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点商业评论 04-21
移动影像高峰,vivo 如何再次定义?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全球科技竞争格局深度重构关键时期,vivo 正以 " 蓝科技 " 为矛,以 " 自立自强 " 为盾,持续突破行业天花板,拓宽用户体验边界。

   作者 |Cindy

  编辑 | 杨 铭

全球关税大战引发的科技产业震荡中,智能手机行业受影响尤为显著——苹果紧急包机运输 iPhone 案例,就折射出产业链的脆弱性。

与此同时,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展现出令人瞩目的韧性。根据 IDC 最新数据显示,2025 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 3.3%,显著高于全球 1.5% 的增速。

反差背后,印证着中国科技企业 " 危中寻机,唯创新者胜 " 的战略智慧与创新实力。

"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 这离不开年初落地的国补政策,更得益于中国品牌的长期创新坚持——比如 vivo,就在芯片、影像、设计、系统等关键领域十年磨一剑,并推出了 " 蓝科技 " 技术品牌。最终,vivo 连续四年稳居国内市场份额第一,成为 " 创新者胜 " 典型样本。

固本谋远,求精图强,立势破局。2025 年,全球科技加剧竞争背景下,持续强化 " 自立自强 " 战略的中国科技,进入快速发展关键一年。对所有中国科技企业而言,都需要彰显更多实力和智慧。

4 月 21 日,vivo 正式发布高端旗舰系列 X200 Ultra 和 X200s。其中 X200 Ultra 主打 " 专业 V 单 " 影像标签,拍照 / 视频双影像能力全面超越苹果,X200s 则凭借产品设计与生态互通成为 " 最强苹替 "。

这家以 " 本分 " 立企的科技企业,在全球科技竞争新赛道上,如何以创新为引擎,以质量为基石,向更高价值领域迈进,激活消费新蓝海?

破局:vivo x200 Ultra

再攀全球移动影像高度

70 多年前,法国新浪潮大师让 · 吕克 · 戈达尔提出:" 用相机记录下自己的生活,便是真正的电影 "。同一时期,意大利导演桑蒂斯也动情地写道:" 相信总有一天,将创造出一种最美丽的新电影,追随每个人回家的脚步。"

两位大师愿景,在智能手机时代成为现实——移动影像的普及,催生短视频、直播、短剧等新内容形态,让每个人都能随时随地成为生活的导演。

时至今日,移动影像依然是手机厂商争夺高端市场的核心战场。其中,vivo 凭借长期深耕蓝图影像,集自研传感器技术、自研算法、自研影像芯片于一体,成为移动影像赛道的全球创新引领者。

人类对影像的追求,永无止境。移动影像不断跃迁同时,随着人口结构变化和消费需求多元化,中国相机市场正迎来高速增长。根据日本相机与影像产品协会(CIPA)数据,2023、2024 年中国相机市场连续两年增长超 25%,其中微单在 2024 年增长达 33%。

然而,一套专业摄影装备通常需花费至少 10 万元,让许多消费者望而却步。用智能手机满足用户高质量、专业级的影像需求,无疑是最优解——成本、便携、普及、多用途等角度考量都是如此。

现实问题是,尽管此前已有厂商提出 " 全主摄 " 概念,但实际表现仍存在明显差距。除主摄能达到相机水准外,副摄因软硬件配置不足,成像质量普遍大幅下滑,导致旗舰机难以满足用户多元化的专业级影像需求。

这正是 vivo 完全按照专业相机思路,设计 " 年度最强影像 Ultra 级产品 "vivo X200 Ultra 的初衷:通过全焦段全主摄的技术革新,去终结手机影像行业的偏科现象。

" 团队针对用户需求,从镜头设计、画质提升、专业创作流三大维度,对 X200 Ultra 影像进行了全面重构。"vivo 影像产品高级总监李卓就此表示。

为此,vivo 在 X200 Ultra 上推出了蔡司三大定焦大师镜头—— 14mm 蔡司超广角镜头、35mm 蔡司人文纪实镜头和 85mm 蔡司 APO 超级长焦镜头 II。三个焦段的定焦镜头组合,基于用户需求深度重构,避免主摄 " 一枝独秀 "、副摄 " 不堪大用 " 尴尬局面。

这三颗镜头均支持 CIPA 5.0 级别的 OIS 光学防抖。其中最大突破之一,是将主摄升级至原生 35mm" 人像人文黄金焦段 "。这个焦段因接近人眼视角而备受摄影大师青睐,但在此前,因为机身厚度对主摄镜头物理尺寸和焦距的限制,大多旗舰机退而求其次,采用 23mm、24mm 的 " 广角焦段 "。

vivo 打破限制的思路是,在 X200 Ultra 上舍弃了噱头大过实用性的一英寸大底,而是基于蓝图 × 索尼 LYT-818 传感器创新定制了 35mm 原生光学镜头,并配合首发的 GLC 2.0 超低反镀膜技术,将逆光场景反射率控制在 0.1%,使拍摄画面没有明显畸变,自然真实。

