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网 04-17
预见2025:《2025年中国船舶制造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等)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中国船舶 ( 600150 ) ;中国重工 ( 601989 ) ;中船防务 ( 600685 ) ;江龙船艇 ( 300589 ) ;亚光科技 ( 300123 ) 等。

本文核心数据:工业总产值 ; 三大造船指标,销售收入

行业概况

1、定义

船舶制造行业,即造船业,是现代综合性产业,也是军民结合的战略性产业。作为关乎国民经济发展与国防安全的重要产业,船舶制造行业为海洋开发、水上交通运输、能源运输、国防建设等提供必要的技术装备,是我国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成分。

现代船舶种类较多,可按不同方式对船舶进行分类。具体来看,按船体材料,可分为钢质船、铁质船、木质船、玻璃钢船、铝质船、钢丝网水泥船、混合结构船等 ; 按航行区域,可分为远洋船、近洋船、沿海船和内河船等 ; 按动力装置,可分为蒸汽机船、内燃机船、汽轮机船、电动船和核动力船等 ; 按推进方式,可分为明轮船、螺旋桨船、平旋推进器船和风帆助航船等 ; 按航行方式,可分为自航船和非自航船 ; 按航行状态,可分为排水量船、滑行艇、水翼艇、气垫船、小水线面船、冲翼艇等 ; 按照用途可分为民用船舶和军用舰艇。

2、产业链剖析

在船舶行业链中,上游为原材料、船舶设计及船舶配套设备供应 ; 中游为船舶制造 ; 下游为航运、国防军工、海洋工程装备等船舶应用领域及租赁、维修等船舶服务环节。其中,船舶制造是核心环节,围绕船舶制造环节,船舶行业形成复杂多样的行业链条。

产业链上游涉及环节较多,参与主体类型多元 ; 中游船舶制造行业代表企业有沪东中华造船、扬子江船业、新时代造船、江南造船、外高桥造船、广船国际南沙船厂、大连船舶重工、南通中远海运川崎、北海造船、大连中远海运川崎 ; 下游应用主体包括宁波海运招商轮船中远海能等。

行业发展历程:行业处在结构调整阶段

回首自近代以来 150 多年的发展历程,我国船舶制造业经历了废墟起步、对外开放、世界跨越、继往开来等主要阶段,由千疮百孔到重获生机、由百业待兴到脱胎换骨,见证了时代的兴衰百态,镌刻了实业兴国的永恒。当前,我国已迈入世界造船大国的行列,国际竞争力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基本形成了船舶现代科技创新体系,初步建立了现代高水平的船舶工业体系。

行业政策背景:" 十四五 " 以来政策难道绿色化、智能化

《" 十四五 " 规划和 2035 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我国将重点发展海洋、海事、航运、船舶相关产业,发展方向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发展具体目标包括实施重型破冰船等研制、推进大型 LNG 船舶和深海油气生产平台等研发应用。" 十四五 " 期间,我国船舶制造业的政策引导方向是绿色化、智能化。

行业发展现状

1、中国船舶制造业继续领先全球

2023 年,我国造船国际市场份额已连续 14 年居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地位进一步稳固。以载重吨计,2023 年,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占世界总量的 50.2%、66.6% 和 55.0%,市场份额首次全部超过 50%。2024 年前三季度,三大指标占比进一步提升至 55.1%、74.7% 和 61.4%。整体来看,2018-2024 年,我国造船三大指标所占全球份额均呈上涨趋势。

2、中国三大造船指标同步回升

2023 年,全国造船完工量 4232 万载重吨,同比增长 11.8%; 新接订单量 7120 万载重吨,同比增长 56.4%。12 月底,手持订单量 13939 万载重吨,同比增长 32.0%。,中国造船三大指标均大幅回升。2024 年 1-9 月,我国造船完工量 3634 万载重吨,同比增长 18.2%; 新接订单量 8711 万载重吨,同比增长 51.9%; 截至 9 月底,手持订单量 19330 万载重吨,同比增长 44.3%。

3、规上船舶工业企业经营稳步增长

2023 年,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 ( 包括船舶制造、船舶配套、船舶修理、船舶改装、海工装备制造、航标器材及其他浮动装置的制造 ) 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6237 亿元,同比增长 20.0%; 实现利润总额 259 亿元,同比增长 131.7%。2024 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 3273.5 亿元,同比增长 23.8%; 实现利润总额 222.2 亿元,同比增长 137.3%。

注:2021-2022 年为 1-11 月统计数据,2023 年为全年统计数据。

4、船舶出口金额保持持续增长

根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数据,近几年,我国船舶出口金额保持持续增长。2023 年,我国船舶产品出口金额 318.7 亿美元,同比增长 21.4%。2024 年 1-6 月,我国船舶 ( 及船用配套 ) 出口额达 234 亿美元,同比增长 47.7%。

从出口地区来看,2024 年 1-6 月,我国船舶对亚洲市场出口额达 110 亿美元,同比增长 30.8%,占比 46.6%,位列第一,亚洲依然是我国最大的船舶出口市场 ; 对非洲市场出口额为 45 亿美元,同比增长 45.5%,占比 19.3%,上升至第二 ; 对欧洲市场出口额为 40 亿美元,同比增长 161%,占比 16.9%,位列第三位。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江苏船舶制造行业发展最强劲

从国内船舶制造主要企业区域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辽宁、山东、江苏、上海、广东五省,代表企业区域分布较为集中。

从造船完工量来看,根据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披露的信息,2023 年,我国造船完工量 Top5 省市,依次为江苏省、上海市、辽宁省、浙江省和山东省,其中江苏是我国船舶海工产业第一大省,Top5 省市造船完工量占全国份额的 87.6%。

2、企业竞争:船舶制造市场企业集中度较高

中国造船行业目前的竞争格局中,头部企业为特大型央企——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于 2019 年 10 月 14 日由原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原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联合重组成立,有科研院所、企业单位和上市公司 104 家,资产总额 8900 亿元,拥有我国最大的造修船基地,是全球最大的造船集团。2023 年中国手持订单量排名前 10 的船厂中,沪东中华造船、江南造船、外高桥造船、大连船舶重工及等都是其下属造船企业。

从市场集中度来看,我国船舶制造行业的市场集中度较高,无论是根据造船完工量,还是根据新接船舶订单量,2023 年,中国船舶制造行业 CR10 都高达 58% 以上,主要是因为船舶制造行业具有高技术壁垒、高资金壁垒等投资特性。但从近几年造船市场集中度趋势来看,从 2020 年开始呈现逐年下降的态势。

从 2024 年上半年全球新船订单量来看,中国造船企业共计承揽 18068882 修正总吨 ( 705 艘 ) ,占比 64.31%,其中中国船舶集团以 713.9 万修正总吨、179 艘位列全球第一,全球 TOP10 企业如下:

产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政策引导,绿色化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船舶制造行业未来发展或有三大趋势,即绿色化、智能化,市场集中度上升,船舶制造企业向前一体化,具体分析如下:

2、我国经济运行质量改善,预期船舶制造市场继续增长

展望未来,全球经济增速将进一步放缓,加上地缘冲突不断等因素影响,全球航运业和造船业将面临更多挑战,但随着行业脱碳进程加快,对新造船市场将产生积极作用。结合外部宏观环境走势,初步预测到 2030 年我国造船完工量将超过 5500 万载重吨,2025-2030 年复合增速将在 3%-5% 之间。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船舶制造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 咨询 / 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 APP】,还可以与 500+ 经济学家 / 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 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中远海运 中国船舶 制造业 产业链 川崎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