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原神》开启了移动游戏的 3D 开放世界的画质竞速后,《鸣潮》《逆水寒》等作品进一步将 " 画质内卷 " 拉到了新的高度。高画质、高帧率已成为主流标配。玩家的期待也在升级:不仅要画面更强、帧数更稳,还希望有更沉浸的体验、更多的创新玩法——移动游戏正迈入 " 精品化体验 " 的新时代。
但这些期待,在硬件层面往往是互相冲突的,高画质与高帧率,随之而来的就是手机发烫 + 续航下降,芯片跑得越快,玩家反而越容易掉出 " 好体验 "。
那么是否有可能实现 " 高画质 + 高帧率 " 与 " 低发热 + 长续航 " 的共存?答案或许就藏在 MediaTek 天玑开发者大会里。作为受邀嘉宾参加的雷科技,在游戏体验专区就看到《鸣潮》《三角洲行动》等多款移动游戏的展台并提供了试玩,高画质 + 满帧运行基本信手拈来,可以说在大会还未开始前,天玑 9400+ 就已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过,搭载天玑 9400+ 的一众旗舰手机也只是开胃菜,看着一众 AI 应用和游戏的展台,我有预感 MediaTek 的重头戏并不止这些。
MDDC 2025 以 "AI 随芯,应用无界 " 为主题,将聚焦 AI 技术在移动端的融合应用,天玑作为领先的移动平台,凭借强大的性能和开放的生态,正在成为驱动智能生态创新的核心引擎。
作为此次大会的重头戏,天玑 9400+ 正式亮相,该移动平台采用了业界领先的第二代全大核架构,拥有 1 个主频高达 3.73GHz 的 Arm Cortex-X925 超大核、3 个 Cortex-X4 超大核和 4 个 Cortex-A720 大核。这样的架构设计在手机 SoC 中相当激进,八颗核心均为高性能核心,带来了强悍的单线程和多线程处理性能,足以应对开放世界、大型多人等复杂游戏场景。
而在 CPU 架构之外,天玑 9400+ 的 GPU 表现也十分亮眼,通过与 Arm 等合作伙伴的深度合作,MediaTek 能够提前介入 GPU 等芯片 IP 的开发计划,利用自己积累的技术经验确保 GPU 的性能和能效都可以达到行业顶尖水平。
天玑 9400+ 内置的 G925 GPU 就是该合作的成果,不仅支持最新的 Vulkan 图形接口,而且增加了多种 AI 特性支持,使其能够在提供惊艳画质的同时维持满帧运行,也正是借助这些 AI 特性,天玑 9400+ 在处理高负载游戏场景时也能兼顾能效,成为 " 稳帧不发热 " 的关键支点。
在硬件之外,MediaTek 围绕天玑 9400+ 打造了一整套支撑 " 真实体验 " 的技术体系。其中,天玑星速引擎的自适应调控技术是最大亮点,它可以实时监测游戏负载,在确保满帧运行的同时智能调控功耗,解决以往高画质游戏 " 帧率不稳,手机发热 " 的痛点。在实际测试中,仅基于天玑星速引擎的优化《王者荣耀》就实现了 18% 的功耗下降。
功耗的优化对于玩家的价值不言而喻:更低的功耗意味着发热降低、续航延长,玩家可以更长时间地稳定享受游戏而不必担心设备过热或续航锐减。为了让星速引擎可以适配更多的游戏,MediaTek 与谷歌展开深度合作,将该技术融入 Android 的新版动态性能调度框架中,同时还与头部厂商合作进一步打磨优化方案,通过软硬件的协同为全球玩家提供更好的体验。
与此同时,为了满足玩家不仅要高画质,还要高帧率的需求,新一代的倍帧技术,通过芯片级的插帧算法将原有画面的帧数加倍。以现场展示的《无限暖暖》为例,这款采用 UE5 引擎开发的开放世界手游在天玑 9400+ 上成功实现 60 帧满帧运行的成绩,而且能以低功耗畅玩,其中的关键就是利用倍帧技术将 30 帧的原生画面提升到 60 帧,用更高效的方式完成画面渲染。
可以说,MediaTek 以自适应调控技术 + 倍帧技术,彻底改写了行业内对移动游戏 " 要性能就难免发热耗电 " 的传统认知,让高帧率和低功耗可以兼得,也让游戏厂商可以为玩家提供更高画质的游戏。
