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财经 严明会 近期,深交所连发三份监管函,对象分别为上市主体青岛科凯电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 " 科凯电子 ")、中介机构中金公司、审计机构信永中和。随着监管函的披露,科凯电子 " 带病闯关 " 的事实浮出水面。
科凯电子成立于 1997 年,主要从事专用集成电路、混合集成电路及微电路模块的研发和生产,主要产品包括电机驱动器、光源驱动器、信号控制器以及电源模块等其他微电路产品。
2021 年 12 月 -2022 年 12 月科凯电子经历 2 次股权转让和 3 次增资,2023 年 6 月,在中金公司保荐下,科凯电子向创业板递交上市申请。
一个月后,深交所对科凯电子发出首轮问询,在同年 12 月发出第二轮问询,就在 2024 年 3 月科凯电子回复第二轮问询之后不到一个月,科凯电子 IPO 进程变为终止审核,原因为发行人和保荐人主动撤回上市申请。
在关乎净利润表现的费用支出方面,现场督导指出科凯电子研发投入内部控制制度未有效执行,相关信息披露不准确。一是研发工时填报基础披露不准确;二是研发薪酬计提依据披露不准确;三是研发相关内部制度未有效执行。例如发行人存在未按照内部制度要求填写研发日志,部分年度研发投料记录、形成产成品的入库记录缺失,无法验证研发领料的后续去向等情形。
报告期各期,科凯电子研发支出分别为 805.79 万元、987.75 万元、1245.01 万元、496.11 万元,其中分别有 307.31 万元、329.27 万元、283.06 万元、59.47 万元为其实控人王建绘、王建纲、王科三人的薪酬分摊,占同期研发投入总额的 30% 以上。
但 3 人并非专职研发人员。二轮问询中,交易所曾对 3 人薪资计入研发投入的金额及比例是否合理提出质疑,科凯电子回复称公司非专职研发人员以实际从事研发工作的考勤工时填报研发工时,执行弹性工作制,3 人以每日实际从事研发工作的时长填报研发工时,而非基于考勤工时。并且披露了 3 人的工时填报汇总情况,又补充说明公司研发人员中不存在非全时研发人员。
但经深交所现场督导,3 人执行弹性工作制无考勤记录,仅凭自行填报工作时长划分研发工时披露不准确。
此外,科凯电子曾提到 3 人的年终奖发放依据为 " 营业收入增长情况、管理及研发贡献等确定 ",但现场督导查实,前述人员年终奖系根据营业收入增长情况确定,未直接体现研发贡献,且公司研发日志缺失、委托研发项目付款无进度证明,研发投入真实性存疑。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