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富财经网 04-21
同宇新材IPO:营收波动恐难达标,产能与客户难题待解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近日,深交所官网显示,同宇新材料(广东)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同宇新材 ")创业板 IPO 审核状态变更为 " 提交注册 "。这家 2023 年就已审核过会的企业 IPO 进程终于又前进了一步。

但从其最新的招股书来看,同宇新材仍存在营收复合增长率不达标,客户集中度较高,产能情况不稳定等风险。

业绩下滑,竞争力不足

同宇新材前身为广东同宇新材料有限公司,自 2015 年成立之后,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并在 2021 年更名为同宇新材料(广东)股份有限公司。其主营业务为电子树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应用于覆铜板领域。

根据科普信息,覆铜板对印制电路板起到互连导通、绝缘和支撑的作用,对电路中信号的传输速度、能量损失和特性阻抗等有很大影响。伴随着电子信息、通信业的发展,覆铜板行业前景愈发广阔的同时,市场竞争也愈加激烈。

同宇新材在招股书中列举出公司性质、主营业务、业绩、产品用途等方面较具可比性的其他公司,包括宏昌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宏昌电子 ")、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圣泉集团 ")、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东材科技 ")。

通过观察上述公司的营收情况可以发现,近三年来,圣泉集团与东材科技均保持了较好的增长态势,尤其是圣泉集团,2024 年营收达 1001955.06 万元,毛利率也进一步上升至 23.61%。宏昌电子业绩有所下滑,但 2022 年与 2023 年,其营收水平仍在同宇新材之上。可以说,从横向对比来看,同宇新材的行业竞争力略显不足。

根据招股书,2022 年至 2024 年,同宇新材的营业收入分别为 11.93 亿元、8.86 亿元和 9.52 亿元,扣非净利润分别为 1.86 亿元、1.60 亿元和 1.40 亿元,呈持续下降趋势。2025 年一季度,同宇新材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25.60%,而扣非净利润仍同比下降 1%。

需要注意的是,同宇新材营收的波动,使其难以满足创业板上市的 " 最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不低于 20%" 的指标,或有注册程序被终止的风险。

新增产能如何消化?

对于业绩的不断下滑,同宇新材给出了解释,主要是受产能瓶颈制约、产品销售价格下降、全资子公司江西同宇建设期亏损等因素影响。深交所曾多次问询,要求公司说明江西同宇亏损原因及对募投项目的影响。

根据招股书,同宇新材总产能多年来保持在 37000 吨 / 年,但产量在逐年增加。2022 年至 2024 年,同宇新材产能利用率分别为 100.04%、105.93%、116.37%,已达饱和状态,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增长,进而影响了业绩。

因此本次冲击上市,同宇新材拟募集资金约 13 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拟投资 12 亿元于江西同宇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 20 万吨电子树脂项目(一期)。同宇新材称,项目如顺利达产公司总产能将翻倍至 13 万吨 / 年。同宇新材进一步表示,2025 年一季度,公司营收同比增长 25.60% 主要是江西同宇产能增加所致。

让人感到疑惑的是,如项目最终达产,对于多出来的 9.3 万吨 / 年的新增产能,还需要在同宇新材保持原有市场份额的基础上,另辟新销售路径与客户,否则公司也将面临新增产能不能充分消化的风险;如达产率低于 70%,叠加 2025 年至 2026 年项目相关折旧费用,同宇新材净利润可能再缩水 20%。

总的而言,增产项目对同宇新材形成夹击,未来发展趋势难以判断。

大客户经营效益欠佳

新增产能无法完全消化的担忧,一方面是因为行业竞争激烈,同宇新材核心优势并不突出,新客户开拓并非易事;另一方面,从公司现有的客户来看,虽然前几大客户基本稳定,但年销售金额却在逐渐减少。

根据招股书可以看出,同宇新材客户集中度一直较高,报告期内,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金额占比分别为 79.43%、76.52%、68.75%。虽有逐年降低趋势,但从单个公司的销售金额来看,该趋势并非由于同宇新材将销售重点分散,或是开拓新客户而形成,反而是多个大客户的销售金额在逐年下降。

以大客户之一南亚新材为例,2022 年同宇新材对其销售金额为 35466.74 万元,2023 年降至 22563.93 万元,2024 年再度降至 19070.57 万元。

由于行业特性与业务关系,大客户业绩也对同宇新材业绩造成直接影响。2022 年以来,受覆铜板行业景气度下降及国际形势等因素影响,同宇新材主要客户经营业绩出现一定程度下滑。

其中,2022 年度,南亚新材、华正新材、 生益科技的营业收入分别同比下降 10.19%、9.23 和 11.1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 106.19%、91.26% 和 43.50%;2023 年度,南亚新材、华正新材、生益科技的营业收入分别同比下降 21.05%、上升 2.31% 和下降 7.93%,华正新材和生益科技的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 970.29% 和 23.57%。

主要客户业绩下滑对同宇新材经营产生了一定压力,如未来行业景气度进一步下降或竞争进一步加剧,同宇新材不能持续获取下游订单以维持或扩大电子树脂产品销售,则会对公司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导致公司再度面临经营业绩下滑的风险。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ipo 招股书 广东 元和 深交所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