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科技 04-17
Switch 2强上TFEX卡引众怒,只因存储不容低配高价?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2025 年 4 月,任天堂 Switch 2 正式发布,其中新机型改用了价格更贵的 microSD Express(下文简称 TFEX)记忆卡。因直接影响了玩家的体验,大量 Switch 老玩家对任天堂这一行为表示抗议,更有人怀疑「任天堂和 SD 卡行业有内部交易」,在为存储卡行业清库存。

图片来源:任天堂

以小雷自己给 Switch、相机配备的雷克沙存储卡为例,原本使用的 Lexar Play HS SDXC 256GB(V30U3A1)售价仅 169 元,但同品牌同容量的 SDEX 卡(Play Pro 系列)价格直接来到了 689 元。

从名字上看,SDXC 和 SDEX 只差一字,但为什么能拉出 3 倍的差价呢?想解释这个问题,我们还得从和 USB 接口名字一样复杂的 SD 卡标记开始讲起。

因 microSD 和 SD 卡只是产品形态上的区别,两者使用的是同一套技术、速度指标,所以这里小雷拿自己平时用的 SD「大卡」来给大家做讲解。

图片来源:京东

首先,我们找到卡片正中间的 SDXC 标记。很多人以为这是卡片速度标记,其实不然——这是卡片文件系统的标记。如果我们把最早的 SD 卡也算上的话,这一栏常见的标记有三种:SD、SDHC 和 SDXC,分别对应 FAT16(FAT12)、FAT32 和 exFAT 文件存储系统。

而三种文件系统对数据最直接的影响体现在「单个文件大小」上:FAT16、FAT32 和 exFAT 能存储的单文件大小上限分别为 2GB、4GB 和 16EB。可能有人会好奇「单个文件大小」的实际意义:

对专业影像用户来说,这意味着用 SDXC 卡拍摄时不再需要每 4GB 就断一下文件记录,可以连续拍超长时间的视频;而对游戏玩家来说,SDXC 也意味着游戏文件不需要拆分成一堆小文件,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顺序读写的速度。

说完文件格式,我们再看到 SDXC 标记右边的罗马数字「II」标记。和刚刚讲过的 SDXC 标记一样,这也不是直接速度标记,而是 SD 卡数据所使用的「总线」标记:「I」和「II」分别对应 UHS-I 和 UHS-II 两种不同总线技术,对应的理论速度上限分别为 104MB/s 和 312MB/s。

尽管 UHS 总线并不是卡片的「直接速度标记」,但其仍决定了卡片读写速度的上限。所以对于有高像素高速连拍需求的影像用户来说,我仍建议大家优先选购 UHS-II 卡片。

而在 Express 卡中新增的 EX 标记,代表卡片使用的是更快的 PCIe 总线。技术上,SDEX 卡有使用 PCIe 4.0 通道的能力,但因 4.0 控制器成本和发热等原因,大多数 SDEX 卡使用的还是 PCIe 3.0×1 通道。

说完「文件指标」,我们再来看看卡片的速度指标。目前主流的高速卡都会把读写速度直接标在卡面:W、R 分别对应卡片最高写入、读取速度。但因卡片读写的速度上限通常「仅供参考」,为了保证卡片读写速度不会成为相机文件系统的短板,大多数相机品牌都会给出更具体的速度标记要求。

过去,速度标记常用 C「X」表示,共有 C2、C4、C6、C8、C10 五个等级,「X」代表卡片正常工作时写入速度下限(单位为 MB/s)。但随着高像素相机时代的到来,「最低 10MB/s」的速度已经没有参考意义——专业相机随便一张照片都能轻松突破 10MB 的大小,即使相机有高速机内缓存作为缓冲区,但 C10 依旧成了相机连拍的短板。

图片来源:SD 卡联盟

于是行业提出了全新的速度标准 U「X」,常见的有 U1、U2、U3,其中「X」×10(MB/S)即为卡片的写入速度下限,U1 也等于以前的 C10。也正因如此,C「X」标记也被 U「X」标记实质性取代。

而在视频时代,为了应付视频拍摄带来的高速顺序写入需求,SD 卡联盟提出了全新的速度标准 V「X0」,常见的有 V30、V60 和 V90。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已经猜出来了—— V 后面的速度即卡片保证的写入速度下限,单位为 MB/s;和之前一样,V30 也可以等同于 U3。

但针对 SDEX 卡,SD 卡联盟还提出了一个全新的速度标记体系:Class 150/300/450/600。看完刚刚讲过的 C10-U3-V90 进化史,相信大家一眼就能看出,这里 Class 后面的数字代表其写入下限。

