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悟因
汇率动态:十年低位突破,市场剧烈震荡
今日凌晨,离岸人民币(CNH)兑美元汇率急速下挫,盘中一度触及 7.39939,创 2010 年以来最低水平,较前一交易日贬值超 1.5%。在岸人民币(CNY)同步承压,日内波动幅度扩大至近千基点。这一突破标志着人民币汇率自 2022 年 10 月以来坚守的 "7.37 防线 " 被放弃,政策转向信号显著。
核心动因:中美关税战前夜的主动防御
此次贬值被普遍解读为中方在美方 " 对等关税 " 落地前的战略性反制:
1. 关税对冲逻辑:美国计划于 4 月 10 日起对中国商品加征 34% 的叠加关税(综合税率达 54%),而人民币贬值 5%-7% 可部分抵消关税对出口价格的冲击,维持 " 中国制造 " 竞争力。
2. 政策工具箱释放:中国央行主动释放汇率弹性,打破单边升值预期,向市场传递 " 反制弹药充足 " 的信号。分析指出,此举与 2018 年贸易战初期策略形成呼应,但此次调控更显从容。
市场连锁反应:全球资产 " 避险潮 " 涌现
• 股市受挫:美国三大股指期货跌幅超 2%,恒生指数开盘即暴跌 2%,反映市场对贸易战升级的恐慌。
• 商品市场异动:国际铜价单日跌 3%,原油价格回落至 80 美元 / 桶下方,全球供应链扰动预期升温。
• 跨境资本流动:部分外贸企业紧急调整结汇策略,跨境电商因成本激增面临大规模退单潮。
政策前瞻:双向波动或成常态,央行稳汇率底气何在?
尽管汇率创历史新低,但多方认为失控性贬值风险有限:
• 调控工具充足:央行可通过逆周期因子、离岸央票发行(如年初 600 亿元规模操作)及外汇储备干预平抑波动。
• 内需刺激加码:市场预计二季度降准降息政策将加速落地,通过宽松货币政策对冲外部压力。
• 谈判窗口犹存:美方 " 先提价后打折 " 的关税策略可能随中美磋商调整,实际执行税率存在下调空间。
结语
离岸人民币破 7.37 关口,既是中美博弈升级的缩影,也标志着全球货币体系进入新一轮动荡期。随着 4 月 10 日美国关税政策落地,这场 " 没有硝烟的战争 " 将迎来关键考验,市场需警惕短期剧烈波动,但中长期人民币韧性仍被普遍看好。
(综合自:跨境金融研究院、中联企经济学研究院、央视新闻等权威信源)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