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报 04-17
上门维修怕遇价格“刺客” 社区维修服务该找谁?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社区云打破社区治理壁垒,也须突破居委会与物业的协同壁垒

作者/   IT 时报记者    沈毅斌   潘少颖

编辑/   潘少颖    孙妍  

3 月 31 日,杨浦区四平路街道公交新村居委会在社区云平台发布一则 4 月 2 日 " 亲子携手做青团 " 的活动消息,很快,20 个名额被一抢而空,供不应求。" 有了社区云的协助,居委会干部发送活动消息更加及时,居民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 公交新村居委会主任胡云对此深有感触。

从最初的试点探索,到如今覆盖全市多个社区,社区云已悄然融入上海居民的日常生活,不仅打破了居民与居委会之间的信息壁垒,让社区大小事务都在 " 云端 " 高效流转与沟通,还成为社区治理与服务必不可少的数字化平台。

实际上,社区云除了是信息平台,还是服务平台,居民的大事小情都能在这里找到解决之道。

今年央视 3 · 15 晚会,曝光了第三方线上维修平台啄木鸟上门维修乱收费情况,侵害居民财产安全。如果居民遇到需要临时开锁、紧急维修等问题,社区云作为上海居民最常用的数字化平台,能否迅速响应,彰显社区数字服务的高效呢?

带着疑问,《IT 时报》记者近日先后走访了公交新村、凌兆八村、三林苑等多个社区,在感受社区云拉近居委会和居民距离的同时,也发现大部分社区的社区云中,并未提供线上维修服务,物业电话依旧是主要的报修渠道。多位居委会主任向《IT 时报》记者表示,希望此功能尽早上线,为居民提供安全可靠的维修服务。

激活社区治理的 " 神经末梢 "

公交新村居民区是上海典型的老公房、商品房混合型小区,有 1700 多户人家,共 3500 多位居民,60 岁以上老人占比超过 40%。

" 我们的责任是把社区云上有限的功能用活。" 胡云向《IT 时报》记者做了类比,居委会是社区治理的 " 神经主干 ",居民则是 " 神经末梢 ",社区云如同主干与末梢的连接器,发挥最大能力,才能共同治理好社区。

当前,公交新村社区云有 " 通知公告 "" 社区动态 "" 社区活动 "" 议事厅 " 等多个功能,居民可以知晓最新的社区消息,还能参与其中,如怎么治理乱停乱放、监督飞线充电等,形成人人监督、人人共治的社区氛围。

如何让工作繁忙的年轻居民和信息相对闭塞的老年居民 " 知云 "" 用云 "?公交新村居委会想到的切入点是,办活动。

让胡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次 " 灭火器焕新 " 活动。小区共 60 多栋楼,每栋楼高 7 层,以往,居委会工作人员需要每两层放置两罐灭火器,要更换近 400 罐灭火器。此外,还需要对消防通道进行检查整治。

" 这不是一次向小朋友提供消防安全知识的好机会吗?" 胡云在社区云上发布了一项关于消防安全和楼道整治的亲子活动,并表示居委会可以开具社会实践活动证明。一时间,报名者无数,25 组家庭很快招募完成。

活动当天,居委会工作人员根据家庭住址安排对应的小朋友,负责治理附近的两个楼栋。仅半天时间近 400 罐灭火器全部更换,在专业消防人员指导下,小朋友也学习到使用灭火器的正确方法。

此外,公交新村还通过社区云举办过 " 红屋顶花园 " 露天电影、老年人血压健康检查、清明节做青团等多项活动," 这些一举多得的活动,不仅为社区工作人员减负,也增加了居民对社区活动的参与感和社区云的黏性。" 胡云说。

解决居民 " 安全事 "

居委会的日常工作,如今也离不开社区云的辅助。浦东新区东明路街道凌兆八村建于 20 世纪 90 年代,属于老旧小区。1700 多户人家约 3700 多人,其中 60 岁以上老人近 1400 位。

老人是社区活动的主要人群,社区云上的 " 议事厅 " 功能,便可以时刻反馈社区治理建议,如楼栋铁门坏了,存在安全隐患;哪里道路不平,行走不便等话题,形成一套如何 " 收集—处置—反馈 " 的社区治理闭环。

凌兆八村毗邻前滩和世博园,还是一个租房人群较多的小区,住户信息也时常变动。凌兆八村居委会主任沈文杰告诉《IT 时报》记者,通过与公安系统联网的 " 综合采集 ",居委会在走访居民时,可以将居民信息同步到公安大数据上,让社区更加安全。

