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啊鲁
前言:
如果要问商品市场中什么产品最为畅销,那么我相信一定不会是高级和旗舰定位的系列。虽然做工用料和体验都极为优秀,但高昂的售价注定它们曲高和寡。而更接地气的主流产品受众注定是注定是最广的。就以大众汽车举例,卖得最多的一定不是辉腾,而是高尔夫。同理可知,最近几个月发布的 RTX 50 系列显卡,从 RTX 5090 D 到 RTX 5070,可以说基本覆盖了万元至 5K 预算的用户。
其实在 3K 价位段以及 1080P 分辨率用户群定位,老黄还是有对应的新品,没错,今天要说的是 RTX 50 系列家族中的新秀:GeForce RTX 5060 Ti。啊鲁已经提前拿到,型号是七彩虹 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OC 16GB,今天就来为大家深度体验一番。
Blackwell 架构亮点:
1. 第 5 代 Tensor Core
与上代 Ada 的 Tensor 类似,Blackwell 的 Tensor 核心支持 FP16、BF16、TF32、INT8、INT4 以及 Hopper 架构的 FP8 Transformer Engine。RTX Blackwell 进一步新增对 FP4 精度格式的 Tensor 核心运算支持,能更好的满足现阶段 AI 应用加速和游戏中 AI 渲染的需求,使 AI 吞吐量翻倍,内存需求降低 50%。并搭载了全新的第二代 FP8 Transformer Engine,这点与数据中心级 Blackwell 功能上是一致的。
2. 第 4 代 RT Core
Blackwell 架构中的第四代 RT 核心在光线 - 三角形相交测试方面的吞吐量是 Ada 架构的两倍。说人话就是,实现光线追踪效果更高效,能更好支持神经网络网络渲染技术。
3.AI 运算管理器
它能够实时调度资源,确保在神经网络渲染、帧生成和 AI 驱动的游戏交互中实现智能化的任务分配。这种设计不仅带来了更高效的性能输出,还让显卡在游戏渲染和 AI 运算之间实现了绝佳的平衡,确保帧的间隔均匀,对话类型的 AI 能够及时响应,玩家的游戏体验一致性能够比较好的保障。
4. 针对神经网络着色重组优化 SM
Blackwell 使用了新的 RT Core 和 Tensor Core 设计,进一步增强了神经渲染能力,性能高达 125 TFLOPS。相比于上一代的 Ada 架构的 SM,Blackwell SM 在每个时钟周期内提供了翻倍的整数运算吞吐量,从而有助于提升神经着色至关重要的地址生成工作负载。
5. 新显存 GDDR7
Blackwell 架构首次引入了对 GDDR7 显存的支持,标志着显存技术的又一次重大飞跃。
这一改进不仅提升了显存带宽,还优化了整体系统的能效表现,为高负载任务(如游戏、AI 计算等)提供了更强大的支持。简而言之,GDDR7 通过创新的 PAM3 编码技术,实现了 " 既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吃得少 " 的目标,为 Blackwell 架构带来了显著的显存效率提升。
6. 关于 DLSS 4?
DLSS 4 采用全新的 Transformer 模型架构,相较于传统相比卷积神经网络 CNN 模型,其参数量提升了 2 倍,同时计算性能提升了 4 倍。这一进步不仅增强了画质的稳定性,还能提供更多细节,极大地优化了游戏画面的呈现效果。
关于 GeForce RTX 5060 Ti 的规格:
RTX 5060 Ti 16GB 显卡采用了 GB206-300-A1 核心,使用台积电定制的 4N 工艺打造,芯片面积为 181mm ²。与此前 RTX 50 系列中大多数采用 PCIe 5.0 × 16 带宽的产品不同,这款显卡采用的是 PCIe 5.0 × 8 带宽,这一点需要留意。
性能方面,该显卡配备了 4608 个 CUDA 核心,Boost 频率高达 2572MHz,搭载了 16GB GDDR7 显存,位宽为 128 位,显存带宽可达 448 GB/s。此外,它还拥有 48 个光栅单元和 144 个纹理单元,整体参数配置相当均衡。最新的 GPU-Z 2.65.1 版本已经完全识别出 GeForce RTX 5060 Ti 所有参数,运行 bus interface 时能看到 iGame RTX 5060 Ti Ultra 三风扇显卡核心频率最高跑到 2880MHz。
测试平台配置:R9 9950X3D+X870+DDR5 6400MHz 16G*2+ 额定 750W 电源。
PS:以下所有测试均在显卡开启一键超频状态下进行。
3D 性能理论测试:
综合表现来看,iGame RTX 5060 Ti 16GB Ultra 三风扇显卡在大多数测试中全面领先 RTX 4060 Ti 8GB,提升幅度在 17%~33% 之间。。
DLSS4 专项测试:
从上图可知,在 DLSS 4 的帮助下,2K 模式下有着 3.96 倍的性能提升,4K 模式下最高带来 5.4 倍性能飞跃。可见分辨率环境越 " 残酷 ",DLSS 4 的神力越大!
