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子水也要上市了。
投资界 - 天天 IPO 消息,近日 IFBH Limited 已通过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讯——这个乍看陌生的公司名,实际上就是市场熟知的椰子水品牌 if。
if 的创始人是一名来自泰国的富二代——苏旺集团 " 太子爷 " 彭萨克,他未拘泥于父辈的商业帝国,转而创办一家饮料公司并一路走到了 IPO 前夕。而 If 的销售 9 成以上都在中国,名副其实是被 " 中国人喝出的 "IPO。
这无疑是港股消费狂欢的一缕写照。港股三姐妹(泡泡玛特、老铺黄金、蜜雪冰城)的惊人暴涨还历历在目,也让越来越多的消费公司冲向了 IPO。
他把椰子水卖到中国
要去 IPO 了
出生于 1980 年的彭萨克(Pongsakorn Pongsak),来自一个显赫的商业世家。他的父亲是泰国纺织巨头苏旺集团(Suwan Spinning and Weaving)的创办人,在泰国商界举足轻重,如今的产业遍布房地产、酒店、制造业等多个领域。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成长,彭萨克自小对商业世界规则耳濡目染。
像所有二代的发展路径,彭萨克曾前往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攻读工商管理学士学位,随后又取得了纽约理工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这段经历让他结识了很多美国的风险投资机构,以及科技、消费企业。
(彭萨克,来自 if 官网)
2004 年,24 岁的彭萨克进入家族企业苏旺集团,先后担任市场经理、销售及营销总监以及董事总经理,负责农业板块业务,直到 2024 年 5 月开始担任公司的非执行董事。
接班的故事之外,他还开辟出了另外一条路。早在留学期间,他观察了美国制造业因重资产模式陷入困境,就为日后践行轻资产商业逻辑埋下了伏笔。
回国后,想要开创新事业的彭萨克看到了饮品市场的潜力。2011 年,他在父亲支持下创立 General Beverage,专注于食品和饮料的制造与分销,换句话说,是为其他品牌提供饮料代工服务。
2013 年,彭萨克开始打造 if 椰子水品牌,他们投资 1.6 亿美元采购了西得乐的无菌灌装技术生产线,并在泰国建厂,解决了椰子水易氧化的难题——据当时的媒体报道,这也是泰国首条高速无菌灌装线。顺理成章的,General Beverage 也成为了 if 品牌的代工厂,此外还推出了 Innococo 品牌,用于销售其他椰青类饮品。
进入中国市场绝对算是最大的转折点。2015 年,彭萨克带领 if 椰子水品牌进军中国香港,一年后就成为香港最畅销的椰子风味果汁饮料。2017 年,if 进入中国内地,同样把椰子水卖爆了——
根据招股书,从 2016 年开始,if 在中国香港椰子水市场连续 9 年蝉联榜首,2024 年的市占率约为 60%;从 2020 年起,if 在中国内地椰子水饮料市场连续 5 年蝉联榜首,2024 年市占率约为 34%。
2022 年 12 月,General Beverage 进行业务重组,将国际业务(特别是 if 及 Innococo 品牌)从其他业务线中分拆出来,正式转让给 IFBH 公司,以精简营运,并在泰国以外的市场集中经营 if 和 Innococo 品牌。
在 IPO 前,彭萨克通过 General Beverage 持有 IFBH 公司 71.11% 的股份,另外直接持股 6.53%,合计持股比例为 77.64%。家族生意之外,这位创二代迎来了人生中第一个 IPO。
一年卖出 11 亿
" 只有 46 名员工 "
回过头来看,if 踩中了 " 椰子水 " 在中国市场兴起的热潮。
七八年前,椰子水还是一款小众饮品,以欧美大牌为主,性价比也不高。刚刚进入内地时,if 也曾尝试定位 " 高端进口产品 ",结果销量平平;之后改变策略瞄准了年轻消费者群体,主打运动健康,此后通过营销运作打通了各种销售渠道,请来赵露思、肖战做代言,销量不断上升。
还有一个事件不得不提及—— 2022 年,瑞幸咖啡 " 生椰拿铁 " 爆火,一年卖出 12 亿杯。这款产品彻底改变了椰子类饮品的行业地位,椰子水也由此卖成了爆款。
