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在公关】设为 " 星标⭐ "
第一时间收到公关知识
我是能打车就不开车的姚素馨
来自自带真诚和勇气的啊嘿哒公关
公关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技能:知道他们怎么想的,猜对他们怎么说的。
这篇推送,是纯写给公关从业者看的,其他同学 " 建议不看 ",毕竟我也能够推测出来看完之后会怎么骂我。
01
公众怎么想的,是一切公关的基础。不知道 " 他们怎么想的 " 是翻车的根源。
这事儿有多难呢?
简单来说,就是要求公关在舆情爆发之前,快速罗列所有人会说的所有话,并且准确预判哪几个点会得到最多支持。
记住:不管是公众还是媒体,只要找到一个点,就是可以顺着这个点,往死里说;公关,需要列出所有点,达成 " 全覆盖 ",才有可能做出正确决策。
这是完全不同的能力,也是完全不在一个量级的能力。
今天是篇打样文,全篇要拿何同学做例子,不好意思。
02
打样开始。
如果我问,何同学会被骂吗?
估计都能回答会。
如果我问,何同学会被骂什么?
估计也能给我几个答案:双标,傲慢,欺负底层……
如果我问,具体哪里双标?怎么傲慢?欺负什么?
还能回答我吗?
到第三轮问题,才是我说的 " 所有的点 ",才算触及公关的皮毛。
同时,这里有个巨大的陷阱:公关并不是按照 " 实际 " 来做推断,而是要顺着别人的脑回路去理解他们。
03
先要说个基本逻辑。
何同学不给司机好评,却自己也在平台索要 " 一键三连 ",成为 " 双标 " 的铁证。
大家都觉得指出这个点的人相当 " 尖锐 ",打得又准又狠,直击命门,扣住命脉,并且可以延伸到惩罚性操作,以后再也不给何同学好评了。
再次强调:我们会讲用逻辑讲一遍,是为了说明不要跟公众讲逻辑。
要骂别人 " 双标狗 ",是指在同一套标准下,对于不同对象,给出不同结论。
所有 " 要好评的人 " 执行同一套标准。假如何同学认为要好评的司机做得不对,自己却问网友要一键三连,这叫 " 双标 "。
所有 " 给好评的人 " 也执行同一套标准。假如何同学认为自己可以不给司机好评,但反过来要求看他视频的人一定要给他一键三连,不给就不是人,这叫 " 双标 "。
在逻辑上," 要好评的人 " 和 " 给好评的人 " 并不执行同一个标准。何同学不给司机好评,转头又问粉丝要一键三连,两个行为不在同一个标准下运行,根本不存在 " 双标 " 的问题。
但是,上面这段,去跟公众做说明,有意义吗?
没有。
我们掰扯这些的意义在哪里?
第一个意义,公关要知道这个 " 双标 ",公众都是认的。别逼逼,公众就是这么认的。
第二个意义,更加重要,何同学的文本,是存在巨大 " 缺失项 ",很方便联想。
再看一眼文本,何同学对于 " 不给司机好评 " 的操作是明确的,但是对于 " 司机要好评 " 这个行为本身,没有明确表态。
甚至,有站何同学的人,评论都是 " 如果一件事情让人感到不舒适了,是可以拒绝的。"
哎," 不舒适了 ",这话说的。粉丝想要帮忙,就问你怕不怕吧。
95% 以上的公众,盘不出来 " 我支持司机跟我要好评,不觉得他有错,也不觉得骚扰,但是没达到我的标准我就不给 " 是怎么个意思。
这个事件的关键在于,公众脑补了大量何同学对司机要好评的看法。
根据 " 拒绝司机 "+" 用拒绝司机来进行锻炼 "+" 写出来发微博 ",脑补出来的东西,极大概率是负面的。