DLSS4 游戏测试:
《赛博朋克 2077》是较早支持 DLSS 4 的游戏了,从上图能看到 DLSS 4 在 2K 分辨率下原生只有 34 帧,基本上幻灯片了,开了 DLSS 后大放异彩!从原生 34 FPS 到 DLSS 2 的 57 FPS,性能提升了约 67%, 使用 DLSS 4(2x)后,性能比 DLSS 2 又提升了近 67% ,3x 模式达到 132 FPS,接近原生的 4 倍性能。4x 模式更是达到了 164 FPS,性能提升近 382%(相比原生)。
《黑神话 : 悟空》目前刚刚加入对 DLSS 4 的支持,原生画质下帧率只有 26,妥妥幻灯片,DLSS 4 来了之后尤其是 3x 和 4x 下极大提升帧率,帧率基本破百高帧畅玩黑马骝不是梦!
DLSS 技术在这款游戏中的表现非常显著。每一级别的 DLSS 4(从 2x 到 4x)都带来了显著的性能提升。从原生分辨率的 19 FPS,到 DLSS 4(4x)模式下的 118 FPS,帧率提升超过 5 倍。这显示了 DLSS 技术在保持高性能的同时,能够显著提升画面质量,尤其在要求较高的游戏中表现尤为突出。
热门游戏测试:
光栅化游戏对 RTX 5060 Ti 来说是小菜一碟了,妥妥的流畅无压力!
功耗和温度:
在室温 31 ℃的环境下,使用 Furmark 对 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三风扇显卡进行 10 分钟时长的满载烤机,显卡 GPU 温度为 68 ℃,此时显卡功耗为 181W,GPU 加速频率最高去到 2902MHz。
生产力、AI 性能测试:
iGame RTX 5060 Ti 16GB Ultra 三风扇显卡领先 RTX 4060 Ti 8GB 约 22.8%,在 1080p 和 H.265 ( 4K ) 的导出效率中,iGame RTX 5060 Ti Ultra 平均领先超过 33%,而 H.265 4K UHD 则导出水平相当。
根据 Blender 基准测试的结果,iGame RTX 5060 Ti Ultra 三风扇显卡相比 RTX 4060 Ti 的三个场景的综合平均性能提升约为 17.28%。
iGame RTX 5060 Ti 16GB Ultra 三风扇显卡在 V-Ray 渲染测试中的表现明显优于 RTX 4060 Ti,提供了约 35% 的性能提升。
利用 Procyon 进行 Text Generation 测试,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16GB Ultra 三风扇显卡的 PHI3.5 得分 3101,MISTRAL7B 得分 2995,LLAMA3.1 得分 2636,LLAMA2 得分 2709。而 RTX 4060 Ti 8GB 由于显存所限无法运行 LLAMA2 模型,在所有能对比的模型中,RTX 5060 Ti 16GB 的性能都显著优于 RTX 4060 Ti 8GB。尤其在 LLAMA3.1 上几乎提升一倍,说明它在处理较大模型时优势明显。从 RTX 4060 Ti 升级到 RTX 5060 Ti,不仅是显存翻倍,推理效率也获得平均 48.9% 左右的提升(三项平均)。
显卡鉴赏:
iGame RTX 5060 Ti Ultra 三风扇显卡外包装装延续了 iGame RTX 50 ULTRA 系列的特色:产品立体 3D 渲染图 + 白色 + 桃粉进行点缀,看起来颇具潮流气息。左下角的 16GB GDDR7 标明了它是大显存版本,
从显卡外观设计语言能看出嘻哈律动是它的主旋律,品牌方通过鲜艳的色彩向消费者传递嘻哈的活力和律动感,白色系为基调配上桃红色调,,给人感觉如同青春中最新吸引的人的活力在纯白无瑕的纸上跳跃。
该显卡采用环形扇叶,规格为 3*90mm,采用升级加固处理,牢固性更强的同时相比传统分型扇叶有着更稳定的气流、更低的噪音以及更集中的风压,对显卡散热效能提升大有裨益。
显卡的风扇导流罩细节满满,设计师采用起伏规律的弯曲线条设计呈现出律动的感觉,配合渐变幻彩标识,iGame 字样若影若现,不得不说这设计真是令人爱不释手。
显卡侧面的透明面板同样带有幻彩渐变效果,配合涂鸦艺术极强的视觉冲击和字体设计共同营造出浓浓的 HIP-HOP 嘻哈艺术文化。
现在海景房机箱已经成为主流,显卡尾部的颜值也不可忽视,iGame RTX 5060 Ti Ultra 三风扇显卡的尾部同样采用了涂鸦艺术设计,涂鸦风格的 ULTRA 字样仿佛告诉你它每一面都充满青春与活力!
