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财经》报道,4 月 7 日,中国香港特区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下称 " 香港证监会 ")针对虚拟资产质押的两项相关指引公布。
指引中明确允许虚拟资产现货 ETF 在审慎监管框架下参与链上质押活动。同时,亦同步放宽对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的相关限制,允许持牌交易平台向客户提供质押服务。
在 " 香港 Web3 嘉年华 " 举办之际,相关话题迅速升温,引发行业广泛讨论。Web3 行业知名的链上数据与技术服务提供商 OKG 随即接受了媒体采访,OKG Research 负责人分析:" 随着香港证监会正式允许虚拟资产现货 ETF 参与链上质押,并同步放宽交易平台提供质押服务的监管限制,链上质押机制首次被纳入传统金融的合规框架。这不仅标志着香港虚拟资产监管制度的进一步开放,也对链上数据的地位与作用提出了更高要求。"
质押合规加速,链上数据成设计与监管关键
据了解,这是继 2024 年批准虚拟资产 ETF 上市交易后,香港在合规 Web3 金融体系探索中再次迈出实质性关键步伐,不仅有助于提升香港虚拟资产生态的吸引力,更是首次将传统金融产品与链上经济的原生机制相结合,为全球虚拟资产监管与金融创新提供了极具示范意义的范本。
质押机制已经成为虚拟资产生态最重要的链上经济活动之一,尤其对于采用权益证明(PoS)共识机制的公链而言,其不仅维系网络安全与正常运作,更成为机构和用户获取链上收益的主要渠道。据 OKG Research 不完全统计,截止 2025 年 4 月初,以太坊网络中已有超过 3400 万枚 ETH 被质押,占其总供应量的 28.03%;Cardano 和 Solana 等项目的质押率也长期维持在 70% 以上,由此可见质押作为一种被广泛接受的链上收益机制,已具备强大的市场共识基础。
同时,质押收益的分成机制将拓宽基金管理人与托管机构的收益结构,激励更多多市场参与方在合规框架下设计创新产品结构,进一步增强香港虚拟资产相关产品的差异化和竞争力。此外,由于质押操作对资产安全与技术稳定性要求较高,潜在的合规质押需求将倒逼香港加快虚拟资产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形成更成熟和完备的 Web3 生态体系。
" 以链上数据业务为例,在未来将在香港合规质押需求中充当重要角色,为香港虚拟资产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OKG Research 认为,香港此次放开质押政策不仅拓展了 ETF 产品收益模式,更进一步确立了 " 链上行为决定金融产品质量,链上数据支撑金融监管透明 " 的逻辑闭环。未来,随着更多传统金融机构涉足链上金融活动,链上数据将不仅是 Web3 的基础设施,更是连接监管、产品设计与市场分析的关键桥梁。
链上数据支撑 RWA,助力资产数字化转型
事实上,链上数据除了能观测到链上质押的情况,在本次 Web3 嘉年华中,热议的 RWA 也和链上数据相关:随着 RWA 赛道的不断成熟,连接现实世界和数字世界保证透明化与安全性成为关键课题。谈及此,OKG Research 认为:除了资产,数据也是 RWA 代币化过程中的关键要素。OKG 所提供的链上数据技术与服务,未来也有望成为 RWA 世界的数据管理手段。
" 现阶段很多 RWA 项目都在利用链上数据可信安全且透明可溯特性,对现实资产收益进行数字化改造,而未触及资产本身的所有权。无论代币化还是其他链上应用,从创造、交易、定价到再生产都离不开链上数据:资产是核心对象,链上数据则是关键生产资料。"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