再次提醒:何同学的文本里一个字都没有写,但是一点儿都不耽误公众怎么 " 以为 "。
不要存在任何妄想,请再感受一下 " 何同学对于司机是善意的,没有任何不尊重,但就不打好评,并以不打好评来做自我训练,还发出来 "。
这句要是能被大众接受,我头割给你。
换句话说,何同学 " 对于司机没有恶意 " 的基本立足,对于公众来说,是不成立的。
做公关的,一定要能看出来,公众骂何同学,其实不是骂在 " 不给好评 " 这个被动行为,而是基于何同学对 " 劳动人民在苦难中颤颤巍巍地要了个好评 " 这件事的根本性不认同。
我们翻了一大堆原发内容和评论,列出最受欢迎、并且得到广泛共鸣的几个说法。不相信的话,我们一条一条来看。
" 傲慢 " 是用得最多的。
我们给企业做过无数次提醒,再明确一下哦,现在 " 精英 " 和 " 资本家 " 同等待遇,是劳动人民的对家哦。
精英不再是劳动人民里混得比较好的那拨人,而是跟资本家一样的恶人。
千万粉丝的何同学,肯定不算劳动人民。
在目前的叙事语境中,资本家一律压榨劳动人民,精英一律看不起劳动人民。
何同学的表现,被归结为 " 精英的傲慢 ",会让 " 劳动者寒心 "。
傲慢,放在天主教就是七宗罪之一啊。
按照公关的训练要求,猜对公众会说 " 傲慢 " 完全不够,必须能说出来公众认为的傲慢是什么?
Emmmm ……我凭空没想出来,所以就老老老实实地翻了 20 几篇标题用了 " 傲慢 " 的文章,进行学习。
《13 万网友怒拒一键三连!何同学因傲慢言论狂掉粉》(请聚焦 " 傲慢 ",忽视千万粉丝的何同学掉粉 1 万叫做 " 狂掉粉 ")
《拒绝给网约车好评的何同学,是 " 真实 ",还是 " 傲慢 "?》
《何同学,你傲慢的样子真想让人撤回以前的好评!》
《何同学营销翻车,做个人品牌不能 " 向上讨好、向下傲慢 "》
《何同学的翻车,是精致主义的傲慢》……
结果发现,里面居然一点儿说明何同学怎么傲慢的内容都没有!给我看崩溃了。
同事们一起翻啊翻啊,救济了我几段内容。
捋下这段的意思,不想被说傲慢,要么不拒绝,要么拒绝时候必须客客气气。嘴上答应,根本不做,一点儿问题都没有哒。
这段直接是 " 霸凌 " 了。瑟瑟发抖。
或者,就算你合理化冷漠。
我看了好半天。啊,说好的傲慢呢?
达西先生知道了,都得说一句 " 你们什么档次,跟我用一个词 "。
哦,上面这句,接近傲慢。
再往下看,何同学的傲慢,还会 " 裹挟底层生计 "。
裹挟,是指在一定情况下被迫做某些事情,往往由于种种原因,如外在的压力、强制性规定或者自身处境等,而产生的不得已的行为。
裹挟是什么档次呢?一般来说," 时代 "、" 资本 "、" 流量 " 才有本事 " 裹挟 " 什么。
这里有个技术,把何同学拒绝给某一次出行打好评,直接拉到 " 精英傲慢 " 裹挟底层生计,是典型的 " 泛化 " 操作。
如果单从打好评讨论。不打好评,怎么裹?怎么挟?
精英阶层是少数人吧。他们都不打好评论,要是单量小,对于整体体系没有什么影响;要是单量大,那司机们就都收不到好评," 好评标准 " 就会被重新调整。
但是,拉到整个阶层,精英傲慢裹挟底层生计,是不是就还挺顺的。
再说一遍,公关对于自己肯定是要求 " 用词精准 ",对于公众是要求 " 精准猜出他们的用词 "。
也有说 " 对一线劳动者苛刻 "。
何同学关于给好评标准的描述是 " 除非服务真的很好到我想打好评的程度 ",要说苛刻的话,只能是要求 " 很好 " 有问题?
