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了帮助投资者把握投资机遇,深交所联合同花顺推出 " 对话基金经理 " 系列节目,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制造、新能源、生物技术等代表性行业或主题 ETF,及深市特色重点宽基,帮助投资者通过 ETF 分享新质生产力下的投资机遇。" 港股通互联网 " 是系列节目第九期,共分为四集,在本平台陆续推出。
嘉宾简介
田西蒙:富国基金量化投资部定量基金经理。曾任富国基金助理定量研究员、定量研究员、定量投资经理,现任富国港股通互联网 ETF 基金经理。
陈淑媛:国信证券互联网行业分析师。
主持人:
大家好,欢迎大家收看由深交所和同花顺联合出品的对话基金经理栏目,我是本期节目的主持人姚瑶。今天我们将聚焦一个备受市场关注的话题,就是我们的港股通互联网 ETF。近期港股圈和科技圈都是颇具看点,那么这背后有哪些驱动因素?投资机会又在哪里?今天我们就请到了两位重量级的嘉宾,和我们一起来深入的剖析科探讨这个话题。首先请两位嘉宾做个自我介绍。
富国基金 田希蒙:
大家好,我是田希蒙,来自富国基金,也是我们今天所聊的港股通互联网 ETF 的基金经理。
国信证券 陈淑媛 :
大家好,我是陈淑媛,来自国信证券,我是互联网行业分析师。
主持人:
感谢两位嘉宾今天做客我们的节目。2025 年以来互联网行业可以说是又掀起了一波热潮,首先是春节 DeepSeek R1 大模型的发布,可以说是点燃了这个市场的情绪。紧接着各大互联网平台都是纷纷跟紧来布局人工智能,我记得今年春节的时候,很多朋友的拜年的短信,或者是拜年的图片,都是由人工智能生成的。那国产大模型的突破可以说是让我们互联网行业再一次的站上了风口,也带来了中国科技板块的估值修复。那田总您怎么看这个事件对于市场的这个推动作用?
富国基金 田希蒙:
从基本面角度来看,任何板块或公司的股价上涨,归根结底取决于两个关键因素:一是公司能否持续提升业绩表现;二是公司是否有新业务的拓展,从而改变市场对其估值的预期,进而实现估值的提升。DeepSeek 在 2025 年的推出,主要从估值角度对互联网公司进行了重新评估。在 DeepSeek 面世之前,市场上普遍存在一种误解,认为中国的大模型技术相较于海外,尤其是美国的大模型,落后了 3 到 5 年。而 DeepSeek 的出现,成功打破了这一误解,向市场证明了中国大模型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从而促使市场对相关互联网公司的估值进行了重新审视和调整。
DeepSeek 的第二个重要作用体现在其成本优势上。具体而言,DeepSeek 每百万 token 的使用成本相较于常见的闭源大模型 ChatGPT,大幅降低了三十分之一甚至更多。这种成本的显著降低使得 DeepSeek 在使用上更具性价比,既好用又便宜。这一特性极大地刺激了下游行业对大模型的使用需求,引发了下游应用的快速增长。随着下游应用的井喷式发展,对上游的 token 使用量以及整个产业链的云计算需求也呈现出爆发式增长。以头部电商公司为例,其相当一部分收入来源于云计算业务。在过去,由于云计算业务的毛利率较低,市场竞争激烈,市场在对其估值时往往给予较低的估值,甚至仅给予 1 倍市销率(PS)的估值。然而,随着 DeepSeek 带来的下游应用增长以及对云计算需求的提升,市场对这类互联网公司的云计算业务重新进行了估值,其估值水平有望得到显著提升。
随着 DeepSeek 所引发的下游应用的爆发式增长,市场对相关业务的估值预期也发生了显著变化。目前,市场可能会给予这类业务 4 倍甚至 5 倍的市销率(PS)估值。这意味着,原本处于低增长、低利润率的传统业务,如今重新焕发出高增长潜力,并且利润率也呈现出回升态势。这种业务的重估直接反映在了公司的股价上。从 2025 年以来互联网板块的整体表现来看,其上涨趋势在基本面的支撑下显得尤为坚实。
主持人:
田总刚才提到的今年股价上涨的坚实性,我深有同感。作为一名普通用户,我亲身感受到随着 DeepSeek 和大模型的发布,AI 在工作中的应用愈发广泛。记得上次与田总见面,是在富国基金组织的港股通互联网成分股调研活动中。当时田总就预测科技股将迎来反弹,没想到 2025 年初,这波科技股的反弹就如约而至。陈总,您如何看待这一波科技股的反弹?您认为这种热度能持续多久?还有哪些方面是值得关注的呢?
国信证券 陈淑媛:
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分析,本轮科技股的上涨具有坚实的基础。DeepSeek 的出现,不仅代表了一种低成本、高性能的技术突破,更彰显了中国企业在全球科技领域的强劲实力,引发了市场对中国科技企业的重新估值。除了技术层面的突破,还有两个关键因素值得关注。首先,港股市场在过去受到流动性不足和国家监管政策的影响,但目前这两个因素都在向积极方向转变。国家监管政策正逐步走向常态化和健康化,为市场稳定提供了保障。同时,港交所也在不断推出新的制度,以增强市场的流动性,这些政策支持为科技股的上涨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其次,从估值修复的角度来看,尽管国内互联网巨头的实力已与全球巨头相当,但其估值仍存在差距。这表明,当前的估值修复可能只是开始,未来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可以认为这一波科技股的上涨浪潮,不仅是技术进步的体现,也是市场环境改善和估值回归的必然结果。
来源 深市基金
编辑 邓文盈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