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公社 06-11
8家车厂宣布缩短账期至60天,评论区却吵疯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导语

Introduction

生意人苦账期久矣,但更多人反问 " 真的能落实吗?",足以看出他们的心态。

汽车圈从昨晚到今天,最大的事儿应该就是 " 各家车厂宣布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支付供应商货款的账期统一至 60 天内 " 的消息了。

6 月 10 日,广汽集团在 20 点左右最先发布这一消息,表示了对供应商账期的郑重承诺。

之后两家央企一汽和东风,随即先后也在官微宣布了这一决定。核心意思是要践行责任和担当,毕竟央企虽然在市场体量没有做到最大,但社会效应和责任这种带头作用还是要拿出来的。

再往后则是赛力斯于 21 点左右发布消息,官方没有在标题里提到账期和供应链生态字样,而是表达了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倡议,同时还凡尔赛了一把说 " 一直以来赛力斯都是正常货款账期 60 天 "。

就在一众网友还在 @吉利和长安时,很快这两家头部车企也积极响应,分别在 23 点后跟进了这一决定。值得一提的是,刚在央企里地位升格的长安,觉得光母公司承诺还不够,将长安启源、长安凯程、深蓝汽车、阿维塔也一并拉过来再承诺了一遍。

6 月 11 日半夜 1 点多,比亚迪也在网友的呼声下发布了声明,将践行社会责任,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会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至 60 天内。

截至发稿时,一共有广汽、一汽、东风、赛力斯、吉利、长安、比亚迪、奇瑞 8 家车企表了态。不出意外的话,6 月 11 日应该还会有不少车企在舆论的压力下跟进这一决定,毕竟谁不跟进谁就尴尬,不管品牌和车企旗下账面的现金流是否能够落实 60 天的付款周期,政治和方向一定要先摆对,否则从舆论层面就被动了。

60 天账期这件事儿一出,昨天笔者朋友圈很多人在讨论这个话题,各大社交平台的评论区也是直接刷爆了,大家为什么会如此关注?

实际上在这个链条上的每一个人都深有感触,零部件供应商,公关公司、广告公司、媒体公司,包括这些公司里和经营、财务有关的从业者,无不在账期上吃过苦头,当然也有很多小公司因为账期问题,最终现金流吃紧到枯竭,被迫关门,留下一堆官司和坏账。

然而从评论可以看出,大家对国家出手这一招确实拍手称快,也是大家千呼万唤的东西。但相比大企业 60 天账期的表态,更多声音则关注的是如何落地和是否能够真正解决账期拖欠的难题。

解决账期问题,成反内卷第一招

如果按照这个制度的设计,那可以说统一 60 天内的账期,让汽车产业链迎来了一场资金周转的革命性变化。

供应商账期被认为是汽车行业内卷竞争造成的恶劣结果之一,曾经国内汽车公司的付款周期周转天数相对较好,10 年前大概平均是 45 天,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主机厂对于利润和扩张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销售放缓和价格战的压力下,账期问题也愈发严重。

从行业来看,不少国内汽车主机厂通过承兑汇票转移财务压力,而国有银行通过贴现利息从中获利,车企普遍将供应商视为 " 无息资金池 ",从而弥补在价格战中受损的利润。也就是说,这些企业将自身的经营压力转移到了供应商上。

有机构梳理各大车企 2024 年年报中数据显示,当前国内车企对供应商的支付账期平均超过 170 天,部分车企账期甚至超过 240 天。作为对比,国际汽车巨头中,2024 年丰田汽车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54.84 天,福特汽车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56.94 天,通用汽车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64.1 天。

按照海外车企的惯例,这些车企账期整体在 50 天~70 天之间波动。德国车企账期更短,2024 年梅赛德斯 - 奔驰、宝马和大众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分别为 37.91 天、42.45 天和 41.10 天。

另一方面,国内车企在账期上有着复杂设计,并以此拉长账期。比如 60 天账期没问题,但到期时用商票、汇票或者企业自主发行的各种链来支付,将回款周期拉长至 8 个月,甚至更久。还有不少车厂采用 "90 天或 120 天账期 +180 天银行承兑 " 的组合账期设计,这也就意味着供应商全年资金被冻结,今年干的活儿,要明年才能见到钱。

除了超长账期," 寄售制 " 和供应商垫款的要求,也导致了车企上下游供应商生存状况的恶化,链路传导让每个环节都倍感压力,内卷由此愈演愈烈。

从去年至今,国家层面一直在喊反内卷,到今年时间过半,终于拿出了实质性的动作。当前,汽车行业作为目前为数不多能够支撑经济发展的大行业,产业健康度和可持续,被提升到了更高的地位和要求。

表面上看汽车消费还不错,至少还是持续增长的,今年前 5 个月的销量增幅数据是 10% 左右。几家头部企业市场容量和增幅相当可以,直接推动中国汽车份额冲上 70%,而且从一季度大家的利润来看,都还有不错的收成,17 家中国上市车企中一半的企业营收增长,70% 的车企取得归母净利润的正向增长。 

但内部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头部企业都开始从内涵阴阳,发展到直接吵架互怼,就可以看出这个行业的环境有多恶劣了。特别是价格一塌糊涂,预期的利润率越来越糟糕,从相对健康的 5%~6% 一直滑落到 3 字头的水平。产业链上,零部件供应商直呼日子 " 十分难过 ",前 4 个月全国经销商亏损超过 70%。

