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深刻了解汽车产业变革
出品: 电动星球
作者:思为
奔驰纯电新篇章的急先锋亮相了。
与此前众多国产的奔驰车一样,国产纯电 CLA 为长轴距版,命名为 CLA L。
这款新车被赋予了足够多、足够响亮的名头:奔驰纯电 MMA 平台首车、奔驰纯电车的新开端、奔驰纯电车走量大作等等。
根据奔驰品牌科技日透露的信息,86 度电池下 CLTC 续航 866km 的表现,还不是 CLA L 的「王炸」,官方口中 10.9kWh 百公里续航、120km/h 高环恒速测试中续航 572km 等,才是其主要竞争力。
再加上端到端主视觉的 L2 级智能辅助驾驶、豆包 AI 大语言模型、基于 MB.OS 全新架构打造的智舱对等智能化配置,可以说,我们在奔驰 CLA L 上,看到了一个更完整的纯电奔驰。
奔驰如何构建纯电 CLA L?又如何构建新的电动化征程?
我们一起来看看。
「重新认识」
点进奔驰中国官网界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红色的奔驰纯电 CLA L,以及那句「你好,让我们重新认识一次」。
尽管奔驰早在 2023 年就预告了 MMA 平台及纯电 CLA 概念车的存在,并在多个场合反复提及,但大部分人对纯电 CLA L 仍是熟悉又陌生。
熟悉在于,纯电 CLA L 在外观上保留了部分 EQ 系列的影子,譬如前脸的三叉星徽阵,又譬如能看到 EQS 影子的贯穿式尾灯、前舱盖等,都有强烈的「既视感」。
让人们感到新鲜的是,作为「重新出发」的代表作,CLA L 拿出了更多东西。
这款长宽高分别为 4763/1856/1469mm、轴距 2830mm 的纯电轿车,相较 EQ 系列,不只三叉星徽阵升级为全部可独立点亮、两侧尾灯也造型也改为三叉星徽形状,更重要的,是作为「纯电车」属性本身的提升。
即使是此前表现平淡的 EVA 平台车型,也有一个人们交口称誉的优势:续航扎实。
来到 MMA 时代,奔驰显然不打算放下这个优势。
经官方介绍,CLA L 从电池到车轮拥有 93% 的综合能量转化效率,在 800V 架构下,新车 86 度电池可提供 CLTC 工况下 866km 的续航,百公里能耗 10.9kWh。
CLA L 的对手,是蔚来 ET5、特斯拉 Model 3 以及小米 SU7。
我们选择与其 86 度电池最为相近的版本,可以发现,无论是 ET5T(75 度 ,560km)、Model 3(78.4 度 ,713km),还是 SU7 Pro(94.3 度 ,830km),都难与 CLA L 匹敌。
而其能耗数据的概念,同样需要现有竞争车型的能耗来建立:
尺寸相近的蔚来 ET5 百公里最低电耗 15.1kWh,卖得更好的 ET5T 门户网站实测百公里电耗 18.63kWh;
同样尺寸相近的特斯拉 Model 3,其百公里最低电耗则为 11.2kWh,可见在同级别车型中,CLA L 的电耗表现处于领先地位。
而以运动性能为主要卖点的小米 SU7,体型比 CLA L 大一圈,官方标定百公里最低电耗 12.3kWh。
CLA L 更让人惊喜的是,在 120km/h 的高环恒速状态下,仍能够达成 572km 的续航,而高速能耗正是新能源汽车所头疼的地方。
86 度电池下 866km 的续航、10.9kWh 的百公里电耗,以及 572km 的 120km/h 高环恒速表现,这些表现单拎出来,即使放在国产新能源阵营里面,也是足够有吸引力的数据。
奔驰是如何做到的?答案除了在 0.21 的风阻系数中,还在电驱单元和热泵系统当中。
新车标配两档变速箱,采用多片式离合器,最大程度上缓解了新能源车速度越快、能耗越高的问题;同样为标配的多源热泵系统,奔驰称其能利用三种热源,实现相同制热效果下,电耗仅为同级辅助加热器的 1/3。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CLA L 最低 10.9kWh 的百公里能耗,指的很可能是 268 马力的后驱版,369 马力的四驱版恐难达到这一能耗表现,后者零百加速时间为 4.8s。
奔驰的改变
如果说能耗是奔驰在 EQ 时代最突出的优势,那么消解这一优势的关键因素,其中之一,便是智能化。
痛定思痛,最近两年的时间里,我们看到奔驰在智能化研发与合作上的积极,譬如持续加码北京和上海两地的研发中心,让其深度参与新平台、新智能化技术的研发,又譬如,在外与 Momenta 等企业合作。
在巨大决心下诞生 CLA L,被誉为「最智能的奔驰」。
要担得上这个「最」字,智能辅助驾驶能力的提升必不可少。
CLA L 采用单颗 Orin X 芯片,搭配以视觉为主、融合多传感器且不依赖高精地图的感知方案,用端到端大模型实现全场景智能辅助驾驶,即城区辅助驾驶、自动泊车等能力。
能力提升之外,CLA L 也没有失去奔驰智能辅助驾驶的特色。
新车上的智驾系统坚持人机共驾理念,开启智驾模式时,系统的控车力度,可以随着驾驶员控车力度的增大而减小,减少人类驾驶员接管的过渡感,驾驶员可以随时控制方向盘和车速,系统不会直接退出。
而在座舱方面,CLA L 智能座舱基于 MB.OS 全新架构打造,车内搭载 10.25 英寸仪表屏 + 14.6 英寸中控屏 + 14 英寸副驾屏,接入豆包 AI,采用思必驰语音技术,提高指令识别与执行的速度与精准度。
但 CLA L 今天在发布会上显露出的弱势点之一,就在车内屏幕上——黑边太重,使车内科技感与豪华度有所打折。
与此同时,CLA L 的车窗控制键采用了与大众 ID.3 相似的设计,也就是前门只有两个车窗控制键,预计驾驶员同样需要长按 rear 键,再同时控制四个车窗,给车窗控制徒增步骤。
30 万?
新的设计理念、新的平台架构、新的智能化配置,无论海内外版本,奔驰对纯电 CLA 都足够重视上心。
纯电 CLA 更接近于人们心中那个代表汽车行业先进技术与领先质量的奔驰,从现有信息来看,CLA L 的产品力在中国市场有一定的竞争力。
那么问题也随之而来,CLA L 定价多少合适?
同级别之下,同样定位高端的蔚来 ET5/ET5T 售价 29.8 万元,小米 SU7 标准版售 21.59 万元,拥有更好的智能辅助驾驶表现的 SU7 Max,则为 29.99 万元。
至于全球纯电轿车「常青树」Model 3,起售价格为 23.55 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蔚来的 BaaS 方案下,ET5/ET5T 售价可下探至 22.8 万元。
作为传统豪华车企纯电新开端的首车,又可见地承担着走量任务,奔驰 CLA L 的定价显得尤为重要。
尽管 CLA L 的产品力已经能够与国产车型「掰手腕」,甚至可能在能耗、驾控表现上更胜一筹,但对于享受惯了国产新能源「惊喜价」的中国消费者的而言,买单 BBA 纯电车溢价的可能性有限。
CLA L 产品力有目共睹,至于总体竞争力,就看价格了。
大家觉得纯电 CLA L 应该卖多少钱?
(完)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