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解局 04-20
从广交会到联想誓师:全球化的中企,找到了一个硬核逻辑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最近,全球化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

外需受阻后,一些外贸企业开始转向寻找内销路径。

对于很多此前专注于海外业务的企业,本身缺少国内的销售渠道,短时间很难打开市场。

" 转内销 " 也加剧了内卷的压力,只能说是一种被动承压的权宜之计。

面对全球化的风浪,还要不要出海?

很多中国企业,都在等待一个答案。

正解局注意到最近的两条新闻:

联想集团举办 2025/26 财年全球誓师大会,跨越亚洲、北美洲、欧洲等三大洲五座城。

前者是中国老牌跨境电商平台,大量价格更低的 " 源头好货 " 成为美国消费者的 " 心头好 ",表明中国制造的海外竞争力没有消失。

后者是中国全球化标杆企业,历时半个月跨越三大洲五座城,展现中国企业的全球化决心没有动摇。

当敦煌网、联想集团坚定出海,来自全球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 11 万名境外采购商齐聚广州,参加第 137 届广交会。

本届广交会,开放底色更浓、创新活力更足、客商成交活跃,说明全球市场对于中国制造的信心没有变。

答案已呼之欲出:

中国企业,应该坚定出海!

誓师大会,是联想集团每年一度的重要活动。

在每个新财年开始时,全体联想人汇聚一堂,总结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明确新一年的发展目标。

伴随联想全球化进程,誓师大会也从国内开到了全球,版图持续拓展,规模逐年攀升,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可以说,誓师大会见证了联想的成长与发展,也成为外界观察联想业务布局演进脉络与全球化战略的重要窗口。

今年的联想全球誓师大会,更为特殊。

联想集团全球誓师大会现场

于联想而言,2025 年是联想集团全球化二十周年及第五个十年的起点。在全球誓师大会上,联想正式宣布开启 " 创业 5.0" ,以混合式人工智能为核心战略,全面迈入 AI 新十年。

于外界而言,全球化正处于深度调整与关键转折的重要节点。联想全球誓师大会历时半个月,跨越三大洲五座城,标志性的 " 联想红 " 成为全球化阴霾下的一抹亮色。

在全球化遭遇风浪的当下,全球化是不是倒流,联想的全球化战略会不会调整,中国企业要不要继续出海?

无论是遍及全球的 7.7 万联想员工,还是 2000 余家核心零部件供应商、280 万家分销商和渠道商,亦或是深耕海外市场的中国企业,都希望从联想全球誓师大会上找到答案。

巴黎誓师大会期间,联想集团董事长兼 CEO 杨元庆接受法国权威媒体《费加罗报》采访时,给出了掷地有声的论断:

全球化不会倒流。

《费加罗报》在报道中评价道,这一声明 " 或许显得大胆 "。

杨元庆接受法国媒体《费加罗报》采访,标题为《联想集团 CEO 表示 : 全球化不会倒流》

杨元庆的 " 胆气 ",来自哪里?

一是经略国际市场的坚实底气。

2024 财年,联想集团的营收高达 530 亿美元,同比增长约 20%。

从区域版图看,在北美市场,PC 业务连续七个季度跑赢大盘,市场份额升至 17.2%;手机业务稳居市场第三。

在 EMEA(欧洲 - 中东 - 非洲)市场,PC 市占率第一,手机业务销量创下近 8 年新高,跃居欧洲第四。

在拉美市场,PC 位居拉美市场第一,手机、平板、服务器等业务均居市场第二。

在亚太市场,智能手机业务营收达到去年三倍,在日本与澳大利亚市场均跻身前三。

从业务板块看,服务业异军突起,2024 财年收入为 74 亿美元,已占集团总收入的 13%,盈利性更强。

整体经营稳健攀升、海外市场多点开花、业务布局日益多元,构筑起联想直面全球化挑战的坚实底气。

二是深耕全球化 20 年的深厚底蕴。

2004 年,联想以 30 亿美元并购 IBM 个人电脑业务,被喻为 " 蛇吞象 "。

彼时的联想,几乎没有任何国际化经验,尝遍了并购、整合的心酸与艰难。

2015 年,联想在巴西的伊图工厂投产仅仅两年,就遭遇了巴西经济 25 年来的最大危机。

联想被迫彻底关闭伊图工厂,出售此前耗资 1.5 亿美元收购的 CCE 业务。

今天,联想的个人电脑业务雄踞全球第一,在巴西个人电脑的市场份额从 2012 年的 3.56% 增长到现在的约 24%,在巴西手机市场份额已达到 28.3%。

联想巴西因达亚图巴工厂

从 2000 年开始,联想在出海之路上摸爬滚打,有过困惑,直面挫折,见惯了风浪,也积累了应对全球化挑战的深厚底蕴。

在国际经贸格局遭受冲击的背景下,中国以 " 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   的坚定姿态,持续释放市场潜力,为全球经济注入关键确定性。