和其他 Ultra 机型不同,vivo 这次在超广角上也大幅升级。14mm 超广角和主摄采用同一传感器,配合蓝图影像算法矩阵,能在拍摄宏大场景同时捕捉更丰富细节,在夜景也有不俗发挥,解决了传统超广角 " 不堪大用 " 的问题。

至于 APO 长焦镜头,在上一代 X100 Pro 就已经达到了行业顶尖水平,也是 vivo 敢于转头做好、做强 14mm 和 35mm 镜头的底气。这一代的 85mm 长焦镜头进一步扩大了光圈,提升了进光量,无论是长焦微距还是长焦望远都有更好表现。

从实际表现来看,在城市郊外山顶拍摄美女时,夜景复杂光线和色温下,飘在嘴角的每一丝秀发都能被完美呈现,随手一拍就能定格最美瞬间。

这也是行业观察人士认为,当三颗蔡司定焦大师镜头不再有主副之分,手机影像正从 " 主摄中心主义 " 向 " 全焦段全主摄 " 跃迁。

不止如此,vivo 为此还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影像技术方案体系,包括光学重构、双芯影像、视频创作、未来影像等多个维度的 " 软硬一体化 " 创新。

比如影像芯片上,首次采用 " 蓝图影像双芯 " 架构,搭载了两颗独立的影像芯片——在 V3+ 芯片基础上,再增一颗 VS1 芯片,使移动影像首次具备 " 预处理 "+" 后处理 " 能力。这种对影像处理链路的系统性重构,让 " 专业 V 单 " 名副其实。

而支持全焦段 OIS 防抖、全焦段 4K 120 10bit Log、全焦段 4K 60 帧杜比视界、全焦段 4K 120fps 电影慢动作,以及独家全焦 4K 延时摄影功能,也让 X200 Ultra 拍出电影级视频,领先安卓阵营一个身位,并超越了苹果。据悉,X200 Ultra 可以为即将发布的 vivo Vision 录制 60fps 的 " 空间视频 ",成为 vivo 布局 MR、家庭机器人重要的生产力工具。

iPhone 作为内容创作者主力拍摄工具的市场地位,由此将面临严峻挑战——因为对创作者而言,全焦段 4K 高画质视频拍摄将带来全新的操作便利性。这意味着,vivo 再次攀登移动影像世界高度的同时,行业或许也会催生一场全民高品质摄影的技术革命,让移动影像走出一条崭新产业新质生产力之路。

立势:用极致用户体验,

超越 iPhone

vivo X200 Ultra 在拍照、视频上比肩甚至领先苹果 iPhone,对当下中国智能手机产业来说,尤为重要。

"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 曾为新品 iPhone 通宵达旦排队时代一去不复返。如今,摆在果粉面前的现实是,iPhone 不仅可能涨价,还面临创新乏力、AI 功能在中国市场落地迟缓、综合性价比不高等 " 系统性问题 ",品牌吸引力被逐步稀释。

与此同时,多方力量正合力推动 " 出口转内销 ",助力外贸商家开拓国内市场。多重因素叠加,600 美元以上的中国高端手机市场正迎来一个关键转折:国产旗舰替代将进一步加速。

某消费调研机构数据显示,超过 60% 的 iPhone 用户表示,将认真考虑选择国产手机作为替代。

转化苹果高端用户,是近年来国产手机厂商共同目标,当下无疑是最佳时机。但问题也随之而来:生态是苹果最强的护城河,如何更好地兼容苹果与安卓生态,减少用户从 iPhone" 跳槽 " 或双持时的体验断层?

从行业看,此前对 iPhone 的兼容主要停留在 " 文件互传 " 的浅层阶段,距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无缝互联,还有一定距离。

vivo 此次祭出的杀手锏,是用 " 跨次元 " 去破壁,构建真正的无缝体验。在 X200 Ultra 和 X200s 上,vivo 新增了 " 破壁流转 " 功能。即通过嵌入式突破苹果设备生态壁垒,实现了三大维度突破:

一是基础核心功能丝滑接入,包括 iPhone 电话 / 短信 / 通知等信息,同时还支持 iPhone 位置共享。

二是数据资产无缝迁移,和 iPhone 碰一碰互传,LivePhoto、备忘录等苹果独占内容就可以无缝转移,消除用户换机焦虑。

三是跨设备协同,与 Mac 互联、AirPods 适配等深度整合,手机日程和原子笔记也可同步,构建 " 非苹果设备的最佳苹果体验 "。用 vivo X 系列产品经理赵娟敏的话说,这是 " 苹果橘子大统一 "。

这种生态无缝互联的背后,正是 vivo 长期坚持的 " 以人为本 " 理念——以用户需求为导向,追求 " 极致产品 " 的 " 极致体验 ",满足 " 极致需求 "。

在行业日益内卷时代,消费者或许难以感知外观设计或重大功能迭代等显性创新,但从创新之初,一切动作紧紧围绕用户需求展开,却是 vivo 的长久奔赴。

"vivo 要卷的是符合用户需求的高质量竞争,通过精准的目标用户分类和产品匹配,充分服务好各种使用场景。"vivo 执行副总裁、首席运营官,vivo 中央研究院院长胡柏山说。

