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湾商业观察》施子夫
3 月 11 日,双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双登集团)递表港交所,联席保荐机构分别为中金公司、华泰国际和建银国际。
在递表港交所之前,双登集团还曾谋求 A 股创业板上市,不过因自愿撤回上市申请而告终。外界注意到,于 IPO 阶段,双登集团三次分红合计金额破 9000 万元。看似账面资金充裕的双登集团,募投的必要性又该如何向大众解释呢?
1
2024 年增收不增利
天眼查显示,双登集团于 2011 年成立于江苏省泰州市。公司专注于设计、研发、制造和销售储能电池及系统,是大数据及通信领域能源存储业务的领先公司。
截至 2024 年,双登集团服务五家全球十大通信运营商及设备商、近 30% 全球百大通信运营商及设备商、以及中国五大通信运营商及设备商。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2023 年,双登集团在全球通信及数据中心储能电池供应商中出货量排名第一,市占率达 10.4%。以新增装机容量计算,2023 年双登集团在全球储能电池供应商中排名第十,市场份额达到 3.4%。以新增装机容量计算,2023 年双登集团在中国市场的储能电池供应商中排名第八,市场份额达到 5.8%。
于往绩记录期间,双登集团的收入主要来自向客户销售储能电池,包括锂离子电池及铅酸电池。公司的锂离子电池主要为磷酸铁锂电池,软包电池及方形铝壳电池。公司的铅酸电池包括吸水玻璃垫电池、胶体电池及铅碳电池。
从 2022 年 -2024 年(以下简称,报告期内),双登集团来自锂离子电池的收入分别为 15.69 亿元、18.55 亿元和 14.96 亿元,占当期收入的 38.5%、43.5% 和 33.3%;来自铅酸电池的收入分别为 24.22 亿元、23.37 亿元和 29.07 亿元,占当期收入的 59.5%、54.9% 和 64.6%。两者合计占期内双登集团总收入的九成及以上。
按照应用场景划分,从 2022 年 -2024 年(以下简称,报告期内),双登集团来自通信基站的收入占当期收入的 64.8%、57.8% 和 51.1%;其次系数据中心,各期占收入比重分别为 18.8%、21.1% 和 31.0%;电力储能场景占收入分别为 7.4%、11.5% 和 10.0%。
据了解,电池销售量的变动主要受应用电池应用行业的供求动态、电池产品的质量及市场竞争定位所影响。电池的平均售价变动主要受到碳酸锂及铅锭等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影响。
除原材料成本外,双登集团的电池产品的质量及竞争定位亦于定价调整中发挥作用。
报告期内,锂离子电池的销量分别为 1654.1 兆瓦时、1894.0 兆瓦时和 2141.5 兆瓦时,各期平均售价分别为 948.3 元 / 千瓦时、979.2 元 / 千瓦时和 698.6 元 / 千瓦时;铅酸电池的销量分别为 4938.9 兆瓦时、4612.3 兆瓦时和 5705.7 兆瓦时,各期平均售价分别为 490.3 元 / 千瓦时、506.7 元 / 千瓦时和 509.5 元 / 千瓦时。
2024 年,双登集团的电池平均售价有所下跌,主要是由于通信基站及电能储存装置所使用的电池平均售价下跌导致的酸铁锂等原材料价格下跌所致。
按照收入地区构成,中国内地依旧为双登集团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各期来自中国内地的收入金额占总收入比重分别为 83.4%、78.2% 和 80.2%。
整体业绩表现方面,报告期内,双登集团实现收入分别为 40.73 亿元、42.6 亿元和 44.99 亿元,净利润分别为 2.81 亿元、3.85 亿元和 3.53 亿元,净利润率分别为 6.9%、9% 和 7.9%,毛利率分别为 16.9%、20.3% 和 16.7%。
2023 年、2024 年,双登集团的收入同比增长 4.6%、5.6%;净利润同比增长 37.07%、-8.27%,2024 年双登集团出现了明显的增收不增利的情况,并且该年度公司净利润率、毛利率较分别较上一个年度下滑 1.1、3.6 个百分点。
2
研发费用偏弱,应收账款大增
双登集团在招股书中表示,技术创新对公司至关重要。不过从公司近几年各项费用的投入来看,公司的研发费用支出并不突出。
报告期内,双登集团的研发费用分别为 1.1 亿元、1.13 亿元和 1.1 亿元,占当期收入的 2.5%、2.6% 和 2.5%;销售及营销开支分别为 1 亿元、1.52 亿元和 1.38 亿元,占当期收入的 2.5%、3.6% 和 3.1%;行政开支分别为 1.27 亿元、1.63 亿元和 1.56 亿元,占当期收入的 3.1%、3.8% 和 3.5%。各期双登集团的研发费用均要低于当期行政开支、销售及营销开支。
值得注意的是,在原 A 股招股书中,2020 年 -2022 年及 2023 年上半年,双登集团研发费用率都大幅弱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值。
为经营业务满足下游需求,双登集团也保持着不小的存货水平来满足确保及时交付产品。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的存货分别为 5.37 亿元、4.59 亿元和 5.14 亿元,存货减值亏损拨备分别为 1480 万元、5380 万元和 3150 万元。