联想坚守全球化战略,也为中国企业增强了破局突围的信心。

今年 2 月,联想与沙特 Alat 埃耐特的新制造基地在利雅得破土奠基。

新工厂占地面积 20 万平方米,预计年产 " 沙特制造 " 的笔记本电脑、台式机及服务器数百万台。

新工厂背后,是沙特推动产业战略转型的雄心。

联想集团沙特利雅得新制造基地破土奠基

根据沙特国家工业战略,到 2035 年,计划将工厂数量从大约 10000 家增加到 36000 家,其中 4000 家完全自动化。

全球产业链正在重构,像中东、拉美等新兴市场,正在为中国企业创造了新机会。

今年 3 月,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报告显示,2024 年全球贸易额达到 33 万亿美元新高,较 2023 年增长 3.7%。

全球贸易额,依然在稳步增长。

海关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 10.3 万亿元,同比增长 1.3%,其中出口增长 6.9%。

其中,中国对共建 " 一带一路 " 国家进出口增速高于整体 0.9 个百分点。

尽管前景广阔,中国企业出海并非一片坦途,仍需迈过国际化管理能力、合规经营意识、人才储备等多道难关。

为此,国家出台系列措施,加强风险防控和权益保障,为中国企业更好 " 走出去 " 保驾护航。

在今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稳定对外贸易发展 " 被列为 2025 年政府工作任务之一。

去年 11 月份,商务部发布《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12 月份,海关总署发布《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促进企业通关便利十六条措施》。

今年 3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开展中小企业出海服务专项行动,部署重点提供政策入企服务、市场开拓服务、国际人才服务、管理提升服务、跨境金融服务、权益保护服务等六项服务,汇集各方资源力量帮助中小企业开拓海外市场。

第 137 届广交会开幕当天,中外客商行走在广交会场馆内

海外有机会,国家给支持,中国企业要有信心,更要有定力。

出海征程中,定力是穿越风浪的锚点。

这份定力,不仅是企业锚定战略方向、抵御短期诱惑的内在坚守,更是掌舵者以长远眼光驾驭复杂局势的智慧彰显。

在杨元庆看来," 出海是联想做过的最正确的战略抉择之一。"

这何尝又不是最艰难的战略抉择之一!

在(点击标题即可阅读)一文中,正解局曾深入剖析联想拯救摩托罗拉手机的传奇历程。

如今复盘,这场收购无疑是联想继收购 IBM 个人电脑业务后的又一里程碑。

但在十年前,当联想宣布收购这一陷入困境的 " 手机鼻祖 " 时,市场质疑声四起,舆论普遍看衰这笔交易。

联想买下摩托罗拉手机业务

并购后的艰难远超预期,摩托罗拉手机业务接连传出大规模裁员消息,更在短期内拖累联想整体业绩,使其陷入亏损泥潭。

在长达数年的整合期里,联想内外压力重重,质疑声与唱衰论调甚嚣尘上。

直到近年来,摩托罗拉手机业务才迎来业绩拐点,逐步实现扭亏为盈。

面对 " 至暗时刻 ",杨元庆顶住压力、坚守方向,才让这场跨国并购最终实现 " 逆袭 ",成为跨国整合的经典范例。

2019 年,有媒体问杨元庆:

构建国际化企业的过程中最难的地方在哪儿?

