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黔中书 04-23
探访贵阳宝藏书店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在城市的角落里,一座座书店早已超越了传统售书场所的范畴,它们是城市的精神标志、文化传承的火炬,更是市民心灵的栖息地。

贵阳的街巷中,藏着许多独具特色的书店。也闲书局沉浸在黔地文化中,用丰富的黔版书讲述贵州故事;无产艺术书店扎根乡野,让艺术之花在山村绽放;乐转城市书房聚焦温馨的家庭阅读;百无一用书店传递着独特的人文魅力;空兽书店在多元文化的碰撞里,为读者开启认知新世界的大门。

这些书店,连接着贵阳这座城市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以书为纽带,用创新思维破局与出圈,让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里,寻得一处能静下心来感悟生活的净土。

也闲书局:赏黔书 话黔事

位于贵阳市云岩区中华北路 289 号的 " 也闲书局 ",名字取自 " 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透着坚守文化阵地的执着。书局面积 450 平方米,拥有图书约两万册。

书局的图书选类颇为讲究,主要涵盖文学、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领域。其中,黔版书和二手书是两大特色。

书局主理人糜志强,笔名 " 秋蚂蚱 ",虽为南京人,却对贵阳这座城市格外钟情。他表示:" 贵阳的气候宜人,人亦宜我。这是一块福地。书店是这块福地的一个阳台。我希望一直倚靠在阳台,看黔山、饮黔水、遇黔人、聊黔事 ……"

他对贵阳的喜爱,从专设黔版书区域可以看出。在这里,能看到何士光文集、董克俊六十年艺术记、戴明贤作品签名本等老一辈贵阳画家、作家的心血之作,它们承载着贵州文化的深厚底蕴;还有《朱启钤传》《中国近代教育奠基人李端棻》《贵州名贤录》等书籍,为读者展现贵州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及其传奇故事;冉正万、戴冰、周之江等当代贵州作家的签名本,散发着新时代贵州文学的独特魅力;更有《贵州通志 人物志》《苗疆见闻录》《中国贵州民族服饰全集》《贵州历史地图集》等珍贵的贵州史料,如同历史的见证者,诉说着这片土地的沧桑变化。

谈及开书店的初衷,糜志强坦言:" 这从一开始就是一件可能会失败的事。" 他还说:" 当我想要做书店的时候,我觉得自己不仅能仰望星空,还能提供一个宇宙。"

也闲书局不仅是书籍的汇聚之处,更是贵州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这里是贵州作家新书发布会的热门场地,也是外来作家到贵州分享创作心得的选择地。

在此举办过戴明贤新书《留得枯荷:适斋文与画》分享会、许知远新书《十三邀:我们时代的头脑与心灵》分享会、《南国红豆最相思》《凤兮凤兮》新书分享讲座、余未人《余的贵州札记》新书分享会、冉正万《鲤鱼巷》新书分享会等一系列文化活动。

除线下活动外,微信公众号也是也闲书局的 " 第二现场 "。糜志强在公众号上推荐图书、分享阅读心得。在《佩索阿的魅力略大于宇宙》一文中,他推荐韩少功翻译的《惶然录》,并深刻指出:" 一个作品的翻译,其实是某种程度的创作,只有优秀的译者才配得上好的原作。" 在《漫说 < 锦城旧事 >》一文中,他分享了对四川方言小说《锦城旧事》的感悟:" 相比宏大叙事的帝王史观、英雄史观,我更关注如吾辈‘碌碌无为’的人。"

去年 7 月,糜志强与杜彦之、韩少共同开启《贵州历史上的今天》这一栏目,至今已坚持日更近 300 天。糜志强说:" 作为在贵阳开书店的外地人,这是我对脚下土地的反哺,让本地人更加了解他们生活的城市。"

书是也闲书局唯一的主题。糜志强说:" 我不太注重内部装潢,也没条件讲究。我能做的就是在图书选品上下功夫。作为书店,挂着书店的牌子,就要把书做好,这是我的坚持。如果连书都做不好,转而去做其他事情,那么理论上书就成了装潢的一部分,这对我来说是无法接受的。"

正如戴明贤在新书《留得枯荷:适斋文与画》的发布会上所言:" 今天的都市,外观一座物质的丛林,内涵一片精神的荒原。一个实体书店就是丛林中的一口泉水,一片荒原上的绿洲,非常珍贵,我们更应该尽力支持他们的惨淡经营。"

