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法工场 04-21
收购江西新材遭遇“掠夺门”,康佳还被反咬一口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谁能想到,当代 " 开封府 ",既不是纪委,不是信访部门,更不是法院,而是深夜的抖音和微博。

或许是发小作文、拍视频搞实名举报的效果太好,博眼球、获得舆论支持和偏向的效率最高,引得无数人趋之若鹜。

虽然这里面必然存在真正无处伸冤者,但也不乏想混淆视听,博取同情者。

4 月 13 日,江西康佳新材料前董事长——朱新明,在抖音上连续发布实名举报视频,称深康佳 A ( 000016.SZ ) 存在业绩造假、高管左手倒右手的情况。

就在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对此义愤填膺时,评论区却出现了不少相反的声音:" 明明是朱新明搞职务侵占,现在还恶人先告状。"

那么真相到底是什么?

01 未完成的对赌协议

整个事件的起点还要追溯一场对赌协议。

2018 年,彼时的深康佳 A 正处于战略转型期,玻璃陶瓷新材料业务被视为转型的重要方向。江西康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下称 " 江西新材 ")拥有高新技术企业资质,其玻璃陶瓷材料业务符合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政策,与深康佳 A 的业务布局相契合。于是深康佳 A 打算斥资收购江西新材 51% 的股份。为此,双方还签署了一份收购业绩承诺。

作为收购条件,江西新材原实控人朱新明及其妻冷素敏、共青城金砖融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 " 金砖融投资 ")、共青城新瑞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 " 新瑞投资 ")共同作出业绩承诺。

其中,各方承诺江西新材 2018 至 2022 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 0.6 亿元、1.2 亿元、2.5 亿元、3.2 亿元和 3.5 亿元,五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 11 亿元。若未完成,朱新明等承诺方需按承诺净利润与实际净利润差额乘以各自持股比例进行现金补偿。

由于这一业绩对赌并未大幅超越以往。按照过往业绩,朱新明等各方完成的难度不算太大。

但令深康佳 A 始料未及的是,高价收购后,江西新材的业绩迅速恶化。

本来,2017 年江西新材净利润就已超亿元,但从 2018 到 2022 年,江西新材净利润居然变成了 6009 万元、-4099 万元、-1.6 亿元、-3.1 亿元和 -4 亿元,净利润下滑如此之快让人大跌眼镜,朱新明当初的业绩承诺成了一个笑话。

谁该对公司净利润下滑负主要责任呢?正常人都知道,谁拍板,谁负责。

朱新明就是那个拍板的人,虽然他在视频中一直说作为董事长,他被 " 架空 " 了,但却有充分证据显示,他参与了 2019-2022 年江西新材的实际经营。

首先从股权架构上来看,除深康佳投资入股 51% 以外,朱新明通过自身直接持股、与其配偶冷素敏间接持有两家合伙企业全部合伙份额、违反案涉投资协议约定的股权质押办理义务转让部分股权予其一致行动人江西耐特实业有限公司的方式,实际控制江西新材 42.3334% 的股权。

其次,从人事任命上,尽管朱新明于 2019 年 11 月卸任总经理职务,但其仍然担任江西新材的董事长和法定代表人,卸任总经理一事并未对其手中的权力产生任何影响。

新任命的黄俊勇总经理仍就公司生产经营、对外宣传、技术问题、员工情况等各类事务向朱新明直接汇报,听取其意见并执行其决策。

因此,作为真正的实控人,朱新明毫无疑问要对江西新材 19-22 年产生的亏损承担 100% 的责任,以及,由于业绩承诺未实现而产生的违约责任。

02 一场蓄谋已久的职务侵占?

令人感到非常不解的是,17 年江西新材的净利润还能破亿元,为什么短短几年时间,净利润居然从正转负,里面的猫腻不可谓不大。

根据康佳集团的调查审计结果发现,导致江西新材亏损的原因有如下 6 点:

1、朱新明主导新建的纳米二线、康佳二线、新凤二线因设计缺陷不能正常生产,闲置资产折旧费和利息支出是亏损的主要原因;

2、朱新明主导纳米二线、新凤二线融资租赁过程中存在职务侵占嫌疑,造成设备成本远几倍于市场价格,加重了亏损;

3、并购前建成的康佳三线因燃煤环保不达标,于 2021 年 10 月被迫停产;

4、固定资产闲置和成本虚高被计提高额减值准备;

5、朱新明涉嫌利用职务侵占巨额资金,导致江西康佳承担巨额财务利息;