杨元庆说:

最难的地方,我觉得是跨出去的第一步。你所需要的视野,你所需要的文化,你所需要的管理方式都是完全不一样的,文化和管理体系的建设是最重要也是最难的事情。

20 年前,联想勇敢的跨出了出海的第一步。

20 年后今天,联想全球化的步伐依然坚定。

出海,是一场危与机并存的探险。

  " 风物长宜放眼量 " ,中国企业既需要无所畏惧的勇气与魄力,更需要长期主义的定力与毅力。

如果我们将时间线拉长,从更宏大的历史维度观察,便会发现全球化的进程始终充满波折。

无论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硝烟、1929 年大萧条的经济寒冬,还是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剧烈动荡,都曾对全球化带来极大的冲击。

然而,每一次冲击过后,全球化总能依托制度创新、技术革命与区域合作,逐步恢复,继续前行。

置于全球化的历史长河中审视,当前美国滥施关税的单边主义行径,不过是长河中短暂泛起的逆流。

全球化的大方向,不会改变!

关键是,中国企业应该如何破局?

正解局注意到,在接受《费加罗报》采访时,杨元庆提到一个数据:

90% 专用于欧洲和中东市场的服务器在匈牙利制造。

匈牙利位于欧洲中心位置,物流发达,交通便利,还是中东欧地区最大的电子产品生产国,拥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

早在 2021 年,联想位于布达佩斯市郊小镇乌洛的工厂建成投用,这是其在欧洲建成的首个自有制造基地。

联想匈牙利工厂

联想匈牙利工厂 90% 的服务器和一半以上的工作站就近销售 EMEA ( 欧洲、中东和非洲 ) 市场,仅用两天就能通过卡车运到欧洲的任何一个国家的客户手上。

这不仅提高了交付效率,还增强了交付可靠性。

像匈牙利工厂这样的生产制造基地,联想在全球布局了 30 多个,遍布中国、阿根廷、巴西、印度、墨西哥、日本和美国等地。

2024 年,在 " 领航者征途:中国企业高质量出海论坛 " 上,杨元庆将其归纳为 " 全球资源、本地交付 " 运营模式。

" 全球资源、本地交付 " 运营模式

一方面,联想充分调用全球优质资源,打造全球供应链、全球市场销售系统、全球创新研发体系,实现全球资源的高效整合。

另一方面,联想充分调动各区域市场的主人翁意识与灵活性,通过本地特色的产品和服务创新,高效灵活的本地交付,无限贴近本地市场。

以收购 IBM 个人电脑为例,联想既利用全球供应链资源,将 IBM 电脑的供应链费用从 60 美元降到 11 美元,又最终创造 ThinkPad 的日本大和实验室,激励日本研发人员投入新品研发。

从供应链的角度看,构建分散化、多元化的布局体系,不仅能够精准匹配不同市场的个性化需求,更能通过资源与产能的灵活调配,有效抵御不确定性因素带来的冲击。

增强供应链韧性,应成为中国企业破局的核心着力点。

自 2004 年起,全球知名咨询机构 Gartner 每年都会发布全球供应链 25 强榜单,被公认为是行业发展的 " 风向标 "。

最新的 2024 年度全球供应链 25 强榜单,施耐德、思科、强生、沃尔玛等企业上榜。

联想上榜 2024 年度全球供应链 25 强

联想集团是中国、亚太地区唯一上榜的高科技制造企业,也是排名最高的中国企业。

正解局梳理历年榜单发现,上榜企业,都是全球化企业。

从生产网络的跨国布局到市场资源的全球整合,全球化战略贯穿其供应链体系的各个环节。

苹果、联想、沃尔玛等跨国巨头的经验已经证明,要想锻造出强大且富有韧性的供应链体系,全球化是必由之路。

这也意味着,中国企业应对全球化挑战的能力,绝非闭门造车可得,而必须在主动投身全球化浪潮中逐步锤炼、持续提升。

这种在浪潮中持续磨砺的能力,不仅是企业突破发展瓶颈的关键密钥,更是抵御全球化挑战、实现基业长青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国内市场竞争白热化,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矛盾凸显,陷入激烈 " 内卷 "。

在此背景下,出海成为企业破局突围的关键路径——通过开拓海外蓝海市场,突破增长瓶颈,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正因如此,出海被视为中国企业谋求长远发展的 " 必答题 "。

当下,全球化虽然遭遇风浪,但危机之中往往孕育更大机遇。

中国企业应把握全球产业链重构的窗口期,以无畏的勇气和战略定力,在国际市场的惊涛骇浪中主动出击。

躬身入局、坚定出海,中国企业才有机会。

风浪越大,鱼越贵!

THE END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联想 全球化 中国企业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