也闲书局,正是这样一口滋养心灵的清泉、一片守护文化的绿洲,在喧嚣的都市中,静静诉说着黔书墨香,汇聚着文人雅韵。

地址:云岩区中华北路 289 号

无产艺术书店:扎根乡野 " 艺术 " 助力重构山村美育

远离城市,在南明区永乐乡水塘村方家祠堂内,有一家由古宅改造而成的书店——无产艺术书店。在古色古香的老宅旧址上,以书店为载体,从城市而来的新艺术扎根于乡村。

走进静谧山村里的无产艺术书店,四合院式的书店十分宽敞,中间层高 9 米、宽约 200 平方米的主厅被分为 3 部分组成书店,8 米长的吧台提供咖啡、茶饮、鲜榨果汁等,两侧有 6 个独立书房、一间非遗课程体验教室、一间艺术文创商店。主理人苏沐然是设计美学专业研究生,也曾从事相关产业,于是开了这家艺术书店,将艺术展览和艺术书籍融合在一起。书店颇具美感,布置了不少艺术摆件,尤其是由中药柜做成的书架,与艺术的结合相得益彰。

店内书籍超过 3000 册,大多与艺术相关,也有贵州本土历史文化图书。苏沐然介绍:" 艺术书店偏爱美的东西,除内容外,会选择封面设计好看的书,并定期增加库存。" 以阅读空间为主,来店客人可以随意翻阅书籍,看书、看展、打卡拍照、购买文创,捧着一杯咖啡茶饮惬意地在这静谧独特的空间里与艺术对话,放松身心、享受阅读。

苏沐然从小就喜爱逛书店,她认为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书店都能让人处于安全舒适的环境里。她说:" 书店就像城市的精神岛屿,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疗愈场所,我们书店还有义工机制,当你迷茫的时候可以来这里,我为大家提供一个心灵的暂停之处。" 店名 " 无产 ",是因为在她看来全世界的人都应是无产阶级,自由而平等,她希望书店是一个没有阶级之分的平等场所。

永乐乡的这家书店是无产艺术书店的 2.0 版本,此前,书店位于富源北路的老仓库,红色的仓库房子掀起一股复古文艺风,吸引了无数文艺爱好者打卡拍照。2025 年 3 月,永乐乡的无产艺术书店正式开业,在苏沐然的规划里,这是一次全新的升级,集公共阅读、文化传承、历史展示于一体的复合空间,助力乡村振兴与产业升级。书店面积约 600 平方米,有 2 亩大的花园,周边还有 30 亩可钓鱼的天然湿地农场和超美的民宿,这里可以种菜、养花、钓鱼、吃柴火鸡和蹄膀、烧烤、露营、采摘,俨然一个艺术共居村,而书店还提供咖啡茶馆非遗体验、花园种植体验,不仅有农场户外游,还能打造乡村艺术旅居生活。

苏沐然喜爱大自然,她将从前经历的种种低谷转化为现在的能量,她认为做书店是对社会善意的起步,而非终点,她会一直坚持下去,让乡村充满文学、诗歌和艺术。" 我把书店开到乡村也是希望孩子们能接触到艺术,看到不一样的书籍,给大家带来美的启迪。"

面对当下社会读书方式和娱乐方式的改变,她也有自己的思考,她分享道:" 很多人使用微信读书,阅读量看起来很高,但电子书看完后,到底记住了什么?我觉得电子书记不住东西,而纸质书不同,我很钟爱纸质书,纸质书看过之后,哪怕当时没想起来,也许某一天就会突然想起书中的一句话,就像刻在脑子里一样。"

关于看什么书,苏沐然认为要根据自己的需求选书,她说:" 别人推荐哪本书好或者不好,多少都会带有自己的观念,但每个人看书能接收到的信息不同,所以我建议大家不要听别人的,而是自己去看、自己去选。" 此外,她还认为,书作为全世界品类最多的东西,翻译不同、装帧不同,读起来的感觉可能都不一样。

苏沐然觉得,在网络飞速发展的当下,人与人之间共同经历和探索的事物过少,人们容易快速认识又快速相忘于江湖,她希望大家能回归线下相处,面对面聊天或者一起去体验各种有趣或无趣的真实生活。在 4 · 23 世界读书日期间,她计划在书店开展一场 " 以书换蔬、以书换书 " 的自由交易市集活动。

书店地址:南明区永乐乡水塘村水塘小学南 166 米(方家祠堂)

乐转城市书房:打造新型复合文化空间

乐转城市书房(以下简称 " 乐转 ")曾开展一项关于阅读对青少年影响的深度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提供绘本阅读指导的家庭中,子女两年后的升学率比对照组高出 17%;而参与乐转 " 家庭共读计划 " 的青少年群体中,手机成瘾率下降了 34%。