6、朱新明主导的光伏玻璃产线投产后因价格走低能源成本高产生巨额亏损。

其中,来自朱新明职务侵占,是造成亏损的大头。

康佳集团的审计结果显示,发现朱新明等人在 2015 年 -2019 年期间利用担任江西康佳系公司高管的职务便利,在设备采购等环节,将公司财物非法占为己有,合计侵占公司资产超 2 亿元,数额特别巨大,已经涉嫌构成了职务侵占罪。

而且,更恶劣的是,对于这场 " 监守自盗 ",朱新明似乎预谋已久。

在收购前,朱新明就已通过多种途径将江西新材资金通过企业付款等方式,转入了江西美吉实业有限公司(简称 " 江西美吉 ")这家成立于 2015 年的公司,法定代表人周爱军及投资人周发林均为江西新材员工。

经审计报告确认及会计师事务所核明,朱新明才是江西美吉的真正实际控制人。

2018 年 4 月至 7 月,即深康佳 A 收购前,朱新明控制江西新材向江西美吉转移资金 1.45 亿元,转账依据仅有朱新明签字的付款申请单及付款凭证,并无实际交易。

转移 1.45 亿元款项后,深康佳 A 才完成入股。而转移这笔资金前的 2017 年 12 月,中央企业贫困地区(江西)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签署投资协议,投资 1 亿元入股江西新材。

该有限合伙的普通合伙人最终控股方是江西国资委。这意味着,朱新明这笔资金转移,不仅损害了深康佳 A 利益,也直接侵占了江西国有资产。

03 劣迹斑斑的朱新明,康佳无奈 " 讨债 "

玩实名举报,恶人先告状的朱新明,忽视了一件事,就是自身早已劣迹斑斑。

经公开信息核查,朱新明及其实际掌控的关联公司所涉被诉案件数量惊人,接近 230 起,涉及被诉及待诉金额累计高达 46.77 亿元之巨。朱新明、冷素敏及其实控关联公司被执行案件数量高达近 400 件,被执行案件金额约 1.41 亿元。

其中,康佳集团及其下属公司针对朱新明发起的诉讼案件数量众多,涉案金额总计已达 9.41 亿元;同时,康佳集团还计划通过法律途径,进一步向朱新明追讨因估值调整及回购条款而产生的补偿款,金额约为 23.28 亿元;另外,多家第三方国资企业也已对朱新明提起诉讼,涉案金额总计高达 4.28 亿元。

这些肉眼可查、堆积如山的诉讼纪录,都指向了一件事:朱新明在商业经营上,起码是一个缺乏诚信的人,而这样一个人在社交媒体上的发言,内容可信度实在让人怀疑。

事实上,朱新明此次在视频中举报深康佳 A 高管所谓的 " 左手倒右手 "、业绩造假、职务侵占问题,在闹的沸沸扬扬之后,已经被相关单位仔细调查过了。

调查结果却显示,一方面,深康佳 A 与南方爱视公司既不存在关联关系,也不存在股权代持情形,股权交易根据国有产权交易规则进行,不涉及虚增利润。另一方面,管理人员职权侵占资金实为南方爱视原实控人与朱新明的个人债务纠纷。

也就是说,举报的事实压根不成立。

另外,梳理一下时间线,为挽回损失,深康佳 A 在起诉朱新明未履行业绩承诺的同时,早已对其涉嫌职务侵占的行为向公安机关报了警,2025 年 2 月,当地公安局受理该案。

经过朱新明这一番闹腾,发布了一堆所谓的举报信息,恶意诬告抹黑上市公司,试图以舆论干扰司法程序。

另一方面,为了干扰当地公安机关正常的司法调查工作,朱新明长期恶意举报当地公安机关、检察院和办案人员,其行为已经另外涉嫌构成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和诬告陷害罪。

04 是非曲直自有公论

康佳集团无奈讨债,也为行业提供了一个范例:法律底线始于企业敢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公平竞争环境同样如此。

本次纠纷始于朱新明作为原实控人系统性违法及蓄意破坏契约精神的行为,远超企业文化或工作方式差异范畴。其通过虚构交易、转移资金、干扰司法等手段侵占国有资产,本质是将个人利益凌驾于法律与商业规则之上的恶性事件,而非简单的合作摩擦。

朱新明涉案金额巨大,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并极尽所能,恶意干扰司法公正,其行为已触犯刑法,不仅侵害了康佳集团及江西康佳的财产权益、还侵害了康佳部分工作人员的名誉和人身安全。

最后,值得让人欣慰的是,在网络上,是非曲直自有公论,一些人以为只要恶人先告状,就可以在舆论场中占据有利地位,实际上,事件被闹大之后,反而会引起司法部门的高度重视,由于一丝一毫都会被放在聚光灯下审查,事情更容易真相大白。自以为能混淆视听的,其实已经无路可逃。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江西 康佳 深康佳a 抖音 元和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