是的,目前的移动游戏画质其实还远没达到上限。除了逼真的建模外,玩家对光影效果的追求也愈发凸显。针对这一趋势,MediaTek 推出自研 OMM 追光引擎,配合天玑 9400+ 的硬件级光追能力,可以在移动端实现细腻的光影和立体效果渲染,让移动游戏第一次有机会呈现接近 PC 的画质效果。换句话说,移动游戏终于有机会触碰 PC 端的视觉天花板,向 " 沉浸式体验 " 迈出关键一步。
在 MediaTek 与腾讯合作的《暗区突围》里,就通过天玑 OMM 追光引擎实现了接近 PC 级别的骨骼细节和拟真光影,大幅提升了游戏的沉浸感,同时也为其他游戏厂商 " 打了个样 ", 对整个行业而言,这不仅是一次视觉革命,更是打造下一代移动游戏体验的起点。
而在画质之外,MediaTek 也在探索更多有益于玩家游戏体验的新功能,比如端侧 AI 应用。借助天玑 9400+ 带来的更强的推理能力,手机可以在本地运行复杂的 AI 模型。
在此基础上,MediaTek 与《王者荣耀》《永劫无间》等游戏合作,在手机端部署了语音合成(TTS)、语音识别(ASR)以及大语言模型(LLM)等 AI 模型。基于这些本地 AI 模型,玩家在游戏中与 NPU 对话和交互的延迟和体验都得到显著优化,比如《永劫无间》里的 AI 队友,就可以在瞬息万变的战斗中快速通过对话理解你的意图,然后做出对应的操作。玩家与 NPC 的关系,也从 " 执行命令 " 演进为 " 实时协作 ",真正朝着智能陪伴迈出一大步。
对于移动游戏行业来说,AI 为移动游戏带来了超越 " 画质 " 和 " 玩法 " 的第三维竞争力——沉浸式交互。随着端侧 AI 能力的提升,未来手游中的角色智能、剧情生成、个性化内容等将让每位玩家都能拥有属于自己的游戏剧本,而这正是传统游戏时代无法实现的愿景。
围绕着天玑移动平台,MediaTek 正在为移动游戏勾勒一个未来蓝图:手机游戏不仅拥有端游级画质,还能用 AI 满足玩家不同的娱乐需求,提供与当下完全不同的游戏体验。
当然,仅靠硬件性能和系统优化远远不够。真正决定体验规模化的,不是跑分,而是开发效率——从源头上解决功耗调优、帧率适配等问题,才能让好体验不止于 " 个别游戏 ",俗话说得好:"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平台的核心,在于是否能真正赋能开发者。
为此,MediaTek 正式发布了天玑开发工具集,包含两大重量级工具:Neuron Studio 和 Dimensity Profiler,这些工具横跨 AI 应用与游戏开发领域,为开发者提供了一站式的可视化开发支持。
其中,Neuron Studio 主要面向 AI 应用的开发,可以实现从模型训练、优化到部署的全流程优化,为开发者节省大量的调试时间。基于该工具,开发者可以轻松在游戏中部署 AI 应用,并且将其调整到最佳状态,让移动游戏快速拥抱 AI 生态。
而 Dimensity Profiler 则专注于游戏性能分析与优化,作为业界首个系统全性能一站式分析工具,可以为开发者提供 CPU、GPU、NPU、内存、帧率(FPS)、温度、功耗、网络等核心性能指标,以及实时监测、记录回放、逐帧分析甚至深度回放等多种分析模式,帮助开发者快速定位问题并提供优化建议。
对于手机厂商和游戏开发者来说,Dimensity Profiler 让专家级的游戏优化成为触手可及的事情,原本需要专家团队花费数日时间进行调试的问题,现在一个人就可以解决。在雷科技看来,Dimensity Profiler 的发布对个人开发者和小型游戏工作室是个重大的利好,不仅让他们有能力和大厂站在一条起跑线,还能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游戏玩法和剧情的优化上。