" 家庭阅读主题书店 " 是乐转的精准定位。乐转城市书房董事长张国钰强调:" 我们致力于成为家庭文化休闲的重要目的地。对于普通家庭而言,我们希望每到周末,这个家庭能选择来到书店,享受一段放松、阅读的时光。为此,我们不断升级书店设施,力求全方位满足一家三口的文化需求。"

自 2012 年乐转在贵阳小河开设首家门店以来,经过多年发展,乐转目前在贵阳已拥有 15 家店,覆盖观山湖区、云岩区、南明区以及凯里市等多个区域。近年来,乐转还积极推进轻型化扩店战略,在社区、校园周边开设了多家小型分店。目前,乐转拥有庞大的会员群体,其中以家庭为单位的会员占比高达 90%,根据乐转会员调研,以家庭为单位的会员占比达 90%,其中 72% 为亲子家庭(1-2 名儿童),家庭用户年均参与文化类活动次数超过 3 次。

针对孩童群体,乐转精心策划了绘本戏剧活动。5 岁的孩子们可通过《野兽国》绘本改编成的话剧,经历情绪具象化、角色扮演、集体创作三个阶段。两周后,家长惊喜地发现,孩子们已经能够用 " 我现在像麦克斯一样生气 " 来表达自己的情绪,而不再是简单哭闹。此外,乐转还设立了触摸书专区,提供《小不点的触摸书》等幼儿图书,通过触觉刺激加速幼儿的感官整合。

针对青年群体,乐转举办了 24 小时阅读马拉松活动。大学生们在共读《人类简史》后,自发组织了科技伦理辩论赛,并最终促成与大数据相关的青年对话项目。同时,为了促进青年之间的情感交流,乐转还成立了社交恐惧者书友会。

面对线上购书平台的崛起、数字化阅读的普及以及不断攀升的运营成本等挑战,传统书店的生存空间日益狭小。为此,乐转积极响应行业趋势,打造集 " 图书文创咖啡活动艺术体验空间 " 于一体的复合型空间。其核心业务依然是图书销售,但通过 " 书+主题化选书 "" 书+二次元衍生产品 " 等形式,赋予图书销售更多创意和文化内涵。书店还设置了以贵州人文、山地旅游、少数民族文化等为主题的特色专区,深入挖掘和展示本地文化。同时,结合阅读活动、手工制作、艺术图书展览以及作家签售、亲子绘本课、非遗手作体验等多元化活动引流,塑造社区黏性。

地址:国际城水岸广场 2 楼、鸿通城 2 楼、枫林路华腾荟 2 楼

空兽书店:苗族店长营造的多元文化碰撞空间

在地铁喷水池站 A 站口的老居民楼一楼,空兽书店靠近马路,位置不算显眼。书店有着一厅两室一厨一卫一露台和外摆区,虽面积不大,但室内室外加起来 90 多平方米,功能空间明晰,民族风格氛围浓郁。

书店名为 " 空兽 ",是苗语 "khongt hset" 的音译,有 " 闲散 "" 无聊 "" 浪荡 "" 逍遥 " 等意。店长叠贵来自黔东南台江,是苗族同胞。在他眼中," 空兽 " 可被理解为一种身体和精神都极为纯粹的生物,它能不断自我繁殖、自我代谢,持续更新对世界的认知,并随时与万物相连。

这是一家跨文化书店,店内约有 2000 册书籍,主要为民族类和志怪类图书,出售涉及贵州乃至全世界的异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以及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相关图书,同时也售卖叠贵喜爱的人文社科图书。每到特殊节点,叠贵便以内容为导向,依据书店定位挑选一些与节日相关主题的图书更新上架。

叠贵一直保持阅读和淘书的习惯,他曾在省内一家出版社工作,做过编辑和发行工作,比较了解书籍的生产和传播,对书有着很深的执着。他觉得开书店只是一种个人选择,是众多生命与生活方式中的一种:" 我不认为书店只是一个精神避难所或者仅仅是卖书和阅读的场所,它应该是一个重建自我与他者美好关系的情绪安顿处、一个思想试验场、一个多元文化碰撞的空间、一个实现自我教育的场所,我想为大家提供一个能完全敞开自己、接纳他者并且解放自我的空间。"

