柒财经 04-22
光大银行信用卡的寒冬,为何更凛冽?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发卡量下滑、交易规模收缩、不良率抬头……近几年,银行信用卡行业迎来剧烈的周期性波动。

一个人和一家公司的命运,很大程度上受到历史行程的影响,当然也要靠自我的进取。

所以在波动中我们可以看到,有的银行因为种种原因近似随波逐流,被疾风骤雨掀了个大跟头;有的银行则尽力力挽狂澜,让下滑的斜角更小些。

而从业绩上看,光大银行信用卡业务骤降的表现,似乎更像是前者。

信用卡业务收入两位数下滑

光大银行 2024 年的表现,难言乐观。

财报显示,2024 年,该行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1354.15 亿元,同比下降 7.05%,这不仅是该行连续第三年营收同比下滑,也是这三年下滑幅度最大的一年。

对比同为 A 股上市股份行的其他 8 家银行,营收同比下滑的除了光大银行,还有平安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分别同比下滑 10.9%、3.12% 和 0.48%。光大银行在这几家银行中,降幅排在第二。平安银行的下滑被视作是战略巨大调整下的阵痛,但光大银行的大滑坡,则让人比较意外了。

好在,该行的净利稍稍给力一点。该行 2024 年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 416.96 亿元,同比微增长 2.22%。

但需要指出的是,因为 2023 年该行净利大幅下滑 8.96%,所以 2024 年尽管同比增长,也未恢复至 2022 年的水平。数据显示,该行 2022 年归母净利润 448.07 亿元。

和其他 7 家净利同比增长的银行相比,光大银行的增幅也仅高于招商银行和兴业银行,排在第五位。

光大银行此次的颓势,与该行零售业务表现不佳有关。报告期内,该行零售实现营收 550.96 亿元,同比减少 98.53 亿元,下降 15.17%。其中,零售净利息收入 429.63 亿元,同比下降 11.89%,零售非利息净收入 121.33 亿元,同比下降 25.04%。实现净利润 2.81 亿元,同比下降 95.83%,仅占利润总额的 0.55%。

这背后则是占据零售大头的信用卡业务的极速下滑。

虽然从 2020 年开始,光大银行的信用卡收入就 " 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但是在 2023 年之前,下滑的曲线还相对平滑。数据显示,2020-2023 年该行信用卡业务收入分别为 453.8 亿元、441.5 亿元、439.7 亿元和 430.6 亿元,分别同比下降 4.6%、2.7%、0.4% 和 2.1%。

但在 2024 年,光大信用卡收入跌破 400 亿元至 331.56 亿元,同比整整少了 99 亿元,跌幅高达 23.0%。

从行业来讲,信用卡没那么 " 香 " 了有目共睹,但和其他多家股份制银行相比,光大显然退步得更严重一些。2024 年招行信用卡收入为 885.1 亿元,同比仅下降 2.5%;中信信用卡收入为 559.1 亿元,同比下降 5.9%。

具体看,光大银行在客户量、交易量、贷款余额等几个关键指标上,几乎都呈现下滑状态。

其中,在客户量上,截至 2024 年末,光大信用卡累计客户 5200.88 万户,截至 2023 年末其累计客户量为 5,092.69 万户,计算可得其 2024 年新增客户量为 108.19 万户。

而在上一年,其新增客户量是 328.03 万户,这相当于 2024 年其客户量同比减少了 67%。

在交易额上,2024 年,光大信用卡交易额 1.68 万亿元,同比下跌 29.25%。纵向比较,仅相当于其 2017 年的水平,也是其 2018 年迈上 2 万亿大关,时隔 6 年后,首次跌破 2 万亿元。

数据显示,在 2022 年,光大信用卡交易额的达到了 2.76 亿元的高度,在 2023 年开始下滑 1.4% 至 2.73 万亿元。

和已披露交易额数据的 A 股上市股份行相比,29.25% 的跌幅也堪称最大。数据显示,招商银行同期的信用卡交易额同比下跌 8.2%,中信银行这一数据同比下降 10.2%;即便是这两年在零售业务猛踩刹车的平安银行,信用卡交易额的跌幅也在 20% 之内,而光大银行的跌幅几乎是平安的 2 倍。

光大银行信用卡的贷款余额同样让人不忍直视。虽然其他股份制银行也普遍下降,但大多是个位数下滑,而光大银行的信用卡贷款余额则下滑 13.6% 至 3756.89 亿元,这也是其这一额度 2018 年登上 4000 亿元高度后,首次跌破 4000 亿元。

