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道 04-14
重磅!深圳跑出超级独角兽:融资1亿,万亿隐秘赛道爆发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深圳南山跑出一个超级独角兽:云鲸智能,近日获得一亿美元融资,资方是腾讯与北京机器人基金。

云鲸的突围路径,揭示了一个被长期低估的隐秘赛道——家庭具身智能。

图注:云鲸智能的主要产品线

云鲸的突围路径揭示了这一赛道的隐秘逻辑:以扫地机为 " 特洛伊木马 ",撬动家庭三维空间的智能化服务。其即将发布的具身智能产品,通过自研机械臂 + 三维视觉系统,将清洁范围从地面延伸至立体空间,甚至整合收纳功能。

同时,腾讯与北京机器人基金的联投,也暴露出巨头布局的意图。

北京近期发布的《具身智能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 " 千亿产业集群 " 目标,而家庭场景被视作 " 人机共生 " 的首个试验场。这种 " 国家队 + 科技巨头 " 的组合,可能正在复制智能手机时代 iOS/ 安卓的生态争夺战。

本文将拆解这个千亿赛道,探索未来的隐藏机会。

01 产业图谱

02 产业全貌

2-1 什么是家庭具身智能?

指智能体(如家用机器人)凭借物理实体,与家庭环境实时交互,实现感知、认知、决策和行动一体化,完成清洁、陪伴等任务,给生活带来便利。

2-2 家庭具身智能的分类

如果按照物理形态,可以分为 4 类

如果按照功能场景分类,同样可以分为四类

2-3 市场体量以及增速

综合技术、资本与政策驱动,该赛道具备万亿级潜力,符合大型赛道特征

2-4 所处发展阶段

处于市场引入期向高速成长期过渡的阶段。

一方面,它已完成概念验证,有早期商业化产品,如部分家用机器人已进入市场,但仍面临较高的客户教育成本,符合市场引入期特征。另一方面,市场关注度提升,行业增速逐渐加快。

2-5 主要变革因素

AGI(通用人工智能)与多模态交互技术的突破是关键驱动力。2025 年家庭大脑已从指令执行升级为具备场景化认知的 " 智慧生命体 "

03 赛道上游拆解

3-1 上游产业链内涵

据铅笔道智库分析,上游模块主要包含:芯片、传感器、控制器、电机、通信模组、能源管理等硬件模块,以及 AI 算法、云服务等软件模块。

3-2 主攻任务及难点

硬件模块的主攻任务是提升性能与功能优化,如芯片提效、传感器增稳等,难点是技术壁垒与复杂融合;软件模块的主攻任务是智能升级与服务保障,难点是数据与模型相关问题以及隐私保护。

3-3 与国际的发展水平差异

在硬件模块方面,国外在高端芯片设计制造等领域领先,中国在部分硬件制造上有一定实力,但在多传感器融合等复杂技术上与国外有差距。软件模块上,国外在 AI 算法和云服务的基础研究与应用上较为成熟,中国在数据及模型方面的研究和技术积累相对不足。

3-4 各环节的毛利率水平

硬件模块毛利率受技术复杂度及市场竞争影响较大,软件模块因技术壁垒更高通常维持较高毛利水平。

3-5 市场地位强弱

芯片凭借 30%-50% 的高毛利率、高行业集中度及极高技术壁垒,研发投入大且专利密集,市场地位强势。

AI 算法毛利率 40%-60%,技术创新驱动,专利与研发投入高,地位同样强势。

传感器、控制器等硬件模块毛利率 20%-45%,但行业分散、竞争激烈,虽部分领域有技术门槛,整体市场地位较弱。

通信模组、能源管理毛利率 15%-30%,附加值与技术壁垒较低,话语权有限。

3-6 主要代表玩家

04 赛道中游拆解

4-1 中游内涵

中游主要包括机器人整机厂商、系统集成商、场景方案商、家电转型企业。本次融资的云鲸智能就属于中游企业。

4-2 主攻任务以及难点

中游企业的主要难点集中在:技术整合与商业化落地。

4-3 毛利率水平

4-4 中外发展水平差异

国内在应用层表现较好,但在核心技术底层研发上仍需努力,存在卡脖子环节,如高端芯片、高精度传感器等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软件算法的基础研究和创新能力与国际顶尖水平有差距。

4-5 所处发展阶段

中游在技术链关键节点强势,但规模化落地前仍需突破成本与场景适配瓶颈。

4-6 主要代表玩家

05 赛道下游拆解

5-1 下游内涵

下游主要是应用场景,即客户群体。为什么是这 4 个应用场景?主要是需求刚性 + 技术成熟。

比如清洁、安防等家庭服务及老人护理需求明确且高频,技术可实现性强(如扫地机器人已成熟);智能家居(如语音助手)和儿童教育产品(如 AI 陪读)已有成熟用户付费习惯等。

5-2 需求分布

家庭服务(清洁 / 安防)是当前最大市场,因技术成熟(如扫地机器人全球出货量超 2000 万台)和需求刚性;

智能家居紧随其后,受益于 AI 语音助手(如小爱同学)和互联设备的普及;

医疗照护增速最快(年复合增长率 30%),但商业化仍受制于高成本(护理机器人均价超 10 万元);

教育娱乐份额最小,但政策驱动(中小学 AI 教育普及)可能推动长期增长。

06 结构性机会

6-1 养老照护机器人

中国老龄化加速(65 岁以上人口超 2 亿),护理缺口达 600 万,催生刚性需求。技术突破包括实时健康监测(如心率、跌倒预警)、生活辅助(药品管理、助浴)及情感交互(拟人化语音)。代表企业如傅利叶智能的康复机器人、北脑一号的脑机接口设备,但成本需从 10 万 + 降至 5 万内,政策支持(如医保覆盖)是关键。预计 2025 年市场规模达 79 亿元,年增速 15%。

6-2 全屋智能管家​​

智能家居渗透率仅 15%,AI 大模型推动设备深度协同。海尔 " 三翼鸟 " 实现空调、灯光、安防联动,美的 AI 冰箱可识别食材并推荐菜谱。华为鸿蒙智联整合 3000+ 品牌,但需解决协议碎片化问题(如 Matter 标准)。2025 年全球市场规模或超 8000 亿元,中国增速 20%。

6-3 模块化家务机器人​​

复用扫地机器人技术(如 LDS 导航 + 机械臂),实现清洁、搬运等多任务。石头科技 G30 支持基站扩展,成本下探至 2 万元 / 台。AI 调度算法(如 RRT)优化任务优先级,2027 年全球规模或达 540 亿元。

6-4 儿童教育智能体​​

政策驱动 STEAM 教育普及,AI 赋能个性化学习。鲸鱼机器人通过编程模块培养逻辑能力,小米小爱支持情绪识别。AR/VR 技术增强互动(如 vivo LAB),2030 年市场规模或达 58 亿美元,但需突破复购率低、自律性依赖等痛点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机器人 融资 芯片 深圳 独角兽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