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财米 洛溪 / 文
扬州天富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富龙)2023 年 6 月 9 日开始正式排队上交所主板 IPO,已近两年。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定于 2025 年 4 月 23 日召开 2025 年第 15 次审议会议,正式审议天富龙的 IPO 申请。
天富龙以差别化涤纶短纤维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主营业务,产品布局由再生有色涤纶短纤维,拓展至差别化复合纤维及聚酯新材料。公司主要产品分为低熔点短纤维、聚烯烃复合短纤维、再生有色涤纶短纤维等,其中低熔点短纤维销售收入占比过半,是天富龙主要收入来源。
2020 年至 2024 年,天富龙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 248,572.54 万元、285,680.64 万元、257,578.51 万元、333,632.78 万元、384,140.14 万元,同期扣非净利润分别为 13,699.62 万元、35,440.29 万元、33,849.95 万元、42,006.40 万元、45,093.92 万元,公司整体业绩呈上涨趋势。
但是天富龙业绩繁荣的背后却存在着一些隐忧。招股书披露,公司产品主要应用领域为汽车内饰、家用纺织、建筑工程、鞋服材料、健康护理、过滤材料等。其中,汽车内饰领域为天富龙主要服务的下游市场,再生有色涤纶短纤维作为汽车内饰的面层和里层材料,低熔点短纤维作为粘合材料,两种产品相互配套。报告期内,汽车内饰领域的销售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 31.47%-36.55%。
当前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成本压力,主要来自主机厂降价传导、原材料波动、账期延长等多重因素。传统车企及新能源车企普遍要求供应商每年降价 5%-10%,部分企业甚至提出 10%-20% 的降幅,例如比亚迪 2024 年底要求供应商自 2025 年起降价 10%,引发行业震动,上游供应商的利润空间被挤压严重。
而车企账期延长则致使上游供应商现金流紧绷。据统计,中国车企平均应付账款周转天数达 182 天(约 6 个月),而国际车企(如宝马、丰田)通常在 30-60 天。更为极端的则是海马汽车的账期长达 298 天和北汽蓝谷的 252 天,以此推算供应商需垫资半年才能回款。受此影响,2024 年前三季度,A 股零部件企业收入现金比率(回款 / 营收)从 0.923 降至 0.909,净利润现金比从 1.39 降至 1.18,显示盈利质量下滑。
而天富龙在业绩增长的背后却存在着公司毛利率的持续下滑。2020 年至 2024 年,公司营业收入毛利率分别为 27.22%、22.26%、18.86%、18.31%、16.50%,2024 年毛利率相比 2020 年,降幅达到接近四成。对此公司称:受原油、再生 PET 等价格波动、常规类产品市场竞争加剧的影响,以及 " 珠海项目 " 尚处于产能爬坡阶段,综合毛利率有所下降。虽然天富龙并未明确指出公司毛利率的下降,但是这个 " 常规类产品市场竞争加剧 " 字眼,是值得推敲的。
此外,天富龙应收账款周转率相比于同行业企业,明显偏低。2020 年至 2024 年,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 13.09 次、15.89 次和 14.02 次、16.48 次和 16.63 次,而同期同行业平均值分别为 43.45 次、40.87 次、32.69 次、26.49 次,2024 年招股书未披露。
天富龙称,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偏低主要原因是部分同行业企业实行款到发货的结算模式,以及公司受汽车产业链上下游 3 个月及以上左右的账期的影响。
另外,天富龙主要产品为低熔点短纤维,目前该行业内存在一定程度的技术创新乏力现象。许多中小企业受限于研发资金与技术积累不足,难以独立进行新产品开发,导致市场上同类产品较为雷同,同质化竞争激烈。这不仅限制了企业的盈利能力,也阻碍了整个行业向高附加值方向的转型升级。此外,缺乏核心技术的突破限制了低熔点短纤维在新兴应用领域的拓展,如高性能过滤材料、智能纺织品等,影响了行业的长远发展与国际竞争力。因此,加大研发投入,鼓励产学研合作,推动技术创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路径。
2020 年至 2024 年,天富龙研发费用分别为 8,471.14 万元、9,742.73 万元、9,326.40 万元、11,734.03 万元、13,619.55 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 3.41%、3.41%、3.62%、3.52%、3.55%,公司的研发投入逐年水涨船高。加之汽车行业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压力的提升,尤其是新能源车对轻量化、高精度零部件的需求增加,天富龙作为上游供应商,其研发压力可想而知。
由此来看,天富龙背后存在的毛利率下降、应收账款周转率显著低于同行业企业的情况,或许并不是偶然出现的。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