走进店内,蜡染、银饰、苗绣、苗族群众照片、杂志等充满苗族元素的装饰摆件随处可见,凯里下司的河中石、贵阳都溪林场的林间草木也被叠贵用来装饰书店。叠贵说:" 我是苗族人,书店也带有我个人的身份或气质,引入苗族或少数民族元素是自然而然的事,我希望大家靠近有血有肉有情绪的人,从而真切地了解一个民族。" 在书架上、书籍上、墙上,不少地方都贴着叠贵手写的贴纸,一串串文字如同弹幕一般分享着他的心情与理解。

自 2024 年 11 月开业以来,店内除了有书,还有钥匙扣、神兽摆件、帆布包、冰箱贴、手工艺品等非遗文创,以及手工精酿(饮品)和苗族米酒售卖,叠贵还组织了共读会、放映会、音乐会、分享会等活动。他说:" 我更在意线下,在互联网非常发达的时代,我想打造一个让大家回归实体的空间,让身体直接在现场感受和交流,这更为重要。"

叠贵觉得书是有魔力的:" 任何人面对书的时候,都可能会感到惭愧、内心柔软,然后安静下来。" 相较于电子书的便捷,叠贵认为纸质书的踏实、沉浸感和获得感是不可替代的。

在叠贵看来,花一个小时刷短视频和花一个小时看几页书的感受完全不同,他希望大家能够回归书本的世界。针对民族文化相关的书籍,他推荐《要命还是要灵魂》《瓜亚基印第安人编年史》《化茧成蝶》《大地中心的人》《苗族简史》《中国苗族通史》等。

书店地址:云岩区下合群路 9 号一楼(喷水池地铁站 A 口旁)

百无一用书店:在 5A 景区的城市 " 文化窗口 "

四月的青岩古镇,石板路被晨露浸润,状元街的深巷里,一家名为 " 百无一用 " 的书店犹如扎根城市文化的古树,以 1500 平方米的复合空间在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为市民游客提供一个了解城市的 " 文化窗口 "。

青岩古镇全年日均游客达 3 万人次。" 我们希望到青岩古镇的游客能够慢下来,在旅途中停下匆忙的脚步,坐在院子里享受阅读的时光。" 百无一用书店负责人胡丽亚道出书店诞生的初衷。

百无一用书店由一座青砖瓦的独栋老房改造而成。一楼是书店,图书种类达 8 千余种,库存 3 万余册。在选书策略上,百无一用书店强调本土文化的表达与传播,选书聚焦小众深度内容,藏书集中于人文艺术、民族风俗、本土历史等领域。

二楼的百无一用城市主题书房是一个比书店更具公益性质、比图书馆更具亲民性质的开放公共文化空间,是一个 " 可读、可玩、可栖 " 的复合体——银匠在非遗工坊敲击着苗族图腾,咖啡师在无用咖啡馆研磨时光,在簪花状元茶的氤氲中,举办了一场又一场讲座。

丰富的业态使书店从 " 买书处 " 转变为 " 公共文化艺术空间 "。

关于书店的多业态融合,胡丽亚表示:" 百无一用文化空间里的每种业态都是阅读的‘翻译器’——银饰如同立体的书籍,咖啡营造出味觉化的阅读氛围,活动是动态的知识解构。这种‘无界融合’让书店从单纯的‘书籍卖场’升级为‘文化体验综合体’,既保持了独立书店的人文调性,又通过多元业态实现自我造血,吸引不同群体的读者。"

在百无一用城市主题书房,通过青年沙龙、讲座等形式满足青年的多元化需求,通过 " 青年之家 " 系列活动打造充满活力与温度的青年文化社区,提升书店的社会价值与品牌影响力。百无一用通过分群体、分层次开展提升自我素质、丰富文化生活等活动,为青年提供开放、包容的交流平台,帮助他们在思想、文化、职业等方面相互学习与成长,培养青年的文化素养和人文情怀。在花溪区黔陶乡的百无一用 · 乡村书屋,乡村的孩子们常常开展各种有趣的阅读活动,孩子们建立了长期阅读的习惯,发现了更广阔的世界。

经营 10 年,百无一用书店发现:当代读者对 " 看书 " 的需求已从单纯的获取信息转变为追求 " 阅读 + 体验 " 的综合价值。有人为参加一场哲学讲座来到书店,活动后顺带购买一本哲学书籍;有人为在古色古香的书店里拍照打卡,却意外被书架上的书籍吸引。这种 " 场景化阅读 " 让阅读行为与社交、文化体验深度融合,本质上是现代人对 " 精神生活品质 " 的追求,人们对阅读的热爱从未消失。

地址:花溪区青岩镇状元街 7 号、花溪区黔陶乡关口村翁丫 1 号

来源 董容语 舒锐

编辑 王欣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相关标签

贵阳 贵州 艺术 书籍 文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