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科技 04-16
《2025中国AIGC应用全景图谱报告》重磅发布:全面勾勒中国AI创新发展新蓝图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2025 年 4 月 16 日,北京,《2025 中国 AIGC 应用全景图谱报告》正式对外发布,这是首份以国内 AIGC 应用为对象,全景式图谱化呈现中国 AIGC 应用现状及趋势的行业研究报告。

报告在第三届中国 AIGC 产业峰会现场发布,由量子位智库出品。该报告基于对国内上千款 AI 产品的长期追踪、数据统计和分析研究,通过一张全景图谱 + 四大角度趋势 + 重点赛道详解的方式,以全景视角呈现国内 AIGC 应用的竞争格局与创新脉络。

中国AIGC应用全景图谱

首先,一张全景图谱:

该图谱共计涉及 400 多个案例,选取了当前国内最具代表性和长期发展潜力的 AIGC 应用及企业。

并且为了更直观全面地体现国内 AIGC 应用的现状与演变趋势,图谱选取了三大维度—— to C 消费端产品、to B 行业应用和底层开发工具,涉及 50 多个细分赛道。

《2025 中国 AIGC 应用全景图谱报告》还进一步展开了分析和趋势指引。

4AIGC应用发展趋势

该报告从模型层、C 端产品层、B 端应用层和开发工具层四大角度出发,交叉式地总结了国内 AIGC 应用现状与演变方向。

第一,模型层关键趋势:普惠和壁垒。

首先,新模型架构和训练策略优化正在极大推动大模型普惠。受益于模型架构创新(如混合专家系统 MoE)、训练策略优化(如结合了监督微调 SFT/ 强化学习 RL 的后训练)和软硬件协同等,大模型普惠化正全面展开。

△截至 25.3 国内头部大模型 API 价格

其次,国内大模型的竞争重点也正在从 " 技术有无 " 转向代差级别领先能力。

以模型推理能力之争为例,国内厂商的 " 从无到有 " 的追赶速度惊人,但由于技术水平差异有限,在实际落地时难以表现为突出的产品功能和使用体验。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用户,代差级别的领先能力更为重要。

最后,创新重点开始面向落地场景和应用。从腾讯、百度等头部大模型厂商接入 DeepSeek-R1 可以看到,相较底层技术,厂商目前更加关注成本效率和场景定义权," 协作创新 " 取代了此前的 " 重复造轮子 "。同时,国内 AI 在模型深度推理能力、多模态技术以及端侧模型方面的单点突破,也带来了新的落地场景和用户群体。

△细分技术能力及国内代表

第二,C端产品关键趋势:赛道收敛,格局初定。

基于量子位智库的数据调研,目前国内的第一轮场景探索已基本完毕。AI 智能助手、AI 搜索、AI 2D 生图和 AI 直接生成视频成为本轮最受关注的 AI 原生场景。

在 Web 端,头部产品主要由互联网大厂掌控,业务矩阵联通和一站式 AI 工作流特色明显。2025 年 3 月,Web 端 AI 产品访问总量超过 6 亿,总月活超过 1.2 亿,共 11 款产品总访问量超过千万,20 款产品 MAU 超过百万。

而在 APP 端,初创公司和创新场景获得了更多机会。除 AI 智能助手和 AI 教育共同领跑外,AI 笔记、AI 记账、AI 输入法、AI 趣味性创作等创新性场景开始崭露头角。2025 年 3 月,AI APP 产品总新增下载超过 1.6 亿,平均每天有约 2 亿人在使用 AI APP,共 6 款产品当月新增下载超千万,6 款产品的平均 DAU 超过千万。

在第一轮洗牌之后,正在明确的 AIGC 应用创新趋势是——一站式 / 全陪伴工具,并且 AI 操作系统被视为下一代超级流量入口。

以字节豆包、阿里夸克和腾讯元宝为典型代表,国内的 AI 产品正在通过「功能一站式」和「形态全陪伴」,试图从「单点效率工具」上升为「端到端超级工具」。信息流推送、AI 文档编辑、AI 存储等额外功能,以及浏览器插件、可随时快捷键唤起的 PC 端等产品形态都在帮助各 AI 产品一站式全覆盖用户工作流与各类使用场景。

△夸克 AI 超级框

其中,由于可以直接成为流量分发中枢并跨终端协同,AI 底层操作系统值得特别关注,为众多 AI 终端厂商抢夺流量分配权和生态链关键位置提供了新机会。

而 AI Agent 正在展现 AI 操作系统的雏形。

相比 Chatbot 和 Copilot 等 AI 产品形态,AI Agent 通过两大特征——「被动响应到主动行动」和「单一功能到生态整合」,实现了意图直达的新交互范式和服务分发网络。

量子位智库认为,AI Agent 下一步的竞争点在于对外部工具的调用能力,也即最终可执行任务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第三,B端应用趋势:受益开源,场景化渗透。

行业垂直大模型带动多场景规模化渗透,开源模型 + 行业微调提升中小企业渗透率。

无论是以增量预训练还是后训练,行业垂直大模型能够通过领域知识提升模型 - 场景间的契合能力。

同时,模块化架构(如 MoE 层和任务路由机制)使行业垂直模型能够进一步匹配具体的场景需求,帮助企业跨场景复用底层大模型,使 AI 应用从智能客服等单点效率工具(如智能客服)提升为全链路的生产力引擎。

△高 AI 渗透率行业及核心场景

第四,开发工具层趋势:模块化。

开发生态标准化 + 软件工程 AI 化,独立开发者迎来模块化开发时代。

一方面,MaaS 平台、LLMOps 和 MCP 等协议的完善意味着 " 接口式的标准化开发 ",AI 应用开发的基础设施整体完善。

另一方面,在 AI 代码工具和低代码 AI 应用 /Agent 开发平台两类产品的共同支持下,软件工程大幅 AI 化,使开发者的主要工作从底层编码转向需求设计与逻辑编排,AI 应用开发成本结构性下降。

无论是专业开发者,还是爱好者,都能受益于日渐成熟的 AI 应用开发生态与工具,低成本高效率地构建 AI 应用。AI 产品开正将从资源和技术导向,逐渐转向场景创新型导向。

结语

概括而言,《2025 中国 AIGC 应用全景图谱报告》展现的最核心趋势非常明确——

截至 2025 年,国内 AI 产品第一轮变革基本完成。

赛道探索基本结束,头部格局相对清晰。

AI 智能助手领跑 50+ 类高价值细分赛道,夸克等头部产品月访问量达到数千万甚至过亿,豆包成为累计历史下载量 2.7 亿的国民级产品,搜索、协作、电商图等实现了全流程 AI 化 ...

但 AI 技术的能力涌现依然在持续,变量依然具备颠覆式变局的能力。

比如 DeepSeek 带来的颠覆式变局,在 2025 年第一季度就打破了 AI 智能助手格局,而腾讯元宝也因为率先拥抱 DeepSeek,在自身生态协同下快速拿到了下一轮竞速的入场券。

而生成式 AI 在多模态技术、融合能力上的探索还在继续,下一个 "DeepSeek" 已经在路上。

并且毫无疑问,AIGC 应用的创新正在进入产品、场景时间,作为全世界最大的用户市场、生态市场,中国在 AIGC 应用创新阶段具备的潜力和能力,正在展现换道超车的可能性。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