除了存货,应收账款同样节节攀升。报告期各期末,双登集团的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分别为 18.62 亿元、16.09 亿元和 23.18 亿元;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周转天数分别为 136.5 天、146.7 天及 157.2 天。
受到应收账款影响,双登集团的现金流表现也呈现一定波动趋势。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录得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 1540 万元、9.07 亿元和 2.61 亿元。
报告期各期末,双登集团的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 2.7 亿元、4.79 亿元和 3.95 亿元。
3
对赌曾遭问询,分红近亿再补流 4 亿
回顾双登集团的资本化之路,2023 年 6 月,公司曾递表深交所,拟创业板上市,保荐机构为中金公司。
2023 年 7 月、11 月,深交所分别下发两轮审核问询函,围绕公司业务创新性、行业发展、销售模式、对赌条款清理情况、重大关联方采购等多项问题进行了重点关注。
2024 年 4 月,双登集团及保荐机构中金公司自愿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深交所终止其发行上市审核。
在此次递表港股的招股书中,双登集团回答了前次赴 A 股上市的诸多问题。双登集团表示,就 A 股上市而言,公司已针对从深圳证券交易所收到主要基于披露方面提出的若干询问作出回复。于最后实际可行日期,深交所未就 A 股提出任何未解决意见或询问,根据相关适用法例及法规,公司可全权酌情决定在 A 股上市申请期间随时撤回上市申请。鉴于整体市场气氛及公司整体策略发展变化,加上公司观察到多家同业公司在港交所上市成功,为市场参与者打开了国际的大门,因此本公司决定撤销 A 股上市申请及寻求在联交所上市。
北京市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指出,企业扎堆赴港上市一方面出于融资优势,香港为国际金融中心,港股上市可对接境外资本,拓宽融资渠道,满足海外业务资金需求,且对国际资本吸引力强。赴港上市助力企业全球化战略,优化股权结构,提升国际品牌形象与估值水平,利用不同市场估值差异。另一方面,内地与香港监管部门鼓励 "A+H" 上市,港交所优化审批流程,为 A 股公司赴港提供快速通道。
另外,在此前深交所 IPO 过程中,双登集团曾与枣阳基金、襄阳创投及恒盛紫竹存在对赌安排。相关协议同时约定,自双登集团提交申报申请后协议、协议中约定的与法律法规等相矛盾的,则相关条款或约定自动终止且自始无效。
双登集团在回复深交所的问询函中回复表示,2022 年 12 月,公司与枣阳基金签署《枣阳基金补充协议》,与襄阳创投签署《襄阳创投补充协议》,与恒盛紫竹签署《恒盛紫竹补充协议》,约定自双登集团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申请首次公开发行 A 股并上市申报基准日的前一日起,如上述协议中约定的回购权、优先认购权、反摊薄权、最优惠权等特殊投资条款或约定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法律法规或中国证监会、交易所或其他政府部门的规定、会计准则或要求相矛盾的,则相关条款或约定自动终止且自始无效,且该终止是永久的、无条件且不可撤销的,相关条款对协议各方均不再具有任何法律约束力,协议各方互相不承担违约责任及其他法律责任。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杨锐(加拿大籍)的父亲杨善基行使双登集团 78.29% 的投票权。此外,杨善基及其配偶钱五珍分别拥有双登投资 80% 及 20% 的股份。根据上市规则,杨锐、杨善基、钱五珍、双登投资、泰州涵富、泰州合创、泰州合赢及泰州合鑫将于上市后被视为一组控股股东。
结合此前在深交所 IPO 的招股书数据,2020 年、2021 年、2023 年 1-6 月,双登集团分别现金分红 2263.8 万元、2145 万元和 4836.63 万元,合计现金分红 9245.43 万元。在原 A 股招股书募集资金计划中,公司拟募投 4 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对于此次 IPO 募资,双登集团表示,将用作于东南亚兴建一个锂离子电池生产设施;于泰州建立一个研发中心,重点研究及开发提高储能电池寿命、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及 BMS 技术;加强海外销售及营销;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等。(港湾财经出品)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