同时,MediaTek 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将系统级的优化能力交到开发者手中,构建一个从全链路的全新移动游戏生态。就像 PC 游戏并不只有 3A 大作,独立游戏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样,未来的移动游戏也不仅仅属于大厂,所有开发者都可以在这个新的平台上展现自己天马行空的想法。
其实,MediaTek 对游戏开发者社区的投入并不是最近才开始的,早在 2017 年,MediaTek 就前瞻性地开始布局移动平台和游戏引擎的协同优化技术,也就是如今 " 天玑星速引擎 " 的前身。彼时《原神》项目刚刚立项,从移动游戏到手机厂商都还没有芯片级优化的概念,但是 MediaTek 认为移动游戏未来必然会像 PC 游戏一样走向高画质,基于手机的小型移动设备属性,优化将成为未来的重中之重。
所以 MediaTek 一方面在自研优化技术的方向上不断投入资源,另一方面也在联合游戏开发者、游戏引擎厂商,包括 GPU IP 供应商 Arm 和手机整机厂商,一起探索更好的游戏优化方案。正是借助这种广泛的合作关系,MediaTek 能够更好地了解游戏开发者的真实需求,并将其融入芯片和开发工具的设计中,以此实现生态的正循环。
正是因为有着多年的积累,MediaTek 才能在 AI 时代来临后,在 2024 年率先启动天玑 AI 先锋计划,并邀请多个 AI 应用和游戏开发团队参与到生态创新中。同时,在 MDDC 2025 上,MediaTek 也进一步公布了与多个手机厂商和互联网头部企业的合作,也就是 " 天玑智能体化体验领航计划 "。
通过一系列开放合作计划,MediaTek 将芯片厂商、终端伙伴、游戏开发者等串联成紧密协作的生态链,打造共创共赢的开发闭环。以技术为锚、工具为桥、生态为网,完成高端化的三次超车:产品性能超车、开发能力超车、产业生态超车。
可以说,从工具赋能到生态共建,MediaTek 正在驱动移动游戏产业进行一场深刻的变革,并希望让产业生态上的每一个人都因此受益。
随着移动游戏进入新的时代,PC 级建模、硬件级光追等特性的出现,事实上已经让单纯以跑分高低、极限帧率为基准,评判移动平台游戏性能的方法失去权威性,而且对于玩家来说,纸面上的数据也远不如真实体验有意义。
举个例子,两部搭载不同移动平台的手机,一部可以在高画质下长时间稳定 50 帧运行《鸣潮》,另一部则是高画质下前期 60 帧,15 分钟后因为过热帧数开始在 30-45 之间波动,那么哪一部手机的游戏体验会更好呢?显然是前者。
不是为了刷新数据记录而做优化,而是为了玩家体验去做优化,这就是 MediaTek 与生态合作伙伴们的想法,并且以此来打破仅凭硬件参数就论高下的固有思维。可以说,MediaTek 想要的不再只是跑分排行榜上的名次,而是更多地关注为用户带来了怎样的提升,为行业又创造了多少新的可能。
在雷科技看来,MediaTek 正通过强大的平台能力和生态战略,扮演着移动游戏与 AI 融合发展的核心驱动者角色。而天玑 9400+ 所代表的旗舰硬件性能,加上星速引擎、倍帧、光追、端侧 AI 等前沿技术,也将为移动游戏打开了通向未来的大门。
毫无疑问,移动游戏正在迎来更好的发展契机——从大模型驱动的智能 NPC、到移动端 UE5 引擎打造的沉浸世界,再到跨终端无缝的交互体验,都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却也都离不开底层平台的支持,而 MediaTek 已经用天玑平台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与担当。
可以期待,随着平台、工具与生态的协同发力,在 MediaTek 的引领下,移动游戏将真正实现 "AI 随芯、应用无界 " 的愿景。更重要的是,这不仅是一次体验跃迁,更是产业结构的一次重构。游戏生态 " 全明星 " 阵容已集结,下一场变革,正在发生。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