只不过因 SDEX 卡在数码行业并不常见,有 NVMe Express 超高速读写需求的用户普遍选择更成熟、更高速、更稳定的 CFexpress Type B(CF-B)卡,这种卡片本质上就是一个小型固态硬盘,所以这套 Class 速度标记并未真正推广开来。

大篇幅介绍完 SD 卡的各项标记和标准,我们终于能聊聊为什么任天堂强制使用 TFEX 卡的决定会引发众怒了。

随着游戏体积膨胀,三大游戏主机品牌都意识到机身存储的局限性,允许用户自行为游戏主机扩容;但在具体的扩容策略上,三大主机厂商却选择了不同的路线。

索尼是三大厂商里最开放的一家:PS3、PS4、PS4 Pro 均采用常见的标准 SATA 接口,机身也留出了方便的「检修口」;只要满足硬盘的最低速度要求就能正常使用。

而因为 PS 主机的超长生命周期,其「最低速度要求」甚至比同时期电脑常用的硬盘标准还要低:在 PC 玩家普遍使用 M.2 PCIe 3.0 硬盘时,PS4 Pro 基于「空间换时间」的伪随机读写设计,甚至只要求玩家使用 SATA 3 硬盘。

到了 PS5 时代,索尼放弃了伪随机读写的文件设计,也对硬盘扩容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此时 PCIe 4.0 硬盘已经非常便宜了,玩家们依旧能无压力升级。

图片来源:Xbox

Xbox 的做法就比较有争议了:为了保证「游戏体验」,玩家只能用微软与希捷合作开发的「拓展卡」拓展机身存储。但根据拆解,这个所谓的拓展卡其实就是微软定制的 PCIe 4.0 硬盘,只不过采用了定制 CF Express 接口封装。

毫无疑问,这种用定制硬件收取授权费的做法引起了全体 Xbox 玩家的抗议,但好在定制拓展卡在散热方面用料确实足够,且 Xbox Series X 像 PS5 那样允许用户用外置 USB 硬盘作为「冷仓库」(可储存游戏,但玩的时候需转移至机内固态中)。

再加上 Xbox 在本世代中几乎没有声量,不喜欢微软这一行为的玩家都去买 PS5 了,玩家群体对微软的批评并未持续太久。

而任天堂在 Switch 2 中的做法,可以说精准踩在了用户的「雷区」:价格上,因 TFEX 卡未得到广泛推广,售价极高;技术上、蓬勃发展的 Windows 掌机已经证明了 2230、2242 等小尺寸 M.2 硬盘才是更稳定的选择。可以说在主机拓展存储这件事上,任天堂选择了最吃力不讨好的一种策略。

既然 2242 硬盘才是最适合游戏主机的拓展方式,而 TFEX 卡在稳定性和读写速度方面又无法和 CF-B 存储卡正面对抗,那这种「性能没有价格高」的存储产品,究竟打算卖给谁呢?

从产品来看,TFEX 卡最大的问题倒不是技术本身,而是其尴尬的定位和虚高的价格:专业影像行业早已被 CF-B 和各类直插 NVMe 硬盘垄断;而 PS5 和一系列基于 X86 架构的掌机也更愿意使用「行业通用」的 M.2 固态硬盘。

在小型化设备,比如运动相机中,高速 TF 仍有一定的需求。但小型化设备受功耗限制,对高速数据吞吐的需求非常有限——小雷和同事往运动相机里塞的还是 V30 的卡,拍 4K 高帧率视频也完全足够。

换句话说,TFEX 卡「高读写、小尺寸」这两大特点,都无法为 TFEX 构成「不可替代性」;而 TFEX 在 Switch 2 上市后的火热销量,也证明了任天堂 Switch 2「推波助澜」的作用:

任天堂用一个「公开标准」,把用户推向了「高价低配」的封闭生态中。

当然了,考虑到存储行业的发展,在云存储依靠高速 5G 网络全面铺开之前,本地拓展存储的需求注定不会消失。随着手机品牌在高像素赛道的持续发力,手机行业也有可能重回 TF 卡扩容的时代。

但在闪存芯片技术壁垒被攻破,雷克沙、长江存储等高性能国产存储以更低的价格进入市场的 2025 年,属于高价存储的市场已经越来越小了。

但 SD 卡联盟也不是完全没有推广 TFEX 卡的可能性:在我看来,SD 卡联盟完全可以和微信搞好关系,推出专门用来存储、转移微信聊天记录的产品。毕竟在 Switch 2 上「高速」加载游戏,远不如让微信收到的文件、图片永不过期,聊天记录可以快速转移来的重要。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任天堂 switch 雷克沙 京东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