这一理念,在 vivo X200 Ultra 和 X200s 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比如影像方面,除了 " 双芯、三镜 " 硬件升级,还带来了胶片 Live 人像、人文街拍 2.0 等功能,精准迎合社交媒体时代的创作需求。

对动态照片新玩法,vivo 产品经理韩伯啸就表示,Live 图效果提升非常明显,而且还支持人像模式、滤镜等等,把 Live 图玩出了新高度。人文街拍 2.0 则提供简洁 / 专业双模式,普通用户可一键拍出经典负片风格,专业创作者也能自定义参数,满足个性化表达。

顺势而为,因势利导,制势而异。这些看似细微却极致打磨的用户体验,让 vivo X200 系列在影像和视频表现上真正超越 iPhone,成为目前当之无愧的 " 最强苹替 "。

谋远:

共创共荣,推高新质生产力

影像之外,伴随 AI 大模型火热出圈,智能手机行业也迎来深刻的 AI 技术变革。

这是 vivo 长期坚持投入的战略赛道。早在 2017 年,vivo 就前瞻性地布局人工智能领域,认为 " 人工智能是所有技术创新的最底层技术,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应该保持‘过饱和’投入 "。

每年,vivo 都会投入 20 亿 -30 亿用于大模型研发。截至 2024 年,vivo 在 AI 领域的投入已经超过 230 亿元,且 AI 研究院研发人员数量也增加至 2000 多人,是目前公开披露 AI 投入最高的手机厂商之一。

2023 年,vivo 成为首个在手机端实现大模型载入的手机厂商。同年 11 月开发者大会上," 蓝科技 " 技术品牌正式发布,包含蓝晶芯片技术栈、蓝海续航系统、蓝心智能、蓝河操作系统、蓝图影像五个重要方向,标志着 vivo 完成从应用创新,到底层技术的全链路研发布局。构成 vivo 长期发展的技术护城河。

而在 " 蓝科技 " 体系深化过程中,AI 扮演着关键角色——但归根结底,无论是 AI 技术研发,还是 AI 应用,都是为用户提供更智能、更贴心、更主动的应用体验。

从最新动态来看,vivo 的 AI 战略已进入新阶段,未来将重点聚焦 AI 处理能力提升、产品用户体验优化、NPS 指标改善以及用户心智培养四大方向。

这在 X200 Ultra 和 X200s 上也有具体体现。AI 影像芯片(VS1)、AI 虚化算法、AI 修图大师、AI 天气变装、AI 防诈盾牌等基于生成式大模型技术的功能应用,正在加速 AI 普惠落地。

其中,VS1 芯片作为 vivo 首款前处理大算力 AI ISP 影像芯片,实现超低延时的内部数据处理通路。让 X200 Ultra 可以运行更复杂的神经网络算法,让蓝图芯片技术与用户需求的深度融合。

AI 防诈盾牌功能尤其值得关注。"AI 换脸拟声 "、伪基站、骚扰电话等的泛滥,让信息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 魔法 " 得用魔法打败。vivo 创新性地采用 " 以 AI 对抗 AI" 策略,升级推出 AI 防诈盾牌,利用端侧大模型实时分析通话内容,智能识别电诈风险,为用户信息、财产安全构筑防护屏障。

值得一提的是,打造极致用户体验,离不开产业链的共创共享共荣。

在 vivo 内部,不推崇个人英雄主义,而是坚信雁行致远——合作伙伴就是 " 四个 Happy" 企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即 vivo 秉持 " 利他之心,合作共赢 " 理念,与产业链伙伴共同成长,实现价值共享。

目前,vivo 已有近 400 家合作伙伴,涵盖显示、拍照、电子、结构、半导体等多个领域,其中不乏合作超过十年的长期伙伴。在整个上下游产业链,vivo 口碑有目共睹。

行业也离不开 vivo。无论是与蔡司、联发科联手推动影像、性能不断突破,还是通过 " 蓝科技 " 助力国产合作伙伴降低成本,加速技术迭代和商业化落地,vivo 都展现出强大的产业协同能力。

vivo 对国产供应链的拉动效应,正越来越明显。胡柏山就曾提及,下一代 V 系列影像芯片和 Q 系列游戏芯片,都将与国内 IC 设计公司开展深入合作。

放到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国内 " 科技自立自强 " 大趋势下,这既是对本土产业链的共创共荣,更是对 " 科技自立自强 " 战略的落地践行。

行业观察:

蓝科技正定义未来影像标准

可以说,当 X200 Ultra 以全焦段全主摄重塑移动影像格局,当 X200s 在影像、视频、用户生态以及 AI 体验上,实现对行业标杆的全面超越,vivo 不仅完成了移动影像技术的代际跃迁,也标志着未来影像的标准正在被重新定义。

在全球科技竞争格局深度重构关键时期,vivo 正以 " 蓝科技 " 为矛,以 " 自立自强 " 为盾,持续突破行业天花板,拓宽用户体验边界,其意义已超越单一产品范畴——既是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升级的典型范例,也是中国智造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的集体写照。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vivo 智能手机 破局 芯片 导演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