租客多的另一方面,让开锁换锁也成为需要关注的安全问题。沈文杰介绍,目前小区的线上能力主要来自社区云,但目前还不提供开锁换锁等线上服务。为了解决居民这一需求,居委会联系到在附近市场开锁店且在公安备过案的锁匠,专门为小区居民提供开换锁服务,已经持续了十几年。居委会把开锁店的联系电话张贴在各楼栋宣传栏上,方便居民联系。

维修服务主要依靠物业提供。2024 年 11 月,凌兆八村新招聘了一家物业公司入驻,通过拨打紧急报修电话,可以提供如马桶堵塞、水管漏水、电线损坏等 24 小时维修服务。

《IT 时报》记者通过居委端社区云发现," 物业管理 " 功能包括物业电话、物业基本信息和物业报修三大功能。不过,物业报修功能尚未开通,需要由物业系统开通后,社区云才能接入,居民和居委会才能使用线上报修功能。

记者手记

让紧急临时性需求 " 上云 "

如今,社区云已经升级至 2.0 版本,社区数据实现了上下对接互通,在打破传统社区治理壁垒的同时,成为居民和居委会使用最多的社区线上平台。

不过,随着需求增多,社区云部分线上功能还需要不断完善,尤其是自 3 · 15 晚会曝光第三方线上维修 " 刺客 " 后,居民的紧急临时性需求与权益保护需提上议程。浦东东明路街道三林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王敏坦言,作为居民,自己家如果需要维修,大多会使用第三方维修平台。

《IT 时报》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不少居民也首选第三方维修平台,原因包括物业维修效率欠佳、找不到物业、维修质量不高、收费不合理等情况,导致物业责任被居民逐渐淡忘。对居委会而言,也会增加诸多工作。

" 我们有时像居民和物业之间的润滑剂。" 沈文杰表示,有些老年住户遇到维修难题会习惯性找居委会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联系物业后,再转接给居民。若物业没法完成维修,居委会有时还需要出面协调解释,如缺乏零件,不能维修;人手紧缺,不能及时上门等。

" 作为居委会工作人员,同时也是居民,我们也希望社区云能衍生出更多便民功能。" 胡云坦言,居委会和物业其实是两个部门,若没有统一的牵头人,物业线上报修功能将无法接入社区云,为居民提供服务。

面对居委会和物业之间的壁垒,也许社区云能起到连接作用。在现有的物业基本信息基础上,上线物业报修功能,明确价格、上门时间和服务范围,为居民提供便利可靠的服务。同时,公开物业和居委会的职责范围,也能避免责任不清而出现纠纷。

社区云的 " 议事厅 " 功能,还可以设立物业维修讨论区,居民可以随时在此反馈维修问题、提出建议,让物业及时回复处理进展,形成良好的互动。

他山之石

多一个渠道 多一份靠谱

《IT 时报》在今年 3 · 15 期间,曾报道上门维修高价收费现象,有年轻女性在半夜需要临时开锁,通过第三方平台找上门服务的锁匠,无奈被收了 3000 多元。

生活中,总会和 " 意外 " 不期而遇,一旦遇到门锁故障、管道爆裂等需要立即解决的突发状况,情急之中的居民怎么找到靠谱的平台?

以开锁为例,《IT 时报》记者在随申办市民云中搜索 " 开锁 ",能搜到 " 本市开锁业地址查询 ",可以根据所属区和街镇查询附近的开锁店铺,并打电话联系,随申办市民云作为一个全民政务 App,提供的信息相对比较靠谱。

此外,有的小区有物业自运营的 App,提供社区活动、物业公告、缴费、维修等线上服务。

点击 " 开锁换锁 ",选择某家开锁公司,发起预约,商家接单后,就能上门服务。《IT 时报》记者注意到,排名第一的开锁店家被标注为 " 平台精选 ",价格为 100 元起,其服务流程显示,下单后有电话确认,服务人员上门,并检修报价。

" 这是我们公司合作的商家,经常有业主使用,已在公安备案,一般正常时间下单,半小时左右锁匠就能上门,如果半夜等特殊时间点,会产生夜间上门费,速度也可能稍慢。" 该小区物业工作人员告诉《IT 时报》记者。

对于居民来说,物业自营的 App 也是一种选择渠道,以备不时之需。水管漏水、电线损坏等 24 小时维修服务。

排版/ 季嘉颖

图片/ IT 时报  

来源/《IT 时报》公众号 vittimes

E N D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上海 央视 商品房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