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柴网 04-15
这家中国公司将以2.9亿美元收购知名德国户外品牌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来自:财研网授权,文 / 安妮

安踏体育于 2025 年 4 月 10 日宣布以 2.9 亿美元全资收购德国户外品牌 Jack Wolfskin(狼爪),标志着其全球化战略与多品牌协同布局再进一步。 

此次收购是安踏继亚玛芬体育、FILA、迪桑特等品牌后,在户外运动赛道的关键落子。 

狼爪成立于 1981 年,凭借 Texapore 防水透气技术、泛户外场景定位及欧洲市场渠道网络(全球 495 家专卖店中欧洲占 46%),与安踏现有品牌形成差异化互补。 

始祖鸟主攻高端专业户外,迪桑特聚焦滑雪与高尔夫,而狼爪则以 600-3500 元价格带覆盖大众户外市场,填补了安踏从 " 极限户外 " 到 " 都市轻户外 " 的全场景需求。 

此次交易预计将于 2025 年三季度完成, 「财研网」认为安踏将借此强化技术研发、供应链整合与欧洲市场渗透,同时依托中国本土化运营能力激活狼爪在亚洲的潜力。  

从财务视角看,安踏 2024 年财报显示集团营收同比增长 13.6% 至 708.26 亿元,其中主品牌增长 10.6%(335.22 亿元),FILA 增速放缓至 6.1%(266.26 亿元),而迪桑特、可隆等新兴品牌则以较高的增速成为新引擎。 

尽管包含亚玛芬的 " 安踏系 " 总营收突破千亿,但 FILA 的疲软与主品牌毛利率压力,促使安踏集团通过外延并购寻找增长点。 

狼爪 2024 年营收 3.25 亿欧元(约 26.9 亿元人民币),其 EBITDA 利润率约 3.7%,虽低于安踏整体水平,但凭借安踏的供应链优化能力及数字化中台,有望复制迪桑特五年营收翻五倍的成长路径。 

战略协同层面,狼爪的加入将带来三重赋能: 

其一,技术端整合 Texapore 材料体系与德国工程设计团队,补强安踏六大全球研发中心的功能性技术矩阵; 

其二,市场端依托狼爪在欧洲的 226 家直营店及 2400 个零售点,让安踏可以构建起 " 北美(亚玛芬)+ 欧洲(狼爪)+ 亚洲(主品牌)" 的全球化网络,突破耐克、阿迪达斯的成熟市场壁垒; 

其三,供应链端通过安踏的智慧物流系统,如晋江产业园日发货量超 100 万件,可优化库存周转,降低生产成本。 

此外,狼爪的 Ecosphere 系列使用回收材料可持续产品线与安踏 "135" 碳中和战略形成 ESG 协同,有望提升品牌溢价。 

「财研网」认为安踏整合狼爪的风险同样不容忽视。 

自 2006 年起,历经四次易主, 狼爪的估值从黑石时期的 7 亿欧元缩水至如今的 2.9 亿美元。 

2006 年:私募基金 Quadriga 与 Barclays 收购  

狼爪首次被私募基金 Quadriga Capital 和 Barclays 以 9000 万欧元收购,标志着品牌从家族企业转向资本运作。 

此次收购后,狼爪开始加速全球化扩张,但未解决其长期技术投入不足的问题。  

2011 年:黑石集团高价接盘  

因品牌估值攀升至 7 亿欧元,黑石集团从 Quadriga 和 Barclays 手中购得狼爪。 

然而,黑石时期狼爪因质量问题频发,如中国工商部门抽检不合格、市场策略失误导致业绩下滑,最终被迫寻求出售。  

2017 年:债务重组与贝恩资本接管   

在黑石与债权人达成债务股权互换协议后,狼爪控股权转移至以贝恩资本为首的债权人群体,完成财务重组。 

此次交易未涉及现金对价,核心目的是缓解债务压力,但品牌复兴计划仍未落地。  

2018 年:Callaway Golf 跨界收购 全球最大高尔夫球具制造商 Callaway Golf 以 4.18 亿欧元(约 33.95 亿元人民币)全资收购狼爪。 

此次收购引发资本市场质疑,因 Callaway 主业与户外领域缺乏协同,最终狼爪在技术研发、市场营销等方面持续停滞,甚至退出美国市场,导致品牌价值进一步缩水。 

如今,狼爪的中国门店从高峰期的 700 家缩减至 38 家直营店,且品牌老化问题突出。 

安踏需平衡狼爪的 " 德国工程基因 " 与本土化创新,避免与迪桑特、始祖鸟的价格带重叠,同时应对 Columbia、北面等国际品牌及凯乐石、牧高笛等本土竞品的双重夹击。 

亚玛芬旗下 Peak Performance 曾因业绩不佳计提商誉减值的先例,亦警示此次收购的潜在财务风险。 

展望未来, 「财研网」认为安踏的全球化野心已清晰呈现: 

通过狼爪的欧洲渠道网络、始祖鸟的技术壁垒与 FILA 的时尚基因,构建覆盖全价格带、全场景的运动消费生态。 

若整合成功,狼爪有望在三年内贡献几十亿元的营收,成为继 FILA、始祖鸟后的第三增长极。 

这一战略不仅折射出中国品牌从 " 市场换技术 " 到 " 资本换生态 " 的升级,更标志着中德产业合作从互补走向深度融合,为全球运动消费品行业格局重塑注入新变量。 

对比李宁 " 单品牌 + 国潮深耕 " 的战略路径,安踏的收购策略展现出截然不同的全球化野心。 

李宁依托 " 中国李宁 " 高端线聚焦本土市场,2024 年海外营收占比不足 5%,而安踏通过狼爪、亚玛芬等并购,已形成 " 北美(始祖鸟)+ 欧洲(狼爪)+ 亚洲(主品牌)" 的三极架构,海外收入占比进一步提升。 

这种 " 资本换时间 " 的扩张模式,既快速获取技术专利与成熟渠道,也分散了地缘政治风险,但代价是管理复杂度激增,安踏需平衡 20 余个品牌的定位冲突。 

而李宁凭借单一品牌的高效运营,2024 年研发费用率显著高于安踏。 

安踏能成功整合狼爪,2030 年或可挑战北面、哥伦比亚的全球市场份额,反之则可能重蹈亚玛芬旗下 Peak Performance 商誉减值的覆辙。 

这场并购不仅关乎安踏能否在 FILA 增长乏力时找到第三增长极,更折射出中国品牌从产品输出向全球运营能力输出的质变,其成败将成为观察中企跨国并购的关键案例。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安踏 供应链 德国 fila 全球化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