在交易活跃度和贷款余额大幅下降的压力下,其营收急剧萎缩也就不难理解了。

刚刚狂甩超百亿信用卡不良资产

分析原因,一方面有大环境的影响。当下,信用卡市场已经进入存量时代,据天眼查,央行发布的 2024 年度支付体系运行数据显示,截至 2024 年底,信用卡及借贷合一卡的发卡数量同比降幅为 5.14%,与 2023 年相比减少了约 4000 万张。

实际上,在 2022 年第四季度达到 8.07 亿张的峰值后,信用卡发卡量已经出连续九个季度下滑。" 跑马圈地 " 的时代已然消失。

另一方面,在监管的要求下,加上此前多年 " 粗放经营 " 暴露出来的问题,控风险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这也是业内共同的选择。

其实从近几年光大银行财报中对信用卡业务板块的表述,可以看出其中的侧重点和对风险压力的感受。

在 2022 年年报中,其有关信用卡业务的核心理念还是加大拓客的投放力度。在信用卡业务板块的第一句是 " 本行坚持回归消费本源,加大年轻、高价值客群引入力度,打造年轻人系列约卡、耀卡等重点产品,年轻客户和风险稳定的优质客户占比稳步提升 "。

到了 2023 年,财报中有关信用卡业务的的第一句 " 本行坚持稳定新客质量,全面推动借贷双卡同步营销,挖掘行内客群资源,提高营销成功率 "。尽管强调了新客 " 质量 ",但营销仍是重点。

但到 2024 年财报中,对风险的把控似乎开始变成头等重要的事。第一句变成了 " 本行不断强化审慎稳健发展理念,坚持回归消费本源,坚定回归分行,以精细化运营为抓手,持续调优客群和资产结构 "。后面还提到," 坚持严格审慎的新客准入,实施差异化审批授信策略 "," 主动压降存量风险资产,提升不良资产清收回款效能 "。

从前面新增客户的大幅减少,外界感受到了其对新客准入门槛的提升。至于后者,这两年,光大银行不断甩卖信用卡不良贷款。

柒财经注意到,就在 4 月 15 日,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在银登网上发布了一批包含 10 期的信用卡不良贷款转让项目公告,合计债权总金额高达 117.51 亿元。

甩卖的同时,就难免出现 " 暴力催收 " 等投诉。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光大银行全行受理消费投诉 184,278 笔,投诉总量排名前三的业务为银行卡业务(占比 76.07%)、债务催收业务(占比 10.29%)、贷款业务(占比 5.65%)。

截止到 4 月 22 日,在黑猫投诉上,有关光大银行的投诉就高达 10000 多条,其中不少涉及信用卡暴力催收、电话骚扰等问题。

其中一名用户反映,其在光大银行有信用卡欠款,逾期后和银行沟通请求本金分期还款," 光大银行委托第三方催收公司,进行暴力催收,用虚拟号码和不实名的移动电话号码发送威胁侮辱短信,要求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提供委托机构的名称和公司地址,准备起诉该机构。"

提高准入门槛,不断甩卖不良资产的同时,在整体收缩的压力下,该行也不得不 " 降本 "。

前不久,光大银行发布公告称,自 2025 年 3 月 6 日起,该行将停发包括裸熊主体信用卡、淘票票公仔联名卡、乐米联名信用卡、旅游主题信用卡、沃美 IC 信用卡、网易联名信用卡等在内的多款信用卡产品。

该行还收缩了部分信用卡的权益,且因操作不够地道,让用户吐槽不已。

去年 6 月,该行发布公告称于 7 月 3 日起,暂停服务 3-12 周,暂停时机恰好就在暑假出行高峰之前,且涉及相关卡片 58 张,连刚发行两个月的全新万事达世界之极也在列,所有高端卡无一幸免。

与此同时,公告显示最多暂停 12 周,但直到去年 11 月 28 日,光大银行才发布公告宣布于 11 月 30 日恢复服务,相当于暂停了 21 周。" 信用卡 " 也 " 不讲信用 "。

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现任总经理为蔡雪峰,其在 2022 年底正式履职前,一直在光大银行石家庄分行任职,先后担任过风险总监、副行长,自 2018 年到 2022 年,又任该分行行长。也是在其转任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负责人后,该行信用卡业务不断走向滑坡路。

但一味收缩,如何给外界以信心?面对 2024 年的骤降的局面,在当下政策大力促销费的背景下,蔡雪峰是时候展现更大的魄力了。

           

联系我们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信用卡 光大银行 招商银行 平安银行 a股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