招股书数据显示,2023 年和 2024 年,if 的营收分别为 0.87 亿美元和 1.58 亿美元,同比增长 80.3%;毛利分别为 0.30 亿美元和 0.58 亿美元,同比增长 90.7%。
目前,在 if 及 Innococo 品牌下的产品组合涵盖三大产品类别:天然椰子水饮料、其他饮料和植物基零食。
中国无疑是这家公司最大的市场——按照招股书数据,IFBH 在中国内地市场收入为 1.457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10.7 亿元),收入占比由 2023 年的 91.4% 提升至 2024 年的 92.4%。按照灼识谘询的预测,在全球主要椰子水饮料市场,大中华区将是未来几年增速最快的地区。
" 自成立以来,我们凭借轻资产业务模式实现快速扩张。过去仅依靠 46 名员工的精干团队便取得高速增长。" 招股书中的一段数据引人关注——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IFBH 拥有 46 名员工,其中,新加坡总部有 3 人,均从事财务及人力行政工作;泰国有 43 人,包括从事销售及营销、研究与开发等岗位。
在销售占比超过 9 成的中国市场,IFBH 公司甚至并未设置任何员工。细看下来 IFBH 采用 " 代工厂 + 第三方物流 + 分销网络 " 的轻资产模式,其中,在中国内地的业务主要交由两个分销商,分别负责线上和线下渠道。
然而隐忧也渐渐浮现。最明显的是,IFBH 过于依赖单一市场和单一产品,并且这个产品的货源供应公司也过于单一。去年,泰国遭遇高温天气,椰子减产导致成本上涨,应对此景而采取了涨价策略的 if 也遭遇了国内椰子水品牌价格战的围攻。
此外,中国本土品牌纷纷打造椰子水新产品,有着先发优势的 if 也无可避免地进入了混战。
港股消费狂欢
椰子水不是个例。2025 年,消费公司奔赴港股的一幕幕不断上演。
6 月 16 日,巴奴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巴奴)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于主板挂牌上市。2001 年,第一家巴奴火锅店在河南安阳开业,并在 8 年后进入河南省会郑州,此后陆续进入北京、上海、深圳。
吃与喝是永远的主题。
与 if 同处瓶装饮料赛道的东鹏特饮也在今年 4 月递交赴港上市招股书,三只松鼠、遇见小面、溜溜果园、老乡鸡、海天味业、安井食品、八马茶业、沪上阿姨等也早在排队中。此外,还有 52toys、卡游、伯希和、周六福等都已纷纷递表…他们络绎不绝赴港上市。
今年以来,以泡泡玛特、蜜雪冰城、老铺黄金组成的 " 港股三姐妹 " 带来一场罕见的暴涨,此外毛戈平、古茗等也都实现了不同程度涨幅。尤其是泡泡玛特,凭借 Labubu 再度火爆带来的关注度,最新市值已经超过 3500 亿港元。
买一杯 " 快乐柠檬水 ",盲盒社交带来愉悦,满足个性表达又极具收藏价值的黄金,最终都是 " 悦己 " 需求。显然,情感共鸣带来产品溢价,年轻人的情绪消费使得公司的估值逻辑进行了重构。在消费市场," 得年轻人得天下 " 无疑是永恒真理。
更重要的是,消费三姐妹打破了外界对于港股的刻板印象:基石投资人不愁了,估值也不再一压再压。过去几年,港股一度面临新股发不出去的尴尬。现在,局面已经发生改变,大家都想成为 " 下一个泡泡玛特 "。
于是,传导的效应正在渐渐显现。其实从年初开始,我们就听闻多家头部机构在内部督促:" 有合适的消费公司都赶紧推去港股。" 投行也忙碌起来,密集联系投资机构梳理合适的上市标的。
"5 亿利润起步,10 亿利润开始,20-30 亿利润的消费公司在港股能够吸引国际资本的青睐。" 大大小小的消费公司都在争抢时间窗口。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杨继云,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506/551123.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 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