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网 04-21
预见2025:《2025年中国固态电池产业全景图谱》(附供需情况、竞争格局、发展前景等)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主要有比亚迪 ( 002594 ) 、上汽集团 ( 600104 ) 、蔚来汽车 ( NIO ) 、宁德时代 ( 300750 ) 、孚能科技 ( 688567 ) 、国轩高科 ( 002074 ) 等。

本文核心数据:固态电池产业链、产业全景图谱、产业上下游供给情况、产业竞争情况、发展前景

产业概况

1、定义与分类

固态电池是指采用固态电解质的锂离子电池。

与传统锂电池相比,全固态电池最突出的优点是安全性。固态电池具有抑制锂枝晶、无界面副反应、无电解液泄漏、高温性能好、无气胀的特性,汇总固态电池具备特性及其相应优点如下:

按照固态电池液体电解质含量、电解质材料、正负极材料类型,固态电池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

2、产业链剖析:固体电解质材料是关键

固态电池产业链与液态锂电池大致相似,上游包括原料矿产、机械设备以及基础材料,两者主要的区别在于负极材料和电解质的种类,正极材料方面几乎一致。产业链中游为电池包的加工制备过程,产业链下游应用领域包括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消费电子等。

分析中国固态电池行业生态图谱可知,固态电池生产商垂直一体化能力强。电池芯材料制备环节厂商包括杉杉股份天齐锂业赣锋锂业、天丰新材等新能源材料生产商,也有宁德时代、清陶能源等动力电池生产企业,还包括丰田等车企,企业类型多样,切入方向多元。

产业发展历程:行业即将进入商业化导入阶段

中国关于固态电池的研究至少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 70 年代,几乎与锂离子电池的研究同时起步。但锂离子电池优异的性能获得了更多的认可,并在过去 50 年获得了巨大的进步和商业化应用,成为目前市场应用最广泛的电池体系。但由于对锂供应短缺的担忧,对能量密度、安全性等更高要求,2015 年以来固态电池重新进入行业重点研发产品行列。

奇瑞汽车计划在 2026 年实现全固态电池上车,2027 年规模化量产 ; 宁德时代披露将在 2027 年小批量生产全固态电池 ;上汽集团计划在 2026 年,全固态电池实现交付量产,能量密度超过 400Wh/kg,是传统动力电池的一倍以上,并在 2027 年搭载全固态电池的智己新车实现量产交付。综合上述领先企业相关技术布局规划,当前中国固态电池发展正处于加速研发阶段,半固态电池正逐步实现商业化,2026 年开始,全固态电池将开始小规模搭载在实车上。

上游供给情况:原料产量稳步增长

——正极材料:供给稳步提升

固态电池正极材料与锂电池一致,主要包括锰酸锂、磷酸铁锂,三元正极材料等。得益于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车等的快速发展,企业对锂电池正极材料的投资加大。2017-2023 年,中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整体产量呈现增长的状态,2023 年,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产量为 230 万吨,同比增长 24.32%。2024 年上半年达到 126 万吨。

——负极材料:锂金属负极成为发展重点

固态电池负极材料目前主要集中在金属锂负极材料、碳族负极材料和氧化物负极材料三大类,其中金属锂负极材料因其高容量和低电位的优点成为全固态锂电池最主要的负极材料之一,采用金属锂制作负极材料,有望提升 40-50% 的能量密度,目前需解决其稳定性问题。

下游发展情况:新能源汽车产量迅速增长

下游应用领域的不断革新对锂电池行业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锂电池技术也由此不断进步,向更高的比能与安全性进发。从锂电池技术发展的路径来看,液态锂电池能够实现的能量密度已经逐渐接近了它的极限,固态锂电池将是锂电发展的必经之路。

固态电池下游需求包括消费电池、动力电池、储能电池三大领域,其中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市场前景最受看好。随着 " 双碳 " 目标的发布实施,加速转型进度,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迅速增长,2023 年,新能源汽车产量 958.7 万辆,同比增长 35.8%。2024 年 1-11 月累计产量超过 1100 万辆,再创新高。

产业发展现状:2024 年出货量超 7GWh

目前,我国固态电池行业仍然处于发展初期的阶段,整体市场正在快速发展。GGII 最新的调研数据显示,2023 年中国 ( 半 ) 固态电池出货量 2GWh ( 含实验室、不良品等 ) ,初步统计 2024 年出货量超 7GWh。

注:此处出货量包括半固态电池。

总结分析固态电池三大需求领域情况如下:

产业竞争格局

1、企业竞争情况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参与固态电池市场布局,参与主体包括中科院化学所、中科院青岛能源所、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等研究机构,赣锋锂业、宁德时代等电池企业 ; 更有其他领域企业看好固体电池跨界投资,如以汽车零部件为主的万向集团、新能源汽车比亚迪等。

我国企业在固态电池的研究上主要是以硫化物电解质技术和氧化物电解质技术两种路线为主,聚合物电解质技术路线的非常少。其中硫化物电解质技术路线的企业主要的代表有宁德时代,氧化物电解质技术路线的代表企业主要有赣锋锂业、清陶发展、辉能科技等。

2、区域竞争情况

从代表性企业 / 机构分布情况来看,环渤海、长三角地区代表性企业 / 机构较多,其中北京拥有中科院物理所、中科院化学所、匠心、国联动力等科研实力强大的企业 / 机构。

产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行业发展趋势

从市场竞争、技术创新、细分市场等方面对中国固态电池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判如下:

2、市场前景展望

2022 年以来,固态电池的研发和产业化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尤其是伴随着以卫蓝新能源和赣锋锂电等为代表的中国企业的半固态电池的量产装车,标志着半固态电池在 2023 年实现了经济学意义上的产业化。预计 2027 年将是固态电池产业从市场发展初期迈向快速上升期的转折点,固态电池将进入快速增长期,到 2030 年中国固态电池出货量将超过 110GWh。

随着车企积极推动固态电池产业化,并在 2025-2030 年陆续推动固态电池车型量产 ; 同时无人机、储能等场景对于长续航高安全电池需求持续提升,固态电池进入发展快车道,到 2030 年下游市场渗透率将达到 8.8%。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固态电池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 咨询 / 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 APP】,还可以与 500+ 经济学家 / 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 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固态电池 电解质 产业链 正极材料 宁德时代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