显卡 I/O 接口采用 3*DP 2.1b+1*HDMI 2.1b 配置,镀黑镍处理的小柱按钮是七彩虹 iGame 系列引以为豪的卖点一键超频,让用户以最少的学习成本获得显卡性能提升的收益。
既然是嘻哈设计语言,显卡背板又怎能缺少元素?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OC 16GB 显卡设有全金属背板,印有极富视觉冲击力的 ULTRA 涂鸦字体告诉着你青春的不羁,嘻哈之魂就是它魅力所在。
显卡尾部带有大米那集开孔处理,这就是显卡短 PCB 的好处了,腾出更多的空间用于显卡散热,配合前面的风扇能将显卡热量高效吹走。
自在星球(iGame Center)灯效一览:
通过安装 iGame 自在星球软件能对七彩虹主板、显卡、内存等全家桶进行灯效以及超频、风扇等多种调节。
不得不说在如今 RGB 满地走的今天,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OC 16GB 三风扇显卡能将灯效玩得如此出神入化,这里要赞一个,除此之外,显卡正面的镭射幻彩在不同的光照下呈现出七彩的颜色,七彩虹品牌在此刻有了具象化。
你说显卡自带的一键超频还不够爽,通过软件中的硬件调控也能对显卡的核心频率、显存频率、电压百分比、散热风扇进行精细化调节,个人觉得这是很好体现了电脑 DIY 的魅力所在!
AI 萌宠可不只是桌面宠物,它自身带有硬件监控、自在星球 APP 快捷开启等功能,相当实用。
测试平台用的主板是七彩虹 CVN X870 ARK FROZEN V14 方舟 DDR5 主板,采用 14+2+1 相数字供电,超规格 80A DrMOS,喂饱 R9 9950X3D 也是妥妥的!
四根内存插槽,带有合金强化设计,支持 AMD EXPO,最高支持 DDR5 8200MHz(OC)内存频率
主板加入了显卡快拆按键,设计师别具匠心的采用了类似点灯开光的外观,让用户每一次开关都感觉挺有意思。
测试平台电源用的是振华 ZILLION 卓凌 DB750W,支持 ATX3.1 规范,主动式 PFC,80PLUS 金牌认证,内置 ZETA120mm 的 HDB 轴承风扇,9 片扇叶设计相比传统 7 片扇叶更为静音,采用单路 12V 输出设计,能有效保障电脑在高负荷运行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 230V 环境下转换效率表现出色,150W 的静态负载转换效率就能高达 89.03,在 100% 负载下转化率依然有 86.97%,
总结:
畅玩 1080P 游戏轻轻松松,即使是硬件要求很高的光追游戏,在 DLSS 4 加持下 2K 分辨率战个痛没问题,毕竟帧率都破百了!这就是我对 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OC 16GB 本次评测的最真实的评价,毕竟相比 8GB 版本,更大显存容量让它在 2K 分辨率下的表现更加游刃有余。加上其不到 200W 的功耗以及较为友好的价位。
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Advanced OC 16GB 首发售价 4199 元
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OC 16GB 首发售价 3999 元
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DUO OC 16GB 首发售价 3899 元
战斧 GeForce RTX 5060 Ti 豪华版 16GB 首发售价 3799 元
战斧 GeForce RTX 5060 Ti DUO 16GB 首发售价 3599 元
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Advanced OC 8GB 首发售价 3699 元
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OC 8GB 首发售价 3599 元
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DUO OC 8GB 首发售价 3499 元
战斧 GeForce RTX 5060 Ti 豪华版 8GB 首发售价 3399 元
战斧 GeForce RTX 5060 Ti DUO 8GB 首发售价 3199 元
目前,该款显卡已经在七彩虹官网商城、京东、天猫、拼多多、抖音等电商平台和全国授权零售经销渠道全面铺开销售,最近想要剁手显卡的不妨考虑一下它。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