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04-22
发布“千厘眼”方案及三款新品,禾赛深化“ADAS+机器人”双线战略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4 月 21 日,禾赛科技发布了面向 L2 辅助驾驶至 L4 级自动驾驶的激光雷达感知方案 " 千厘眼 ",并推出三款新一代车规级产品—— ETX 超远距激光雷达、AT1440 超高清激光雷达及 FTX 纯固态补盲激光雷达。

随着全球自动驾驶技术从 L2 辅助驾驶向 L4 全自动驾驶加速演进,激光雷达作为核心传感器的需求呈现结构性分化。L2 级系统追求高性价比与可靠性,L3/L4 级则对感知距离、精度及冗余度提出更高要求。与此同时,激光雷达行业竞争白热化,国际厂商 Luminar、国内的速腾聚创等均在推进高性能产品量产,华为则以 " 降维 " 价格策略争夺市场份额。

禾赛科技的应对战术是,通过技术迭代深化布局 " 一芯多用 " 的生态,并以 " 高端立标杆、中低端抢市场 " 的策略,使其在车规级市场中建立规模与成本优势、在高等级智能驾驶激光雷达的订单储备,同时在机器人市场加速市场开拓,最终完成 "ADAS+ 机器人 " 双线战略的目标。

在车端市场,禾赛 " 千厘眼 " 方案通过差异化配置,让主机厂可基于同一技术平台灵活适配不同车型需求,缩短开发周期。其中,满足 L4 级自动驾驶的 " 千厘眼 A" 采用 4 颗 AT1440 超高清雷达 +4 颗 FTX 纯固态补盲雷达,适配 Robotaxi、Robotruck 等高速场景;针对 L3 级自动驾驶的 " 千厘眼 B",以 1 颗 ETX 超远距雷达 +2 颗 FTX 补盲雷达组合,满足高速变道、复杂城市场景的实时决策;L2 辅助驾驶的 " 千厘眼 C" 则主打单颗 ATX 远距雷达,成为主机厂 " 标配 " 安全件。据 Yole 报告,禾赛连续四年蝉联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市占率第一。禾赛的 ETX 已获欧洲顶级主机厂定点,2026 年底开始批量交付。

禾赛科技奉行以技术标准化和平台化构建企业壁垒。支撑此次产品迭代的核心,即是其第四代自研芯片平台与全栈芯片化技术。例如,AT1440 搭载的第四代芯片将线数提升至 1440 线,点频达主流产品的 45 倍。通过将发射、接收及处理单元集成于单颗芯片,禾赛将激光雷达核心组件复用率提高至 85%。据了解,该第四代芯片平台将在今年内量产。

机器人业务的拓展,可分散车载市场的周期性风险,为其技术提供多元落地场景。禾赛科技是全球唯一一家通过德国 VDA 严苛审核的中国激光雷达企业,而以第四代芯片为基座,禾赛衍生出 AT(超高清)、ET(超远距)、FT(纯固态)、JT(迷你型)四大产品线,覆盖车载、机器人、工业等多场景。

据了解,禾赛科技通过 Pandar、QT 等系列产品,覆盖配送、清扫、割草等场景,与追觅割草机器人、九识无人车、群核科技、维他动力、宇树机器人等 1700 家企业合作。2024 年,其机器人业务营收占比已从 5% 提升至 15%。仅可庭科技未来一年就将消化禾赛 30 万颗 JT 系列激光雷达。AT1440 将在卡尔动力全球首款未来运输机器人上首发,并搭载在卡尔动力 L4 级自动驾驶卡车编队解决方案中,2025 年下半年开始量产。

尽管做出了这样的布局,但禾赛仍然面临一定的挑战。首先,高性能产品的量产能力仍是关键考验,AT1440 的 1440 线超高清设计需取决于第四代芯片的稳定供应,而这则依赖更高的芯片良率、封装工艺。其次,纯固态雷达 FTX 的无机械设计虽简化了认证流程,但其在极端环境下的长期稳定性尚未得到充分验证。

再者," 千厘眼 A" 方案虽瞄准 L4 级自动驾驶市场,但 Robotaxi 与 Robotruck 的商业化仍处早期阶段,大规模落地依赖法规、基础设施等多方协同。最后,同行的技术进步速度也很快,4 月 21 日,速腾聚创发布了 192 线车载高性能数字化激光雷达 EMX,较禾赛 AT1440 有一定优势,禾赛仍需加速技术创新和战略优化。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机器人 激光雷达 芯片 禾赛科技 雷达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