压账期实质是主机厂利用优势地位白白占用供应商资金,目前这种经济环境,再压下去有些企业可能吃不消的,供应商为了生存,降低质量是迟早的事儿,这会导致整个汽车产业陷入低质低价的恶劣环境。拖欠账款若是形成规模,不仅仅是影响供应商,更影响整个经济循环,必须打通这个肠梗阻。

所以 5 月下旬,长城魏建军提出的 " 恒大论 " 和汽车行业的诸多乱象,在舆论的压力下得到了高层的回应。5 月底,工信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相继从舆论层面发出倡议,表示反对无序价格战,维护汽车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紧接着是今年 3 月份国家签发了修订后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执行时间也恰好卡在了 6 月 1 日开始。此次修订针对实践中暴露的支付周期过长、责任主体模糊、监管力度不足等问题,通过制度重构与机制创新双向发力,为中小企业账款回收构筑全链条保障体系。

但各大车企在这个条例生效后 10 天才开始表态,这也代表着在内卷、价格战、口水舆论战之后,国家层面实在看不下去了,通过谈话和开会,让汽车企业以表态的方式,去化解一些舆论风向。

能不能成的背后,是信任和信心

截至目前,8 家车企已经表态捍卫 60 天账期的要求,而且主流的大企业基本上都加入其中,这说明汽车行业供应商货款的难题有望得到解决,短期内车企们的财务肯定会承受更大压力,但中长期来说,对于产业链的韧性增强有极大利好,将大大缓解供应商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同时将大量释放资金的流动性,这不仅对企业发展有利,而且对经济的周转也会带来更多的好处。

这项措施执行之后,究竟会迎来哪些变化?其实也可以做一部分预见,比如对账期做要求之后,一定会限制车企做快速扩张,对车企的现金流、融资能力、盈利能力做出了更大的考验,有能力的车企一次出几款车,同时价格设置得合理,再加上相对稳定的资金链,通过这样的迅速扩张就能把市场吃下来。

另一方面现在银行存款不是多到没地方花吗?缺钱就去银行贷款,提高企业有息负债的比例,不仅缓解了银行资金流动的问题,还一定程度上撕开了一些财务和运营不健康车企的遮羞布,加速这一批企业走向淘汰。这意味着对于现金流相对更紧张的中小企业比如新势力负面影响更大,而对于融资能力、盈利能力更强的头部企业,会相对利好。

不过在该新闻的各大评论区也可以发现,绝大部分网友表示看到希望,拍手称快。但网友和相关行业从业者也颇有疑问:

" 月结 60 天然后给你一张 90 天商承就绕开咯。你说你要银承,不好意思,商承不要就没了。你说你要贴现?来找我贴现吧,利息还是要算的。" 有负责财务的人士表示,电汇、还是银行承兑,还是商业承兑,这中间的区别不小。

"60 天是指开发票后吗?开发票前面有项目材料验收、业务项目总结、结算合同签订、业务执行落地这 4 个时间点分别是什么?可以拖着不验收,可以不签结算合同,可以不看总结材料,以砍价 10%~20% 才结算,说法上可操作得太多了。"

" 条例表示,要自交付之日起 60 日内支付款项,但还有一句话是‘按行业规范、交易习惯合理约定付款期限的除外’ "

" 可以预知的情况是,要求 60 天内付款的供应商业务会越来越小,能突破 60 天的,业务量会增加,市场竞争下并不能根本性解决问题。"

" 现金流就是企业的血脉,在当前的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人讲求落袋为安,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事儿多了去了,最终还得看执行落地。"

……

当然这些疑问和疑虑,背后根本原因就是生意人苦账期久矣,更多人反问 " 真的能落实吗?",足以看出他们的心态,也反映出整个链条上的人,面对主机厂和大厂在生意上的信任,以及对政策执行力度的信心问题。

不过可喜的是,《条例》中也明确提出了 " 协同监管体系,压实主体责任 ",首次系统梳理了国家与地方层面的职责分工,确立 " 中央统筹 + 地方主责 " 的监管框架,彻底消除权责边界模糊导致的监管盲区,增强政策执行力度。

同时修订后的《条例》,除了设立 60 天的刚性规定,其实还对支付形式做出了规范:禁止强制中小企业接受商业汇票等非现金支付方式,防止变相延长付款周期。而针对无争议部分优先支付,避免 " 一刀切 " 拖延。

另外《条例》也明确了要构建 " 投诉—受理—处置—反馈 " 闭环管理机制,提升治理效能;还提出了利用信用惩戒的方式,大幅提高违约成本。包括每日万分之五的逾期利息、3-5 倍罚款及信用公示等。这一举措将促使车企从 " 零和博弈 " 转向 " 共生共赢 ",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

60 天账期新政的实施,标志着中国汽车产业链从 " 主机厂霸权 " 向 " 公平协作 " 转型的关键一步。尽管短期阵痛不可避免,但这一政策将倒逼整车厂优化资金管理、提升供应链效率,同时为中小企业创造更健康的生存环境。

总之无论是从国家层面还是政策层面,都可以看出当下治理内卷的必要性,以及国家层面的手段和这方面的努力,这值得肯定。但还是借用很多当事人的评价:一切用成果来说话吧。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供应商 赛力斯 央企 吉利 一汽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