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21 日晚间,万胜智能(300882.SZ)发布 2024 年年度报告,全年实现营业收入为 9.37 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19 亿元。
此外,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 0.5 元(含税),预计派发金额为 1431 万元,占归母净利润的 12.03%。
在手订单充足,智慧配网业务同比增长 46.65%
万胜智能是国内电能计量领域数字化领先企业,主要业务涵盖智慧计量、智慧物联、智慧配网、智慧能源四大板块。
公司主要通过招投标模式向国家电网、南方电网、蒙电集团等国有大型电网公司销售智能电能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计量互感器等智慧计量、智慧配网产品。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公司累计在手订单 109,045.21 万元。
具体细分业务来看,2024 年,公司智慧计量业务实现收入 76,000.09 万元,作为核心主业持续巩固战略地位。
与此同时,公司以计量互感器等为代表的新兴业务矩阵快速崛起,在技术迭代与市场拓展中形成差异化突破。2024 年度参与国家电网计量互感器项目招标,连续多次中标,逐步实现与主业的协同发展的格局。
2024 年,公司智慧配网业务实现收入 6,755.86 万元,同比增长 46.65%。
智慧配网业务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已进入业绩上升期,终端设备及系统产品已在全国多个省市及地区应用,产品发展势头良好,中标频次与订单规模稳步提升,释放业务加速成长的积极信号。
2025 年 1 月,万胜智能收到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招标代理机构南方电网物资有限公司发来的中标通知书,确定公司为南方电网公司 2024 年计量产品第二批框架招标项目中标单位,中标金额为 22,315.05 万元。
创新驱动,研发投入同比增长 41.95%
万胜智能自成立以来,高度重视技术研发投入,强化新产品、新技术研发。
年报数据表明,2024 年,万胜智能持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研发投入达 8,312.77 万元,同比去年同期增加 41.95%,占营业收入的 8.87%。截至 2024 年末,公司累计获得发明专利 75 项,软件著作权 132 项,实用新型专利 114 项。
技术创新需要高端人才来完成。在研发队伍建设方面,万胜智能通过多年的积累与努力,打造了一支由高、精、尖人才引领的研发团队,规模达 274 人,其中包括博士 6 人、硕士 23 人、本科 192 人,具有中高级职称的科研人员 20 人,科研人员同比增长率达 34.31%。
2024 年,公司博士后工作站已从浙江省站升级为国家级站。此外,公司还建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和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并拥有一支由来自中国工程院院士及清华大学教授等国内一流技术专家组成的合作团队。
基于持续的研发投入与技术积累,万胜智能在 2024 年度创新成果加速转化:先后荣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及中国技术市场协会 " 金桥奖 " 等重要奖项;同时取得 CMMI5 级国际认证,标志着软件研发实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今年 2 月,万胜智能获批设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践行可持续发展,绿色制造表现突出
为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万胜智能以绿为引推动低碳智造前行。
公司设立专门的绿色研发团队,致力于低碳、节能和环保技术的研发与应用,2024 年共获得 18 项绿色设计产品认证。
2024 年,万胜智能对涂覆生产线进行绿色节能改造,将焊接烟尘处理工艺从 " 光催化 " 升级为 " 催化燃烧 "。改造后,废气烟尘浓度从 0.02m g/m ³ 降至 0.00292mg/m ³,颗粒物浓度从 22.8mg/m ³ 降至 1mg/m ³,处理效率提升至 90% 以上,有效降低污染物排放,达到更高环保标准。
与此同时,公司积极推进能源光储充一体化项目,通过在屋顶安装 802kW 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实现了约 20% 的绿电自给率,并将多余电量供给当地供电公司,有效缓解了用电压力。
自项目投入使用以来,累计发电量达 286.79 万度,实现碳减排 1,362.25 吨,相当于种植 1,861 棵树木,节约标准煤 1,147.16 吨,为环保和清洁能源的使用做出了显著贡献。该项目向电网输送余电 30,740kWh,进一步发挥了清洁能源的补充作用。目前,企业正在规划实施二期储能项目,以完善光储充一体化系统,持续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依托在绿色制造方面的突出表现,万胜智能被认定为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浙江省绿色低碳工厂、浙江省清洁生产审核验收合格企业。
此外,公司计划在未来三年内积极推进零碳工厂建设工作,确保在多个领域达到先进的绿色发展标准。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