 DLSS ( 深度学习超级采样 ) ,后者能够通过 AI 实现更高分辨率的图像增强,用低分辨率进行渲染,并将画面放大进行输出,有效提升游戏的帧率。
英伟达虽然在自己的博文中没有提到芯片的具体型号,但表示与任天堂 Switch 相比,任天堂 Switch 2 的图形性能提高了 10 倍,带来了更流畅的游戏体验和更清晰的视觉效果。
我想说的是,听来这个提升幅度固然是很大,但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 " 底子太差 ",由于初代机器的性能太差了,所以我觉得还是不要对新机器的性能抱有太大的期待,不知道运行 3A 大作时的表现会是如何。电池提升到了 5220mAh,但应该是因为新芯片功耗的缘故,续航不增反降,官方页面标的是 2-6.5 小时之间。
存储空间
当然,不只处理器性能大增,Switch 2 的储存空间也从前代的 32GB 大幅增加到了 256GB,可以容纳更多的游戏,不过目前游戏所占据的空间相比于之前同样有着不小的增加。
还有一个坏消息,虽然机身空间变大了,Switch 2 不兼容了 MicroSD 卡了 ( 无法玩游戏或读取数据,仍然可以读取先前的截图和视频信息 ) ,而是采用了全新的 MicroSD Express 存储卡,这一标准采用了 PCIe 协议,速度更高,但是价格是前者的数倍。笔者去某购物平台看了下,256GB 的 MicroSD Express 卡大概要 700 块左右,相同容量的 MicroSD 卡则只要 100 出头,对于玩家来说,游玩成本还是会上升一些的。
Switch 2 还引入了一种全新的技术形式—游戏密钥卡 ( Game-Key Card ) 。这种卡片并非用于存储游戏内容,而是作为一种认证工具,激活后允许玩家下载并游玩对应的游戏。简单来说就是,这个卡是游戏启动下载的钥匙,插入后机器后,需要在联网环境下下载游戏,此后离线游玩仅需保持卡片插入状态,操作逻辑与传统卡带完全一致。好消息是,它不会像数字版一样永久绑定账户,插入任意一台 Switch 2 主机后均可直接使用,所以玩家可以进行转售、租赁,或是共享给朋友。
定价策略
Switch 2 的定价确实蛮迷惑的,这次分为日语版和国际多语言版。其中日版,只支持日语,只能登录日服账号,可以看做是锁区版本,基本就是日本专享了,售价为 49980 日元 ( 含税 ) ,按目前汇率换算大概是人民币 2526 元 ( 随汇率变化,仅供参考 ) 。作为参考,当年初代 Switch 的日版定价为 29980 日元,按照当时的汇率 ( 2017 年 3 月份汇率约为 100 日元换 6.1043 元人民币 ) ,大概是约合人民币 1830 元。涨价肯定是涨了,但考虑到升级还是可以接受的。不过日版 Switch 2 将通过抽签形式限量发售,预购资格要求用户在 2025 年 2 月 28 日前累计游戏时间达 50 小时以上,算是有个小门槛吧。
除了日本独享的日版外,其它版本的价格则难绷了许多。先说美版和港版吧,前者为 449.99 美元,约合人民币 3307 元 ( 随汇率变化,仅供参考 ) ,而前代当时的定价为 299.99 美元 ; 港版为 3450 港元,约合人民币 3267 元 ( 随汇率变化,仅供参考 ) ,初代的定价为 2340 港元。而支持 16 种语言的国际多语言版,售价达到了 69980 日元,约合人民币 3541 元 ( 随汇率变化,仅供参考 ) ,比日版贵了整整 1000 块。这样看的话,港版似乎成为了目前最 " 实惠 " 的选择。或者这样安慰自己,不是其它版本贵,而是日版便宜 ! 至于国行版本,目前的消息是任天堂会推迟 Switch 2 在中国的发售计划,所以大家想要快点玩上的话,最靠谱的应该就是港版了。
还有一个好消息,那就是贵的的不只有机器本身,作为 Switch 2 的独占首发护航游戏,《马里奥赛车世界 ( Mario Kart World ) 》会在 6 月 5 日同步发售,而它的日版下载版为 8980 日元 ( 约合人民币 454 元 ) ,盒装版式 9980 日元 ( 约合人民币 505 元 ) ; 港版下载版为 499 港元 ( 约合人民币 473 元 ) ,盒装版 549 港元 ( 约合人民币 520 元 ) ; 最顶的还是美版,下载版本为 80 美元 ( 约合人民币 588 元 ) ,盒装版更是达到了 90 美元 ( 约合人民币 661 元 ) 。至于是物超所值,还是定价离谱,等正式发售后各位玩家自己去感受吧。
对了,《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和《塞尔达传说:王国之泪》将获得 Switch 2 升级版强化,对于已经拥有初代 Switch 版游戏的玩家,无需重新购买完整游戏,可以选择支付 1000 日元 ( 约合人民币 50 元 ) 即可升级至 Switch 2 版,是不是很良心呢?
写在最后
相信看完上面的内容,大家应该对全新的任天堂 Switch 2 有了一个比较详细的了解,它对比前代的升级还是蛮大的,更大更清晰的屏幕、更好用的手柄、更强大的硬件以及更丰富的功能等等。不过,槽点也不少, 抽象的地区定价、更贵的游戏卡带、只支持更贵的扩展卡…无疑让玩家的总拥有成本有着一定幅度的上涨。
对于这款任天堂憋了好几年才拿出的新品,我简单说说自己的看法,虽说 Switch 并非靠机能,还是靠独占的游戏生态,但就目前来的情况来看,一方面抽象的定价,除锁区的日版外,其它地区基本都要多花 1K 才能入手,再加上更贵的卡带和内存卡,硬件多花钱已经是必然 ; 另一方面则是首发以及预告的游戏并没有那么吸引人,不太能够满足大家的期待,吸引力稍显不足。所以,我觉得如果不是真的非常非常想玩且资金非常充裕,不太建议冲首发,先观望一下比较好,再等等这个售价会不会调整,毕竟如果销量不理想还是有可能的,顺便等等独占的游戏,免得当首发冤大头。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