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州窑创烧于唐代,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年的历史,黑釉是耀州窑的传统色釉,早在唐代被大量使用。在耀州窑陈炉博物馆中有一件黑釉 " 上元 " 款双系单柄樽,为清代陈炉窑场烧造,器身刻 " 上元 " 两字,反映了上元节在酒文化中的影响,上元节(元宵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与酒文化的联系源远流长。
上元节宴饮风俗的流行在我国唐宋时期达到鼎盛,朝廷会举办盛大的灯会与宴席,酒是宴饮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唐代诗人苏味道在《正月十五夜》中写道:"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描绘了元宵夜通宵狂欢、饮酒赏灯的景象。宋代《东京梦华录》记载,皇帝会在元宵期间赐酒给群臣,民间也有 " 饮灯酒 " 的习俗,家家户户聚饮祈福。明清时期,元宵灯会常与猜灯谜结合,文人雅士以酒助兴,答错者罚酒,形成 " 酒令灯谜 " 的风雅游戏。古人常借酒抒发元宵情怀,如辛弃疾《青玉案 · 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 " 的浪漫场景,背后不乏酒意的烘托。
元宵节是春节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家人团聚时常饮酒助兴,如饮用桂花酒、黄酒等温和酒类,象征和睦圆满。北方一些地区在元宵社火表演后,村民会集体聚餐饮酒,称为 " 元宵酒 ",寓意团圆驱邪。浙江部分地区用糯米酿制 " 元宵酒 ",专为节日饮用,寓意甜蜜安康。广东珠三角地区宗族在元宵期间集资饮宴,祈求人丁兴旺,酒席上还会为新生儿 " 挂灯 "。
上元节与酒文化的结合,既是欢庆佳节、团聚社交的载体,也体现了中国传统中 " 以酒成礼 "" 以酒助兴 " 的深厚传统,耀州窑陈炉博物馆馆藏的这件黑釉 " 上元 " 款双系单柄樽,正是上元宴饮文化的写照,如今,虽然饮酒习俗逐渐简化,但元宵节饮一杯甜酒或米酒,仍是许多地区保留的温馨传统。
来源 / 耀州窑博物馆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