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4 月 24 日讯(记者 徐昊)在 4 月 23 日开幕的 2025 上海车展上,从丰田的 " 立全球,更中国 ",到大众的 " 在中国,为中国 ",再到日产的 " 在中国、为中国、向全球 ",以及上汽通用别克的全新高端新能源子品牌的发布,跨国品牌相继亮出 " 更中国 " 的战略,以示深度融入中国市场。其背后,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完备产业链赋予的 " 坚实后盾 "。
为加强中国本土化开发,丰田汽车于车展开幕前正式落地了中国首席工程师(Regional-Chief Engineer)体制。"RCE 就是中国的首席工程师,其要对未来产品的开发负最大的责任。一定要让最了解中国的人做中国车型的开发负责人,这是丰田今后必须执行的方针,不能丢失关键的中国元素。" 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中国)公司总经理小西良树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表示。
基于 RCE 体制,在本届车展上,丰田汽车多款由中国工程师主导研发的新能源产品集中亮相。其中,由广汽集团、广汽丰田、IEM by TOYOTA(原丰田中国研发中心)共同研发的铂智 7 全球首发,这是合资品牌中首款搭载鸿蒙座舱的车型,并配备激光雷达支持全场景智能驾驶辅助;而在车展前上市的广汽丰田铂智 3X,则采用 Momenta 提供的 " 一段式端到端 " 智能驾驶辅助大模型。
同样作为日系品牌,日产汽车宣布到 2027 年夏季将投放 10 款新能源汽车,其中日产品牌从 5 款增加到 9 款。日产中国管理委员会主席、东风汽车有限总裁马智欣表示," 日产汽车进一步强化其研发能力,投放更多新能源车型,力求年内实现出口的重大突破。"
此次亮相的纯电轿车 N7 是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在本地开发的全新新能源天演架构下的首款纯电车型,同样选择了本土供应商 Momenta 为其提供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除此之外,日系品牌中本田宣布将与中国本土企业 Momenta、DeepSeek、宁德时代深度携手,在智能化、电动化领域展开战略合作;首款端侧模型量产车型长安马自达 MAZDA EZ-60 正式上市,由面壁智能、长安马自达、TINNOVE 梧桐科技共同打造。
作为德系品牌的大众汽车也在本届车展上交出了一份阶段性答卷。大众汽车宣布未来三年将在各细分市场推出超过 30 款新一代智能网联车型,其中新能源车型占比超三分之二,覆盖纯电、插混及增程式动力形式。
其中,ID.AURA 是一汽 - 大众首款基于 CMP 平台与 CEA 架构打造的紧凑级纯电轿车,瞄准年轻家庭用户;ID.ERA 是上汽大众推出的全尺寸增程式 SUV,CLTC 综合续航超 1000 公里,主打长途出行场景;ID.EVO 则是大众安徽首款全时互联纯电 SUV。
除整车产品,大众汽车还展示了其为中国路况专门打造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不同于以前依赖德国总部的技术,这套系统仍然强调 " 本土化 ",由与地平线合资的酷睿程公司研发,具备自主学习能力。
美系品牌的上汽通用发布了别克高端新能源子品牌 " 至境 ",未来 12 个月内将推出 6 款 " 至境 " 新能源车型,均搭载新一代智舱和辅助驾驶技术。在谈及关税问题时,上汽通用总经理卢晓有关 " 上汽通用在售车型国产化率超过 95%,仅有少量零部件依赖进口,因此暂无调整终端售价的计划 " 的回应,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外资品牌对本土供应链的依赖。
按照卢晓的表述,在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过程中,合资品牌的 " 更中国 " 战略不仅体现在产品和技术的本土化上,更体现在对中国汽车产业链的深度依赖和信任上。
" 头部合资品牌都在积极转型,开发相关商品。" 在一汽大众销售公司总经理吴迎凯看来,在全球化的今天以及当下贸易战全球竞争的态势下,更要认识到," 合资汽车也是中国汽车,未来产品也会有更多中国人来设计,造出适合中国消费者汽车的企业就是好的企业。"
政策层面,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也正迎来更多利好。今年 2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司长姚珺表示," 工业和信息化部下一步将深化产业科技创新合作,积极支持各国企业家、投资人来华创新创业,支持外资企业在华设立研发中心,与国内企业联合开展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