补一个猜测,以何同学的身份,出门打车应该不是我这种抠门人打的 " 特惠快车 "、" 快车 ",而是 " 专车 "、" 豪华车 "。
我们不讨论 " 专车 "、" 豪华车 " 收入是提升的,劳动强度是下降的,我们只说,如果我打了 " 专车 "、" 豪华车 ",服务本来就是应该好的。本来应该好的,只有更好,才会得到夸赞,不对吗?
再退回来,哪怕就是 " 特惠快车 "、" 快车 ",要求 " 服务很好 " 才会给好评,算是苛刻吗?
你平时打好评吗?不打算苛刻吗?
怎么说,你不打不要紧,我不打也不要紧,何同学不打就有 " 苛刻 " 风险。因为何同学不在劳动人民范畴。
前阵子何同学与库克会面时候端茶倒水的画面,也是广泛使用的对比材料。
网友创作了很多对比," 对库克沏茶,对底层硬刚 "。
" 向上谄媚,向下拒绝 "。
何同学的这句表述 " 除非服务真的很好到我想打好评的程度 ",说的不是都不打,而是 " 真的很好 " 也会打好评的,那库克有没有可能就在何同学 " 想打好评 " 的范围里呢?
如果一个司机在司机圈里,做到 iPhone 在手里圈里的程度,何同学会给好评吗?或者,真心觉得 iPhone 放在整个手里圈里达不到 " 真的很好 " 程度?
好了,上面这些没用。
公关要知道的是,这种对比一出来,肯定死透,一律按照媚上欺下处理。
以及,要充分理解公众组局 " 对照组 " 的惯常操作。
还有一个隐性对比。
何同学当面拒绝,被认为是直接打击劳动人民,会让司机难堪。
何同学对于 " 被拒绝的人会难过 " 这点的考量,肯定是不足的。我们中国,伸手不打笑脸人是基本礼仪。拒绝也要委婉。
换句话说,大部分人认为 " 口头答应,事后不做 " 的伤害程度远远好于 " 当面拒绝,让人下不来台 "。大家做做表面功夫,阳奉阴违是可以接受的。
猛烈提醒大家注意,公众对于事件的评价标准都是一事一议的,都是定制款的,这个话题讲过很多次了。吴柳芳的例子我们讲过。
看了这个例子,得到 " 承诺 " 不重要的结论,你就等着倒大霉吧。
公关需要精准明白,这里承诺不重要是怎么产生的。这哪是让人不舒服,这是打劳动人民的脸啊。
更要命的是,在让司机难堪的同时,何同学还沾沾自喜地发微博。
他们说,何同学把拒绝给好评作为一种克服 " 讨好型人格 " 的锻炼方式,并且拿出来公开 " 炫耀 "。
何同学的整个文本,我起码看了 20 遍了。
我读出来的是 " 何同学在自嘲以前自己好面,连这种拒绝不都敢 ",然后赶紧掐了自己一把,放弃这个想法,按照 " 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 " 的思路走,必须读出炫耀来!
他们都说是炫耀!死脑子赶紧转呀,炫耀起来!
绝杀话术来了。何同学靠千万普通网友的支持走来,却在成名之后,反过来 " 背刺 " 劳动者。
这种说法一出来,基本就大结局了,逃无可逃。
任何逻辑,在我们中国人对底层劳动人民的特殊感情面前,统统一文不值。谁不明白这个,就是谁的错。
我很同意一种说法,一个人对基层劳动者的态度,就是一个人素质的最直接表现:对服务员、对外卖小哥、对网约车司机说了什么,就是一个人对世界、对社会的最真实想法。
因为没有约束,因此不需要掩饰。
如果一个人对于他不需要掩饰的人,也决定不放炮,说的和做的要保持一致,不也是他对世界、对社会的最真实想法吗?
我知道的,这句也没用的。
上面这些,其实还只是很小一部分。
我平时要列的话,会按照:
观点没问题,而且可以说;
观点没问题,不过不该说;
观点有问题,但是可以说;
观点有问题,所以不该说。
然后,把所有路径里的所有点都列出来。
总结起来,网友或者媒体,找出一个点就可以发文章写评论了。
公关要列出所有的具体点。
练去吧。
上文:进入高阶公关广州周末开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